楹联与碑记是中国祠堂文化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文字作为表现手段,记叙祠堂主人的生平事迹,赞颂祠堂主人的崇高美德,感叹祠堂主人的经历遭遇。楹联与碑记的存在,为中国古老的祠堂建筑营造了浓重的书卷气息,为中国古老的祠堂建筑增添了耀眼的文化亮点。祠堂楹联大多是用厚实的宣纸和裱轴制成,然后悬挂于大厅正中的墙面以及四周的柱子上,也有一些则是用墨汁或油漆直接书写于柱子上。祠堂楹联一般都是由历代的书法家所书写,也有一部分出自一些社会名流的手笔。从祠堂楹联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对祠堂主人品德、情操的赞颂之词。
在中国诸多的祠庙或祠堂中,还有一种以“敬祖碑”形式出现的碑文形式。这些碑大多为祠堂主人的儿孙所立。他们在碑石上刻着表彰自己祖先功德事迹的文字,以宣扬自己家族的事迹,为自己的祖先增添荣耀。祠堂楹联与祠堂碑文的出现,大大地丰富了祠堂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将中国的祠堂文化带入到了一个非常富有生活情趣的境界之中。
楹联 祠堂内有着各种形式的楹联文字,它们对祠堂之美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容主要是人们对祠堂历史的记载,表达了主观感受或向往之意。
位于南海小塘华平村的李氏大宗祠内有一幅引人注目的对联:“父子状元天下有;同胞三翰世间稀。”[65]记载着清嘉庆年间,李可端、李可藩、李可琼兄弟三人先后入翰林院,荣归后修建了“三翰”祠堂的历史,并竖立有翰林编修的旗杆夹石和刻有兽形花纹的旗杆台嵌石。该祠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沙贝下元里(现广州市白云区西郊)。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1927年重修。该祠是“岭南三忠”之一陈子壮祖祠。陈族自宋开村后,乡贤名宦辈出,有“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之谓。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未年款印章。按原样恢复的木板门联是:“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七进士指自陈氏始祖陈康延(南宋人)至陈子壮(明末人),乡贤则指乡间有才德者。后座称世德堂,左侧为忠列祠,是祭祀明末抗清志士陈子壮的。后人称陈子壮与顺德陈邦彦、东莞张家玉为明末“岭南三忠”。宗祠内有楹联如下:
沙贝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楹联(一) 佚名
德业炫千秋,列祖列宗,想当年,扶名教,执纲常,义问宣绍,炳炳烺烺光史册
蒸尝贻百世,采采藻,命后嗣,执豆笾,荐俎醢,粢盛鼓洁,呛呛济济肃堂萧
沙贝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楹联(二) 佚名
绳祖武而整衣冠当有宏农望气
建宗祠以序昭穆应如太史占星
沙贝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楹联(三) 佚名
幼读万卷书,探花中式,卅年柱石辅朝廷,功勋留史册
晚统五省兵,抗清扶明,百战沙场断躯体,浩气贯云天
沙贝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楹联(四) 陈树人
五百年前源是宗亲,望族远从沩汭出
廿七传后继承世德,名门早向颖川开
沙贝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楹联(五) 吴道镕
