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郡,十年(590)以番禺地置南海县,属广州总管府。南海县政区建置自此始。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郡置州,南海县属广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广州为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南海郡为广州,或州或郡,南海县均为其属县。
图2-8 明《永乐大典》之《广州府南海县之图》
据《南海县建置志》记载:南海县建县后至清末,县城一直附廓于府城——广州城。从隋开皇十年(590)至宋末元初,除南汉时南海县被分置为常康、咸宁二县的县城城址待考外,广州城只有南海县附廓。据李福泰修、史澄等纂《番禺县志》载:元至正年间,番禺县治广州东城,广州城始由南、番两县分治。其分界从北至南,大体是大北门外以大路(今解放北路)为界,城内为北起镇海楼,向南经狮子桥(约为今光华街至聚旺里),都土地巷,正南街(约为今正南路、广仁路),双门底上下街(今北京路),东胜东约、中约(约为今大南路、起义路、大德路),小市街(今解放南路),五仙直街(约为今海珠广场西侧)直至江边,西属南海县,东属番禺县。南海县县署自建县起及唐宋代,均设址于城北兰湖里(今盘福路医国街兰湖里)。元代迁至子城内(今教育路与仓边路之间,具体地点待考),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迁至西城达德街崇报寺址(今中山六路南海县街)。
图2-9 清宣统二年修《南海县志之捕属图》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广东省著名的鱼米之乡。
唐代,仍按隋制,而佛山均为南海属。据《佛山忠义乡志》卷九载:“我佛山肇迹于晋,于唐贞观间,宋南渡后,中原文物,流入岭南,有迁徙佛山者。”[15] 佛山镇自唐代以后已成为南海县中心的一个大乡(季华乡),北至平洲三山,东至陈村,南至沙滘,西至紫洞,纵横七八十华里,佛山镇的陶瓷业在唐代已经崛起,现石湾大雾岗尚有唐代古窑址。[16] 唐贞观二年(628),季华乡民在“塔坡岗”开荒掘地,挖出小铜佛三尊及塔坡古佛石碣,得知在东晋隆安二年(398),印度僧人达毗耶舍曾在此建“塔坡寺”传经。于是重修塔坡庙,改塔坡岗为“佛山”,将“季华乡”易名为“佛山乡”,刻碑记其事,碑上石横书“佛山”二字,安置于岗脚新开的井后(此口唐井今仍在京果街口,塔坡岗前),因此说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建城已有1300年历史。[17] 唐宋时期,佛山由一个渔村圩市逐渐变成一个初兴的手工业、工商业城镇,北宋称“佛山堡”,延至明初。佛山堡是一块由佛山涌和新涌包围的陆地。
图2-10 “佛山”石榜(唐贞观二年石刻“佛山”)
(www.xing528.com)
图2-11 和顺文头岭窑址
文头岭窑址位于南海区和顺镇文头岭,年代为唐宋。遗址于1958年探采煤矿时发现,现存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东段280平方米,西段200平方米。地表遍布器物残片,裸露的剖面堆积层厚1—5米。主要烧制彩绘瓷器兼烧青瓷与酱釉瓷器。彩绘器主要有盆、碗、杯、罐、壶、洗等生活用品,均是釉下彩,有些彩绘后尚未施,碗、洗有重叠、垫烧痕迹;还采集到圆柱形窑砖和方块窑砖。遗址反映当时这里是一处大型生产陶瓷的基地。奇石窑址位于小塘镇奇石村。陈志亮《广东石湾古窑址调查》中提到:奇石村古窑址范围很大,从村北的虎头岗起至南面东平河约3公里的沿河小山岗几乎都有古窑址发现。这里的窑有两种,一种为圆形窑,类似广东农村的石灰窑,面积很小,直径仅2米多一点。窑砖长为21厘米、直径6厘米的圆柱体。另一种是斜坡式“龙窑”,方窑砖面积较大。这两种窑,以圆形的小窑较普遍,时间也稍早。该窑址曾是唐宋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基地,出土遗物有施釉不到底的平底碗、碟、罐、罈等器物残片,宋代瓷器器形较多,装饰有印花、刻花、彩绘三种,有少量窑变瓷器,有些罐肩拍有“政和三年”、“政和六年”、“嘉祐□□”等年号。[18] 在窑址东北岸有两处小山岗,一名肖家岗,一名王借岗,这两个山岗也发现窑址,所出器物与奇石村相同,窑的形式却是圆柱形窑砖垒起的圆形小窑。