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族谱编修与祭祀祖先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族谱编修与祭祀祖先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祠堂是宗族子孙供奉并祭礼祖先的场所,分布在城乡各地。祭祀成为宗族的主要活动之一,并作为联系族人的纽带,而族人把宗祠作为他们血脉的殿堂,除每年必定要举行两次春祭和秋祭外,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也举行祭祀,祭祀成为宗族存在的标志。村头村的“春祭”,是拜祭祖先、纪念先祖功德的活动。据村头村《潘世德堂族谱》文献记载,从1338年开始,春祭仪式就世代传承,已经延续了近700年,成为了百西村头村的一种风俗。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族谱编修与祭祀祖先

祠堂是宗族子孙供奉并祭礼祖先的场所,分布在城乡各地。宗祠是以血脉关系和房系为单位繁衍为主作为建筑基础的,建在同姓族人的聚居点。“以父党为宗族”则是同族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族制度、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以建立宗族为范围的族权统治,通过修家谱、划定宗族范围,把族人囊括在宗族的组织之内。祭祀成为宗族的主要活动之一,并作为联系族人的纽带,而族人把宗祠作为他们血脉的殿堂,除每年必定要举行两次春祭和秋祭外,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也举行祭祀,祭祀成为宗族存在的标志。

南海西樵百西村头村建于1338年,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仅清代年间,村中出了2名进士、9名举人,还有众多贡生、国学生和秀才。倚六祖福地,潘氏家族在当时是西樵山下远近闻名的富有家族,不仅建筑宏大壮观,而且人才荟萃。其中,据《南海县志》和《潘世德堂族谱》记载,声名显赫的有:官至提督学政、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等要职的潘斯濂;派充法国游学民国财政部秘书税务专员、京师大学堂教授潘伯镛,曾参与编纂《南海县志》;十八世思园公潘进,开拓番禺万顷沙,富甲一方,他勤俭务实,周恤济贫,并力争桑园围岁修款;村中潘氏子弟如潘健明、潘以翎、潘以哲、潘斯湖、潘斯澜、潘斯沅、潘斯滢、潘誉徵等,在桑园围水利工程方面,为消除围内洪水灾祸和使百姓安居乐业屡建奇功;潘斯濂、潘斯澜编纂的《潘氏家乘》、潘孝云编纂的《潘世德堂族谱》和潘誉徵编纂的《重修民乐窦记》、《南海县志》、《清芬集》,以及潘誉恩撰写的《樵山集》、《瓶守堂诗抄》等文献古籍,异彩纷呈,给研究百西村头村和西樵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翔实而有价值的实物资料。(www.xing528.com)

村头村的“春祭”,是拜祭祖先、纪念先祖功德的活动。据村头村《潘世德堂族谱》文献记载,从1338年开始,春祭仪式就世代传承,已经延续了近700年,成为了百西村头村的一种风俗。每年的春祭日,村头村各地的悦榕公子孙,包括海外同胞,也接踵而至,云集到村中的上岗“潘公墓道”,一起参加隆重的春祭仪式,恭敬虔诚地在始祖坟前敬香,场面壮观、热闹非凡,然后到潘氏大宗祠内按男丁“太公分猪肉”,寓意家族兴旺发达、年年顺景。村头村的“春祭”还注入了“敬老感恩”的新内涵,在潘氏大宗祠筵开百席,邀请60岁以上的男长者参加聚餐,在传承传统民俗的同时,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