自道光丁未至今八十年,重瞻宏宇,崇堂奕奕,顿增新气象
溯有宋南渡递传廿七世,接踵乡贤,名宦悠悠,长想古衣冠
南海和顺文教村姚公祠楹联 姚大宁
远绍重华惟孝友
振兴文教在读书
南海泌冲宋承德邹公祠门柱楹联(一) 邹伯奇
创业本维艰,念此有土有财,敢不敬承先泽
守成仍匪易,图其可大可久,庶乎克绍前功
南海泌冲宋承德邹公祠门柱楹联(二) 佚名
五岭峻接天台,飞峦万叠拥鳌峰,盘迴祠宇
一源开自大宋,洪流百曲归南海,衍育鱼龙
南海泌冲宋承德邹公祠头门春联(三) 佚名
绣带石门珠海
锦屏云岭仙城
南海泌冲宋承德邹公祠廉福堂柱联(四) 刘镛
存忠孝心,行仁义事
立修齐志,读圣贤书
南海大同戴氏宗祠后座联(一) 戴鸿慈
礼乐缵承先绪
诗书垂裕后昆[66]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重视祠堂庙宇的构建,南海境内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各镇有不少自然村,较大的姓氏更是几十个。这些自然村中,较大的姓氏都建有自己的祖祠,村内人口多的姓氏还分别建有公祠(分房祠,也叫厅)。这些祠堂,其大门、屏风柱、中后堂的木柱、戚石柱均刻有楹联。其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至二十多言不等;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点明该姓氏的望郡(即姓氏的发祥地)及开枝地;第二,歌颂祖先或族人的功德,启迪后辈;第三,描写祠宇的地点及周围环境。
(1)祠堂大门两侧楹联。点明其姓氏的源流。以料美自然村有黄氏宗祠为例,据康熙《南海县志》载,此祠堂建于清初,光绪元年(1875)重修,20世纪末修葺。其大门两侧悬挂木刻楹联“诗书世胄;江夏家风”。楹联的大意是,江夏堂(黄姓的郡望是江夏郡)的家风是以诗书世代相传的。“胄”,可以理解为贵族的后裔。据查,黄氏有郡望10个,分别代表全国各地黄氏的派系,江夏郡是其中之一。现居南方一带(今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的黄姓后裔,大多属江夏郡。又据《黄氏族谱》记载,南方的始祖为黄峭山(黄氏来源于古国黄、赢姓,高阳氏。周朝时惠连公受封于黄国,即今黄州,以地为姓,尊为黄姓的始祖)。黄峭山是惠连公后第一百一十九世祖,名岳,字一郎,号平章。唐末平乱有功,后归隐,至宋太宗时出仕。原任江夏太守,有功升尚书、佐仆射、奎章阁侍制直学士。卒后封文烈公,生前娶官氏、吴氏、郑氏三妻,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临终前,嘱三妻各留下长子侍奉,其余十八子分赴南方各地发展,并口述认宗诗一首赠各子,以作为日后相聚之证。三妻亦各自将诗的个别字词稍作改动,作为各房的记认。其认宗诗的大意是要求各子要把异乡当作是自己的家乡,要不忘家风,谨记父母的嘱咐,要追念祖先的创业精神,振兴黄氏的基业。韶关文烈书院(注:此书院是纪念峭山祖的)的长联可作为“诗书世胄;江夏家风”的诠释。其联曰:“世泽浚流长,孝友无双,千秋俎豆昭前烈;家声遗韵远,文章第一,百代衣冠启后贤。”[67]该联既解释了“诗书世胄”的含义,亦歌颂了先辈的功德,更表明了兴办书院的宗旨是“继承祖训,启迪后贤”。
位于和顺小文教村文华里的孔氏宗祠,其大门两侧书有“泗水源流远;尼山道脉长”[68]的楹联。根据资料表明,孔氏乃孔子之后,其郡望是山东曲阜。据《辞海》解注:“泗水,古河流名,在山东省西南部,源出山东泗水县东的蒙山南麓,四源并发,西流经泗水、曲阜、兖州,折南至济宁市东南鲁桥镇入运河。尼山,在曲阜市东南,相传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即尼山)祈祷而生下孔子。”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排行第二,故曰仲)。此联点明了孔氏的根基。
