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古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西汉中期以后,南海的建筑也与岭南地区一样,盛行用陶屋、陶仓、陶囷、陶井、陶灶等模型明器随葬。这些陶明器形象地表现了南方的居住与建筑特点。最先出现的是干栏式陶屋,人居楼,下作圈栏,这种干栏式结构利于通风防潮,是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从南海平洲汉墓出土的明器陶屋模型,可以见到汉代在建筑上已有装饰意识,陶屋内设有厕所,后院设有饲养家禽的圈栏,以积粪肥田。屋正面装饰几何形镂空,以利房屋通风防潮和采光,说明了南海建筑艺术历史悠久。
南海祠堂装饰工艺丰富多彩,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容纳着很多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传说和故事,集齐了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两塑(灰塑、陶塑)的岭南古建筑元素。
工匠在屋檐、檐下、墙头、梁架等重点部位上加强装饰,只有在屋脊和山墙才饰以较鲜艳夺目的灰塑、陶塑。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白色卷草,便轮廓醒目。此外,珠江三角洲的乡土建筑龙船脊、陶塑、灰塑以及神龛四周的砖雕、木雕,祠堂墀头上的精致砖雕,横梁上的斗栱木刻在室内追求通风采光良好状态,采用雕刻精致、通透的屏风、隔扇、门罩以及挂落。南海祠堂建筑注重门面,主要集中对梁架、石柱、屋脊、外墙、门框、匾额楹联、檐头、抱鼓石、石狮乃至门前的亭子、牌坊、华表淋漓尽致地予以装饰,使建筑物的门面陡增华贵之感。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重要部位,也通过集中雕饰来强调其地位。如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建筑,神龛的装饰,更是集中了装饰的精华,使之光彩夺目。
南海祠堂在装饰题材上不仅广泛采用传统题材,更突出了南海地方特色。装饰题材上多采用传统的民间装饰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渔耕樵读的日常图景、戏曲小说场面、吉祥如意图案、虫鱼麟甲、走兽飞禽、奇花异草、龙凤麒桃、番石榴、香蕉、荔枝、芭蕉、桃、李;岭南花木:红棉、茉莉、榕、桂、兰、芙蓉、指甲花等;岭南风光就常作为南海屏风、壁画之内容。地方特色的题材还从侧面反映了岭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民国建筑还沿用了西式花纹图案。
石雕 中国民间石雕工艺历史渊源久远,经数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区特色与艺术风格。石雕是以青石、砂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发展。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石雕艺术按用途划分,有陵墓石雕、宗教石雕、建筑石雕、陈设石雕等。[43]
图3-21 沙头崔氏宗祠石雕
图3-22 九江“慈悲宫”牌坊石雕
石雕在广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南海西樵山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南海西樵山遗址中出土的双肩石器和细石器便是佐证。在西樵山遗址中还出土有砺石及磨制精美的石斧、石锛等。此外,西樵山石质多属红色粗面岩,坚实、耐风化,石料最适合建房之用。西樵山下有一村庄名叫“石岗圩”,是当年石匠在此采石到山下圩上作贸易场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带的建筑、春臼、石柱、石柱础等均是此类石料。因此,在南海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石雕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等。在南海古建筑中,西樵山粗面岩石料广泛应用在建筑的诸多部位上。[44] 如南海民间建筑的梁枋、柱础、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门枕石、石碑、旗杆夹石、华表、桥梁、牌坊以及墓前雕刻等。南海祠堂建筑构件的石雕,除了石柱,还有石梁枋、石栏板、石基座以及石柱础等岭南庙堂的石栏板及须弥座束腰雕刻,由唐至明代,风格均较粗犷简朴,到清代变为繁缛精致。南海祠堂中以大沥镇盐步平地村黄氏大宗祠、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官窑七甫陈氏宗祠、九江烟桥何氏六世祖祠、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石栏杆装饰最为典型。南海的祠堂也大都采用石雕艺术,石雕精雕细镂,线条流畅,密而不乱,精美绝伦。