南海境内的祠联,其内容大多相同,都是“世泽”、“家声”之类,不同的是所点明的郡望不同。和顺村蔡氏宗祠的门联:“莆田垂世泽;郁水振家声。”[69]蔡氏的郡望是济阳(在今山东,其始祖原姓姬,名度,武王弟,被封户于蔡,称上蔡,古郡名,辖境约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莆田是蔡氏的分枝地。据其族谱记载:宋代蔡瑛,出身于莆田,到广东任路节推官,举家居南雄,为入粤始祖,其四世孙桂发(即蔡道可)迁居南海金利乡,随后,其子蔡子华迁居和峰(即和顺)。金利、和峰皆在郁水河(西南涌)两岸。故联中有“莆田”、“郁水”之说。和顺文教村唐氏始祖祠的门联则是“桐叶家声远;椒聊世泽长”[70]。椒聊,指枝叶茂盛,果实繁衍。西汤自然村汤氏宗祠的门联为“易水源流远;中山世泽长”[71]。汤姓的望郡是中山,春秋时古国名,辖境约相当于今保定市一带,处于易水流域内。据《辞海》载: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中、南三支,均源出于易县境,汇合后入南拒马河。此联的“易水”、“中山”指同一地,汤姓的“源流远”、“世泽长”皆源于此也。和顺村蒋氏宗祠的门联为“族大开和顺;祠宏振乐安”[72]。乐安,是蒋姓的郡望,治所在今山东的临济。(www.xing528.com)
(2)祠堂内石(木)柱上的楹联。这些联大都是长联,以叙述本姓的祖先或族人的功绩,寄意子孙万代要承继先贤,将祖德发扬光大。如文教村仁寿唐公祠的堂联为:“挟策佐关皇,晋国元勋彪史册;采芝传隐士,商山四皓著风微。”[73]唐氏的始祖叫唐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周成王之弟,多谋略,辅佐周公打天下。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姬虞被封以夏虚之地,并赐予怀姓九宗,建都于翼(今山西翼城西),国号唐。后来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称晋侯。这就是唐姓的来源。商山,又名商阪,地肺山,楚山。该山在陕西商州市东南,地形险要,景色幽胜。秦末汉初,有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岁,时称“商山四皓”(皓,指年老发白)。“著风微”即成语“见微知著”。楹联用这个成语说明其祖先有“商山四皓”的遗风,有卓著的仁德。
文教村三槐里王氏宗祠的堂联为:“启轫自三槐,缙笏簪缨,念前辈展拓栽培,早裕良谋贻世泽;溯源宗两晋,衣冠文物,愿后嗣发扬光大,重恢先绪振家声。”书写在中堂的前木柱上。此联追溯王氏先辈创业的良苦用心,启迪后人要发扬光大、重振家声。“启轫”,即发轫,车启行时应拔去止住车轮转动的木头,比喻事情的开端。“三槐”,本指古代朝堂外所植的三棵槐树,朝中三公大臣在入朝前位在其下。据《宋史·王旦传》载:祐(王祐)手植三槐于庭,说:“吾之后世必有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74]后来,王祐的次子王旦当了宰相,世人因以“三槐”为王姓的象征。翻开《辞海》,王姓的族人,自东汉以来,在朝廷上担任重要职务的缙笏簪缨(文官武将)或在文学艺术上取得重要成就(文物衣冠)的佼佼者不计其数。下面一联,则是赞扬了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安石。联曰:“宋代溯源头,数百年派别之分,依然是山涌文风宗朝学海;城留宦绩,二八世瓜绵瓞茂,犹堪见诸垂尧仕花发琼林。”[75]王安石,宋名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在宁波(鄞县)为州官,兴修堤堰,大兴水利,贷谷与民,出息还官,留下了很多的政绩。宋神宗时拜相,推行新法,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多次拜相,多次罢相,始终坚持变革。其诗文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王安石之后,王氏名人辈出(花发琼林)。此联道出了这一点。属这一类的祠联还有许多。文教村王氏宗祠有一副楹联为:“沿旧址以焕新模,土阶茆簷聊蔽烈日狂风,用妥先灵膺景福;思宗功而歌祖德,兰孙桂子每届秋霜冬露,备陈彝器荐馨香”[76],点出了其先祖创立根基的艰苦。土阶(土砌的台阶)茆簷(茅草搭建的屋宇)均指其居住的简陋,因而勉励后人要“思宗功而歌祖德”。“无地起楼台,名相贞操光宗史;有基开以继,万年根本在颜岗。”[77]
和顺村叶姓的郡望是南阳。据南阳《叶氏世代源流宗谱》载:“颙始由闽迁粤。……颙公,字子昂,谥正简登高。宋绍兴元年(1131)科进士,宋乾道二年(1166)官拜丞相,观文殿大学士,左仆射兼枢密院使。乾道三年(1167)十一月合祀天地,于圜丘雷鸣自劾谢罪,上印绶……。携家迁于南海大圃(颜峰,又叫颜岗)而居焉……今之广府十四县并肇府、鹤山、高明、恩平、开平、东安等处之叶姓者,皆正简公七子之后也。”这段记载可证明此楹联的含义。至于“雷鸣”一说,大圃一带乡间还流传一个故事:叶颙陪孝宗合祀天地时,天空突鸣响雷。按节令,农历十月后到次年惊蛰前,是极少响雷的,孝宗觉得奇怪,就问叶颙:“卿家,此时响雷,何故?”颙即答:“十月行雷损帝君。”颙顿感失言,马上下跪谢罪。时孝宗还未领悟,认为叶颙平时清廉而与物无忤,说:“卿家何罪之有?”叶颙回到宫邸后,越想越觉不妥,“损”与“选”皆对当今皇帝不利,日后发觉,终逃不掉“欺君主罪”,于是挂印于堂,以宦游为名,举家南迁到南海大圃定居。定居后,叶颙在南方各地置田,七子分居各地,颙则成为粤海叶姓的始祖。此外,叶氏宗祠还有“南阳传世泽;东粤振家声”、“正简遗风千古颂;颙公雅德万年传”等祠联,可以证明。
祠堂楹联点明该祠的坐落及环境。如和顺文教村大门楼(坊名)延寿唐公祠的楹联为:“大块文章相假我;门楼春色最宜人。”[78]此联上联转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大块假我以文章”句。全联嵌入“大门楼”三字,点明该祠的地点及环境的幽美。“青山排闼外;绿水绕堂前”[79],这是和顺村金寿蒋公祠的楹联。此祠坐落在郁水(西南涌)的南岸,门前隔河对着文头岭,故有此说。
图3-70 黄岐白沙杜氏大宗祠《新建杜氏大宗祠碑记》
碑记 这是祠堂建造的原始文献,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社会实践的记录。如沙头镇内的崔氏大宗祠内有《崔氏山南祠重修碑记》;大沥钟边的钟氏大宗祠内保存有《重修钟氏大宗祠碑记》;黄岐白沙的杜氏大宗祠内保留的《新建杜氏大宗祠碑记》、《迁建杜氏大宗祠碑记》详细记录了杜氏大宗祠的情况;大沥荔庄的吴氏八世祖祠内有《同建祖祠碑》、《归宗碑》;大沥凤池凤西村的曹氏大宗祠内的《重建曹氏大宗祠碑记》、《曹氏合族归总粮务碑记》。碑文记述了这些祠堂历代的修缮情况以及其历史变迁,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以下是沙头镇内的崔氏宗祠内的山南祠碑记——《南庵祖助尝碑记》,记录了崔氏祭祖筹款的制度,立石以为例:
南庵祖助尝碑记
崔华瑞
粤以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此霜露之感。固有生之所同,矧祖德留诒,垂诸累叶,则前人之遗萌于后人者,靡穷后人之报,享于前人者更难缓也。
我二世南庵祖,自宋迄今,虽春藻告虔,未尝或缺,而享尝未厚,则祀典未隆。丙申(1776)春,宗人咸集,卓儒兄乃议仿太祖例,助银三两,递年均生胙一斤,多者亦如其数。以予之询谋佥同,子姓咸竭赀相资助,此以见报本追远之念,无间尊卑。后之人,体此意而恪守之,则所以广孝思而隆祀事者,庶几稍尽焉。爰泐贞珉,以垂不朽。