石雕的题材范围包括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的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一、吉祥图案,如“天官赐福”、“吉庆有余”、“松鹤延年”、“龙凤呈祥”、“麒麟献瑞”、“一路连科”、“麟凤呈祥”、“太师少师”、“狮子绣球”、“封侯挂印”、“福”、“寿”、“天马行空”等。二、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杨家将”、“渔樵耕读”等。三、辟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动物,如石狮子、麒麟、凤凰、石敢当、象、鹿、蝙蝠、仙鹤、龟及十二生肖动物等。
图3-23 官窑七甫陈氏宗祠石栏杆
石狮 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与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石狮子深受百姓民众的喜爱。“狮子滚绣球”、“太师少师”图案寓意去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等雕刻。狮子是百兽之王,凶猛、威严,民间以为能驱邪镇宅。绣球为祥瑞之物,以其为母题的图案称“绣球锦”或“绣球纹”。“狮”与“师”谐音,“球”与“求”谐音,故“狮子绣球”象征官品与权贵。“狮子绣球”还演变为“狮子舞”,是传达吉祥、喜庆的吉兆,在岭南民间的民俗活动中久盛不衰。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清代岭南的石狮已经形成特有的风格,形象装饰化,更具有浪漫色彩,较之北方石狮憨态可掬,少威严凶猛,多喜庆气氛。南海各地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清代石狮,如康有为纪念馆前的一对清代石狮、西樵山白云洞云泉仙馆前的一对石狮、狮山小塘华平李氏大宗祠门前一对通高1.75米的花岗石雕狮子、大沥黄氏大宗祠门前高大雄伟的对狮、丹灶仙岗陈氏书院门前石狮,以及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大沥钟边钟氏大宗祠、罗村联星上三江氏大宗祠、盐步颜边颜氏大宗祠、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等祠堂的石梁枋上的石狮,工艺精致,风格成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图3-24 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对狮
图3-25 丹灶康有为纪念馆前石狮
图3-26 狮山小塘华平村李氏大宗祠前石狮
图3-27 丹灶仙岗陈氏书院前石狮
图3-28 丹灶西城村石狮
门枕石 门枕石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门槛内外两侧安装及稳固门扉转轴的一个功能构件,因其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它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扉的重量,还可强固门框。故其门内部分是承托构件,门外部分是平衡构件。古时候的门没有铰链、合页等,是靠门枕和连楹(宋代称鸡栖木)来固定门扇的,如果没有门枕来抵住门框,开关门扇时就会摇晃不定。后来为了区分门第,便加大门的面积,门外枕石也相应地扩大突出,头部越做越高,以致后来用料用工远远超过门枕的实际功能作用,并出现了类似鼓状的抱鼓石。是以石材做成的建筑构件,位于祠堂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45] 南海各地的祠堂均有形式多样的门枕石,九江烟桥何氏六世祖祠、盐步颜氏大宗祠、南庄罗氏大宗祠、和顺攀爵姚公祠、大沥镇黄岐白沙村杜氏大宗祠、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沙头崔氏大宗祠、大沥黄岐梁氏大宗祠等祠堂有类型繁多、风格迥异的门枕石。
图3-29 和顺攀爵姚公祠门枕石
图3-30 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门枕石
图3-31 沙头崔氏宗祠门枕石
图3-32 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门枕石