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立。[80]
《优免圣裔碑记》镶嵌在南海狮山小塘华平村大成至圣家庙前左侧。碑石是黑色的泥质版岩,高95厘米,宽63厘米,碑面阴刻楷书。碑额横刻:首行“皇恩”二字,第二行“优免圣裔碑记”六字。碑文直刻31行,共2248字。碑文叙述孔姓祖先迁到广东的经过和皇恩对圣裔优免瑶役的事由。碑文曰:
优免圣裔碑记
图3-71 小塘狮西华平村大成至圣家庙《优免圣裔碑记》
窃思我族始祖乃系至圣三十八代孙讳戏,字君严,为唐岭南节度使,以礼部尚书致仕。迨曾孙昌弼,登进士第,官拜散骑常侍,依祖旧治。因朱温篡乱,避地入粤,家于南雄保昌县平林村。至三子葆、裔孙继朋由南雄移居广州府城彩虹桥,传嗣惟聚、惟翰。及后子孙繁衍,散寓番禺之小龙先敦、暹冈、龙伏、孔边。南海之罗格、孔村、石碣、叠涪、南村、双溪。顺德之上冲等庄,今华平之祖,系至圣五十六代孙讳希豫,由番禺小龙分枝与白计朗、坑溪等祖同胞也。
而小丈岗村之祖,系至圣六十二代孙讳闻兆,由南海罗格分支,与邹边与芝等之祖,昆弟也。按其谱系,皆同一脉。嘉靖二十三年蒙先宗主衍圣公府□□□□氏题请移文母宪,转行各县。将我等各祖派寓各庄,比照阙里一体优免。万历三十六年又蒙承袭衍圣公府,为查录流寓,以广圣泽事,移咨照例优免瑶差。顺治九年又蒙宗主衍圣公府,轸念各祖流寓南方,题为圣朝尊崇圣教,恳念圣裔尽赐示照例豁免事,咨前□两宪照例豁免瑶役杂务。蒙准行各县给示,一既豁免,毋得蒙混在案。兹逢圣主登御极,崇儒重道,上超千古。雍正二年,宗主衍圣公膺袭封,案照部文移咨粤抚各宪,将我族比照阙里一体优免,蒙列宪推广皇恩,撤府行县,照例优免。并饬立石定案,以垂永久。
下款:雍正八年七月□□日立。[81]
朱九江先生祠遗址在九江下西村。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1938年末,日寇祸乡后,祠被毁无存。该祠占地虽不甚广,然建筑简朴,稍具园林格局。中座有“清高亭”,匾额为康有为手书;后座供朱九江先生石刻像,栩栩如生。朱九江先生碑记原镶嵌在朱九江生祠内。碑文后由陈绣乾老先生于杂草丛生之废祠中抄录存世。
朱九江先生生祠碑记
门人南海何炳堃撰
光绪七年辛巳十二月十九日,九江朱先生卒越十有三年甲午,门人怀其教而思有以妥其灵也,作祠于其乡祀之。先倡其议者,康君有为、梁君绍熙也;赞成其决者,罗君传瑞也;身莅其事者,卢君庆云、谭君则贽也;敛工助金者,及门弟子暨小门生不一其人也;司出纳始终其事而奏其成者,先生族子麟元也;炳堃从诸君子之后,奉奔走其间,因人成事而已,无能为役也。古人考室作庙,皆有诗曰,因援其义,作诗十章以歌之,愿相与共勉焉。诗曰:
於戏先生,命世大儒;惟孝夙成,三年倚庐;弟兄师友,轼辙同符;人伦轨范,循良楷模。
先生通籍,普阳出宰;奉使解纷,冰消瀚海;父母囊陵,政成半载;泽流平河,千秋长在。
先生画策,豫杜寇氛;当道懵如,听高不闻;投檄出疆,贼踰河汾;退修初服,颐志典坟。
先生里居,徵命不起;匪幽云高,义在知止;晚晋头衔,荣膺朝旨;抚时感怀,太息不已。
先生著作,等身有书;垂死痛中,悉付焚如;假定年稿,莫待居储;委心随化,还归太虚。
先生有子,小字三同;父书能读,天赐其聪;母忧哀毁,乃卒以躬;惟彼嗣孙,克绍家风。
先生讲学,屏除门户;汉宋持平,实用是主;拟迹圣贤,通今博古;懿矣典型,春风时雨。
高山同仰,孰云其颓;昔承面命,贯耳如雷;回忆当年,礼山堂开;庙食阙如,曷示将来。
湛祀白沙,祠立斯盛;力戚众擎,愧彼先正;通德旧乡,风流仰郑;经营既成,妥侑有庆。
嗟我同人,禋祀来斯;恪遵遗教,无忝我师;儒术攸分,义利两歧;勉崇实学,继轨公徽。[82]
南海丹灶苏村康有故居为纪念馆内保留了一块冯成修题字的花岗石横匾,已断,高62厘米,宽246厘米。石匾阴刻行书横行“惟卿康公祠”五个大字。石匾左边为“乾隆辛亥(1791)春日”,石匾右边为“潜斋冯成修题”。冯成修(1702—1796),字达夫,南海县丹灶梅庄村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 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吏部主事,迁文选司员外郎。1775年任福建副主考,晋礼部祠祭司郎中。1753年当四川主考。1759年提督贵州学政,曾制订学规以训士。所至谆谆讲实学,正文风,旋召回京。成修出生前,父离家去,日久不归,7岁丧母,依伯父抚养。谈到其父,常涕泪交流,千方百计多次寻父,终未找到。成修耿介,关心桑梓。1769年,夏秋干旱,富户囤积,米价骤贵。成修妥为平息,受到乡里人称颂。成修年六十一乞假归,掌教广州越华书院,称潜斋先生,从学者数百人。1795年赴京参加鹿鸣宴,翌年卒,年九十五。著有《学庸集要》、《养正要规》、《人生必读书纂要》等书。
图3-72 林则徐题写的“三湖书院”门额石匾
题字 文化内涵丰蕴深厚的西樵山,寺庙门额历代有众多名人题字,而其中有两幅题字至今仍有教育意义,那就是两广总督林则徐为三湖书院门额题字,以及取代林则徐而任两广总督耆英为云泉仙馆门额题字。步入其间,犹如走入历史长廊。三湖书院旧址原在白云洞内的“鉴湖”、“会龙湖”、“应潮湖”三湖之间,故称三湖书院。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西樵山金瓯堡名士岑怀瑾等捐建。为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建筑。当时林则徐奉命前往广东查办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为便于官民检举贩卖鸦片和吸毒情况,不住进总督府,而下榻于粤华书院。与当时羊城书院、越华书院院长邓士宪(南海沙头人)交往甚密,林则徐赞同重修三湖书院的主张,并且接受撰写三湖书院门额之请。1840年1月,原两广总督邓廷桢调任。为加强东海防卫,两广总督便由林则徐接任,林则徐与关天培积极抗英,坚守虎门,使英舰不能进入珠江。“三湖书院”门额题字由林则徐撰写的,门额石匾刻“三湖书院”四个大字,石匾额,麻石石质,阴刻,字径33厘米,右上款小字为“道光庚子孟秋上浣”,左下款为“督粤使者林则徐书”[83]。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道光皇帝以林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改任江苏巡抚,十八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1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发誓:“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鸦片于虎门海滩当众被销毁。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
道光二十七年(1847),由倡建仙馆李孟廉之子李宗简约请两广总督耆英题写“云泉仙馆”门额,右上款为“道光戊申新正”;左下款署“钦差大臣、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宗室耆英书。”[84]两个地方相距不到100米,居然留下禁烟主战派林则徐和卖国投降派耆英两人的墨迹。人们从两幅门额看到了两人不同的政治观点。见其字如见其人,人们对民族英雄林则徐肃然起敬,除了欣赏他遒劲大度而稳重的书法外,更尊敬他的人品;对耆英的题字嗤之以鼻——这就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思考。[85]
图3-73 耆英题写“云泉仙馆”门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