石柱础 即柱下基础,主要的功用在将柱身集中的荷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岭南建筑结构自古即以木料为主,而柱础却均以石,因石质既可防潮,且高出地面,可免柱脚腐蚀或碰损。石柱础大约可分两部:其上直接承柱下压地者为础,在柱与础之间所加之板状圆盘为木,用法有二,有础无。有两者并用者。为求其坚固耐久并能隔断潮气,以救木柱之缺点故,柱础率用石制。[46] 石柱础,顾名思义,是立柱的基础,其作为传统建筑中最基本的构件,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构件与艺术构件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流存于中国几千年建筑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闪光点。石柱础能够流传至今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后来更是演化成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依赖于结构功能的艺术形式。作为结构构件,它可以承受由柱子传来的屋顶荷载,并将其传达到地基上,而且石料隔绝地基的潮气,防止木柱受潮腐烂。宋代《营造法式》中专门规定石柱础的形制“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由此可以得出柱础应该比柱子大,由此产生一种稳如泰山的视觉感。为了方便柱子与柱础的连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形式。柱础本身体量很小,但所处位置醒目,加之选用石材易于雕刻,所以柱础也成了房屋装饰的重点。宋代《营造法式》中对柱础的装饰也有规定:“其所造华文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榴华;二曰宝相华;三曰牡丹华;四曰惠草;五曰云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华文之内,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从细节上规定了花的种类、动物的种类,当然这样的规定并不能阻碍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房子选用圆鼓形柱础,上下鼓面直径小,中间鼓肚直径大,向外突出。上面看,立柱放在鼓面上,下有孤雏的鼓肚,从小到大视觉上有稳定感。柱础的下半部分,由鼓肚收缩至下面的鼓面,由大而小,轻巧玲珑,稳重不失清秀。在南海古建筑中,大多数祠堂都有造型各异的石柱础,有方形、圆形、亚字形、八角形、六角形、腰鼓形、花篮形等,充分体现了古代建筑工匠的创造力。如南海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大沥黄岐白沙村杜氏大宗祠 、大沥曹边曹氏大宗祠 、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狮山小塘李氏大宗祠、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九江烟桥何氏六世祖祠、大沥黄岐梁氏大宗祠、南庄罗氏大宗祠、和顺攀爵姚公祠、大沥钟边钟氏大宗祠、大沥盐步平地村黄氏大宗祠、沙头崔氏宗祠、盐步颜边颜氏大宗祠等祠堂内均有各类形态精美的石柱础。
图3-33 大沥曹边曹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4 大沥曹边曹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5 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6 大沥黄岐白沙村杜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7 大沥黄岐白沙村杜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8 大沥黄岐梁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39 大沥黄岐梁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40 和顺攀爵姚公祠石柱础
图3-41 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42 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石柱础
图3-43 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石柱础
图3-44 沙头崔氏宗祠石柱础
图3-45 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石柱础
图3-46 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石柱础
图3-47 西樵大同傅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48 丹灶仙岗陈氏大宗祠石柱础(www.xing528.com)
图3-49 大沥大镇村“朝议世家”邝公祠石柱础
图3-50 小塘李氏大宗祠石柱础
图3-51 大沥钟边钟氏大宗祠石柱础
抱鼓石 又称门鼓、石鼓、螺鼓石,门枕石的一种,是放置于祠堂建筑的门槛两旁之圆形石雕,可以稳固门面。鼓面也刻龙凤、花鸟等纹路。抱鼓石一般是指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抱鼓石发展了宅门的功能构件门枕石,其等级是由居家的等级决定的。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抱鼓石可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南海境内的大多数祠堂的门槛两旁都有抱鼓石,如狮山华平李氏大宗祠、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等。
图3-52 小塘华平李氏大宗祠抱鼓石
图3-53 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木雕
木雕 清代木雕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十分流行,主要用于亭台楼阁、厅堂的装饰,主要有花衽(封檐板)、花栏、门廊、花罩、挂落、梁枋、檐板、花舫(紫洞艇)、神台、门窗、藻井、屏门等。内容包括人物故事、鸟兽花木、博古书画,无所不有,尤擅长于表现菩提缠竹、玉兰紫等图案新颖、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题材。[47] 南海和顺贤寮郑公祠、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大沥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等祠堂内的花衽、花栏、门廊、花罩、挂落、梁枋均有雕刻精美的木雕。清末光绪年间,广派木雕以“三友堂”最有名气,原由许、赵、何三位木雕师傅合伙经营木雕,后分为广州“许三友”、佛山“何三友”和三水“赵三友”三处,其风格粗壮豪放、夸张洗练,刀法利落,不易损坏。广派木雕盛期代表为佛山装饰木雕。民国初年,佛山较著名的木雕店号有广华、成利店、聚利、恒吉、三友堂、泰隆、合成等。雀替是梁、枋、柱等构件交搭处承托梁枋的构件。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雀替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廊下等跨度较小的空间,两个雀替可对接成骑马雀替;在柱两侧通长的雀替叫通雀替;在园林和民居的廊下常有通透、精美的花牙子雀替;在殿堂的梁与随梁枋之间有隔架斗栱雀替。雀替不仅能增加梁枋的抗剪能力,还有很强的造型意义。雀替能使梁、枋间的生硬角度得以柔化,更兼雕刻、彩画等精湛工艺的装饰,使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斗栱、梁架 斗栱是中国建筑构架中,在柱头上用斗形的木块“斗”和臂形的横木“栱”交叠而成的一组结构单位,把上面平置的梁或坊上的荷载逐渐集中而转递到直立的柱上的过渡部分。[48] 梁架、斗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在支承屋顶构件时采用纵横交错的、两端成弓状的木块层层叠垒,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星斗状的托座,上托屋顶,下连立柱,起着承重和装饰的作用,是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49]南海祠堂多采用穿斗与抬梁式结合结构,如西樵绮亭陈公祠、官窑陈氏宗祠、大沥曹边曹氏大宗祠、大沥“朝议世家”邝公祠、罗村江氏大宗祠、盐步颜氏大宗祠、大沥吴氏八世祖祠、九江何氏大宗祠、小塘李氏大宗祠等建筑均在梁架、石柱、斗栱等部位精雕细刻,使这些迎面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观感,增加了古建筑富丽高贵的格调。
图3-54 大沥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木梁架
图3-55 沙头崔氏宗祠斗栱、梁架
图3-56 里水北涌亭斗栱、梁架
图3-57 盐步颜边颜氏大宗祠斗栱、梁架
图3-58 大沥盐步平地黄氏大宗祠石梁架
图3-59 和顺贤寮泗源郑公祠石梁架
图3-60 九江慈悲宫砖雕
砖雕 是砖墙的一部分,又单独成为艺术品,制造时先雕后烧,安装在多用于门额、墀头、墙头、栏杆、神龛楣边、天井照壁及通花漏窗。砖雕内容也是神仙故事、戏剧人物,配以山水楼台、动物花草、博古图案等。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和单块砖雕。神龛边框或楣饰、座饰等处多为花卉鸟兽之类的图案。 岭南地区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广州陈家祠,其砖雕出自南海、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廷、陈兆南、梁澄、梁进等著名民间艺人之手。佛山祖庙砖雕规模也较大,分别设置于钟楼和鼓楼北侧墙壁,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郭连川、郭道生合作雕刻制品。有别于北方砖雕的粗犷、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珑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戏曲人物衣甲清晰。[50] 砖雕是佛山的民间工艺,俗称花雕,清时盛行,在北京、山西、安徽、广东等地流传。民间艺人运用凿和木槌以锯、钻、磨等手法,把青砖加工成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吉祥内容的图案,作为建筑物上的装饰。构图精雕细刻,造型生动纤巧,布局严整,层次分明。[51] 南海地区建筑物上使用砖雕相当普遍,如南海沙头崔氏宗祠山南祠牌坊、西樵绮亭陈公祠、大沥钟边钟氏大宗祠、罗村江氏大宗祠、小塘李氏大宗祠、盐步颜氏大宗祠、大沥吴氏八世祖祠、九江何氏大宗祠等建筑均有造工精美的砖雕。
图3-61 大沥钟边钟氏大宗祠砖雕
图3-62 大沥黄岐村梁氏大宗祠陶塑
陶塑 距今五六千年前,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贝丘及沿珠江口的沙丘遗址出现了彩陶,反映了制陶工艺的进步。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窑,在曲江、韶关、始兴、兴宁、普宁等地也有发现。[52]而在南海丹灶镇良登村通心岗贝丘遗址、西樵山遗址群中的百西鱿鱼岗贝丘遗址和西樵大同灶岗贝丘遗址,均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和陶片。通心岗贝丘遗址出土的陶片纹饰多为方格纹、曲折纹、叶脉纹、绳纹等;百西鱿鱼岗贝丘遗址出土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的釜、罐、豆、盆及纺轮,陶片纹饰丰富;西樵大同灶岗贝丘遗址出土陶器以泥质陶为多,夹砂陶较少,器类有釜、罐、豆、盘、钵、鼎、纺轮等,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叶脉纹、云雷纹、绳纹、乳丁纹、水波纹、席纹、篮纹、网格纹等,少量器物有镂空、彩绘、戳刺等装饰。[53] 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已相当美观,多用陶拍加工出各式各样的几何形花纹。西汉时期南海平洲、盐步两地的汉墓出土的陶灶、陶井、陶仓、陶屋、陶猪、陶牛、陶狗、陶鸡、陶羊等模型,都是陶塑早期的作品。东汉后期陶井模型,井亭攒尖顶置有张翅昂首之鸟,是最早附饰于建筑物的装饰性陶塑。陶塑瓦脊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祠堂上,是屋顶建筑构件,有很强装饰艺术性。陶塑对建筑物装饰的部位就在屋脊上,与陶制件不怕雨淋日晒的特性有关。适于远观也可近赏,使祠堂有一种浓缩历史的感觉,所塑题材为百姓喜闻乐见而有亲切感,使庙堂与民俗更为接近。[54] 群体塑像大都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神仙传说、戏剧故事,配以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动物翎毛、花草图案背景。单件常见的有狮、凤、鱼、龙等动物。建筑用材包括砖瓦(板瓦、筒瓦、滴水、瓦当)栏杆、旗杆等。明清至民国时期,陶塑种类已极广泛,题材也很丰富。陶塑主要产于佛山石湾窑,色彩鲜丽,形象逼真。如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馆脊顶上精美绝伦的双龙戏珠陶塑、罗村江氏大宗祠的人物故事等陶塑、大沥黄岐村梁氏大宗祠陶塑。[55]
(1)人物神仙类。石湾陶塑人物千姿百态,生动逼真、英雄勇猛、金刚威武,神佛庄严慈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人物,题材有渔樵耕读、仙女表情细腻、美人含情脉脉、小孩天真活泼,人物神态均极传神,充分表现了石湾陶塑艺人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陶塑人物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人物,题材有渔樵耕读、士农工商、饮酒、弹琴、下棋、拍蚊、挖耳、婴戏、道士、和尚、尼姑、骑牛、乞丐等;多系古装人物,行走坐卧各异,姿态各不相同。取材于历史人物及神话传说人物题材的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马超、曹操、赵云、刘备、关公、张飞;《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三宝佛、地藏王、老君炼丹、土地神、二郎神、唐三藏取经;《封神榜》中的南极仙翁、慈航道人、普贤真人、姜太公钓鱼;《东周列国演义》中的孔子、勾践卧薪尝胆;《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西厢记》中的张君瑞……
(2)鸟兽虫鱼类。大致有狮、虎、象、猴、猫、狗、牛、马、鸡、鹅、鹦鹉、飞鹰、喜鹊、飞雁、猫头鹰、鸽、鹤、龙、凤、龟、蟹、鳌、鱼、麒麟、金鱼、鲤鱼及各类昆虫,均极生动,神态变化万千。
(3)建筑装饰类。大致有各色琉璃瓦、色釉栏杆、华表、花窗、龙凤陶塑、陶钟、瓦脊群像等。其中较大型的是瓦脊群像,它是两广地区与东南亚一般庙宇建筑物上不可或缺的装饰物,如佛山祖庙瓦脊屋檐上的装饰。这组群像是陶塑名手文如璧在光绪己亥年(1899)塑造。前殿的瓦脊长17米,雕塑的126个人物、20多个鸟兽、十几座亭台楼阁;脊顶正中塑造一大“宝珠”,左右并列鳌、凤鸟各一对。塑造的群像都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进宝图”、“姜太公封神”、“郭子仪祝寿”等,各种人物鸟兽都塑造得美妙生动。
壁画 广东地区最早建筑壁画,见于广州南越王墓前室的壁画,前室周壁、室顶及南北两扇石门上施有朱、墨两色彩绘云纹图案作装饰。云纹流畅圆转,工致中富于变化,风格华美、雄健。这种以几何图案为壁画唯一题材,并且以黑色为主色的方式,反映出南越国绘画艺术上对秦国传统的继承,是艺术上的“汉承秦制”。[56] 唐代,广东壁画有一定水平。名画家为建筑作壁画,在唐代蔚然成风,南海人张洵是今所知广东画家第一人,画技高超,又善于壁画。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第二《纪艺上》载:“张洵,南海人。避地居蜀,善画吴山楚岫、枯松怪石。中和间(881—884),尝于昭觉寺大悲堂后画三壁山川:一壁早景、一壁午景、一壁晚景,谓之《三时山》,人所称异也。”南海画壁画的艺人以狮山联表乡人关廷光家族最为著名。清同治年间,关庭光便开始画壁画谋生。所画题材有山水、花鸟、龙凤,以诗词和图案装饰画,人物画有“醉酒八仙”,“竹林七贤”、“汴庄打虎”等。壁画用墨和矿物质颜料所画,颜色鲜艳,经久不变。[57]
祠堂建筑壁画,主要目的为装饰所用,一般寓意皆为吉祥如意、子孙满堂、科举致仕等居多。在建筑装饰上,岭南壁画并不如三雕二塑那么突出和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其原因除了岭南画坛历来并不兴旺之外,更主要的是岭南气候潮湿,不利于壁画的长期保存,不像三雕二塑那样适于气候特点。不过,在清代,受江南建筑影响,墙头壁画也盛行起来,壁画位置多在建筑的易受人注目之墙面如门廊、山墙、屏门、侧壁等。描绘内容,除了戏曲故事、历史典故之外,也不乏岭南佳果、山水兰竹、花鸟虫鱼。壁画颜色较着重于清淡素雅,不追求大红大绿。
南海的清代祠堂,大多的祠堂和门楼都绘有壁画。如清代岭南画派著名画家何丹山(1807—1883),南海九江烟桥人。据说九江烟桥村里“烟桥正道”门楼下的清代壁画是他的手迹。何丹山擅长创造花鸟、人物,尤其是柳燕、竹林、豆棚等瓜架小景。何丹山作品中内容很多与烟桥村场景相似,可能他的灵感很多源于烟桥村吧。
颜氏大宗祠位于南海盐步颜边村,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为三开间三进深、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现保存有明代石柱及清代典型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描述岭南风情的壁画。
凤池曹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大沥凤池西村,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是一座三开间三进深建筑,但后进已被拆除并于1999年重建,面积约1100平方米。祠内现存有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反映岭南风情的壁画,以及《重建曹氏大宗祠碑记》、《曹氏合族归总粮务碑记》。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3-63 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内壁画
灰塑 灰塑在民间又称灰批,是用石灰、麻刀、纸浆和铁丝等塑制而成的饰件。灰塑除了人物、花卉图案造型以外,还常见有几何纹样饰以屋脊、檐下等处。用于屋脊、檐头、壁面。[58]塑成立体或浮雕的人物、动物、花草图案,还有竹林七贤、八仙过海等故事画面,涂以色彩,与陶塑配合使用,颇具装饰趣味。南海大部分寺庙、祠堂都有造工精美的灰塑。南海灰塑以南海松岗联表的关氏家族为代表,其灰塑作为家族手艺传承了120多年。位于西樵简村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绮亭陈公祠脊顶上精美的灰塑,其建筑风格与广州陈家祠相近。
图3-64 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灰塑
脊饰 岭南传统大型建筑不论庙宇祠堂还是民居,都很强调脊饰的艺术造型作用,脊饰较高。共同之处是色彩鲜艳、精雕细刻、图案复杂,但装饰手法与题材因地区而异。在珠江三角洲流域,正脊顶喜用中间双龙戏珠,两端鳌鱼相对,山墙喜用特别高大的镬耳风火山墙,装饰工艺喜用陶塑、灰塑。南海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的脊饰色彩鲜艳、精雕细刻,桂城叠滘何氏宗祠的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龙船脊饰。
图3-65 大沥凤池曹氏大宗祠脊饰
镬耳风火山墙 岭南水乡建筑(民居和祠堂)多以镬耳风火山墙为独特的造型特征,即像镬(锅)的两耳,称“镬(锅)耳大屋”。镬耳山墙,高高耸起,又称鳌耳屋。据说鳌鱼是西江流域古族群的一种图腾。鳌鱼为珠江三角洲流域建筑常用的脊饰,以鳌鱼为饰与西江沿岸的亲水图腾崇拜是分不开的,而后又转化为龙母信仰、龙图腾崇拜。[59] 鳌耳山墙、鳌鱼脊饰,同样可以视为一种亲水特性的建筑语汇。在珠江三角洲流域,正脊喜用中间双龙戏珠,两端鳌鱼相对。山墙喜用特别高大的镬耳风火墙,装饰工艺喜用陶塑、灰塑。[60] 修筑得特别高大的风火山墙,形如镬耳,不仅起了防火的作用,而且能够遮阳而使屋面减少日晒,还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对于直接起承重作用的大面积的墙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而透雕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61] 如南海的绮亭陈公祠及其周边建筑的古建筑群——“百豫坊”,纵横排列,街道成棋盘状,又称“棋盘巷”。历经一百多年,保存较好的古建筑都有修筑得高大的风火山墙,具有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图3-66 西樵简村绮亭陈公祠风火山墙
镬耳屋 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镬耳屋是家境殷实的象征,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以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又如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大、造价最贵的地方。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可以看出当时珠三角古居民建筑风格。
到明代中叶,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涌现了一批批科举鼎甲和权倾朝野的功成名就的人物。据说当时名宦梁储曾上奏明朝皇帝,广东人考取科举功名的人才有资格修建带有镬耳的居屋。清中叶以来,虚拟造族现象盛行,不少宗族虚构有官宦功名的人物为自己的宗族祖先。因此,有过功名人物的宗族的后人也承荫而有资格修建镬耳大屋。后来,一般的商人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也在文化和家族背景上做文章,进行了创造,从而获得了修建镬耳大屋的资格。[62]
图3-67 九江吴家大院镬耳屋
吴家大院位于南海区九江镇下北村长兴村九曲十三湾涌旁,由旅外侨胞吴赓南于清末民初所建。这个集西洋与岭南风格于一身的吴家大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建有两层高的砖木结构龙船脊镬耳屋9间,混凝土结构的方形洋楼6幢,其中“伟闾”、“乐轩”这两幢楼高五层,洋台及顶层飘檐有枪支射击孔;“庆庐”为三层;其余三幢均为两层高,生祠1座,本房4间,八角和六角形的凉亭2个,大门楼1个,水井4口,布局整齐壮观,是佛山地区内难得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海区丹灶镬西城村六条古老巷子里,有连片清代镬耳屋古建筑群。西城村人称之为“六巷”,六巷是六条古老巷子的统称——“荣阳首里”、“朱正邸”、“家乐里”、“青云巷”、“居仁里”、“悉里”,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荣阳首里”。在青石板小巷里,清代镬耳屋错落有致,分列两旁,这里是西城村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石巷。龙船脊和“镬耳”,装饰着花草虫鱼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两边用青砖垒起的镬耳风火山墙,具有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石雕、木雕、砖雕、灰塑、陶塑精美,壁画有以唐诗宋词为内容的书法,与对联交相辉映。西城村历经百年沧桑,依旧屹立不倒。昔日的镬耳屋群,出过不少文武举人。清咸丰年间,人口鼎盛,不少乡亲在外发迹后,都回到家乡大兴土木,如今看到的镬耳屋便是其中一部分。
图3-68 丹灶西城村镬耳屋
图3-69 大沥黄岐村梁氏大宗祠蚝壳墙
蚝壳墙 蚝壳墙是直接以蚝壳为建筑材料,蚝壳垒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盛行过。唐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广州“惟长蚝蛎,垒蚝壳为墙壁”。叶权《岭南游记》中有云:“广人以蚬壳砌墙,高者丈二三,目巧不用绳,其头向外,鳞工可爱。”明王临亨《粤剑篇》提到“广州多砌蚝壳为墙垣,园林间用之亦颇雅”。 此风一直延续到清代。蚝壳墙现今已不多见,历数百年而完好如新。[63] 南海、顺德等珠江三角洲的祠堂内也有少量具有典型岭南特色的蚝壳墙建筑。蚝壳用以砌筑水井,利于疏水,又起过滤作用。蚝壳墙是直接以蚝壳为建筑材料,这种墙体的房子,冬暖夏凉。历数百年而完好如新,以蚝壳砌墙,然后用蚬壳浆砌结,此做法用于次要墙体或附属房间。以蚝壳砌高大的承重山墙,先在中间竖以木框架。大的蚝母磨成薄片,可作为磨砂玻璃一般镶嵌到窗户和天窗,既透光又有保护隐私作用。反映了建筑工匠的就地取材。[64]如今南海仍保存有蚝壳墙的祠堂有大沥曹氏大宗祠、大沥黄岐村梁氏大宗祠、大沥“朝议世家”邝公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