瑶头窑址位于和顺镇瑶头上张村北侧、石角以东的土地墩上,与文头岭窑址以官窑水道相望,年代为唐宋。遗址地面有陶片。文化层包含有窑具、残破陶器等。陶器胎质灰白,釉色单一,为酱黄色,多施半截釉或素色不施釉。器形主要有碗、罐、壶、盆。大件器物多为覆烧,小件器物如碗多为垫烧。遗物分布达400多平方米。镇岗遗址位于狮山镇招大村平堂东南约200米的镇南、中心岗。该遗址遍布碎瓦,有少量陶片。据考古发现,镇岗西北麓露出1座古窑,中心岗露出2座古窑。窑为沙黏土依山势壁拱建筑。西北麓窑窑长4米,宽2.3米。窑壁厚15厘米。窑旁遗物堆积物主要为灰白色布纹瓦筒,瓦筒烧制火候低,硬度小。地面发现的陶片是碗的残片,制作粗糙,由于未进行发掘,可能还有其他的烧制陶器产品。和顺文头岭窑址和小塘奇石窑址反映了唐宋时期南海地区两处大型生产生活用具的陶瓷基地,为研究唐宋时期南海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2-12 小塘奇石窑址
九江破排角遗址位于南海区九江镇沙口社区文昌路下东村口侧,面积约100平方米,有宋代关氏“南雄处士”古墓一座,新建凉亭,竖有破排角石碑,碑上刻有破排角来历,古墓后边种有木棉树一棵,周边植有常青松柏树。宋咸淳十年(1274),关贞、关俊兄弟携父母骨殖从南雄珠玑巷南迁,乘竹筏顺浈江、北江转入西江下行至九江大洋湾,筏破登岸。在九江择地而居,破排角因此而得名。1996年,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出土一对骨缸,属宋末元初陶器。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九江的先人们于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从南雄乘竹排木筏,沿浈江、北江、西江顺流而下,至九江沙口处排破登陆而定居下来,排破登陆处今称破排角。又据《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记载:“初祖南雄公,配室梁氏,合葬本乡大洋桴排骨蒲鱼山,又名鱼虾出海。始祖贞,号赤岗,宋咸淳间偕弟俊由南雄珠玑巷移居于广州府南海县九江乡。”宋徽宗始,北方士人大规模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南海人逐步掌握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方法,从而使农业生产获得显著进步。南迁移民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围垦开发,宗族日渐兴旺。北宋,南海开始修筑堤围,开拓耕地,三角洲冲积平原从此日渐开发。破排角遗址见证了宋代北人南迁的历史。[19]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志记载,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始筑于宋至道二年(996),其中筑于北宋和南宋共28条。堤长共达66024丈余,捍卫农田面积达24322顷。自宋代堤围兴建之后,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北宋真宗期间(998—1022),南海境内兴建起第一条堤围——罗格围(现南庄境内),拦住北江的洪水。宋徽宗期间(1101—1125),又修筑了桑园围东、西基,拦住西江的洪水。这两条堤围的兴筑,有利于固定西北江下游的河床,防洪保收,从而加速了南海境内洼地的开发。成围不久的低地如西樵、九江、南庄、季华(佛山)等乡,南宋时增加了不少村落,原来的沙洲便成为良田和鱼塘,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地区——桑基鱼塘区逐渐形成,成为珠江三角洲上最早出现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图2-13 九江破排角遗址
素有“儒林乡”之美誉南海九江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和历史文化城镇。根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九江乡自宋咸淳间始渐有田庐,至明二百七十余年间,乃大为发展,人才辈出、物产丰盛。儒林乡历史上均属南海县管辖,乡域三十里,“掖西樵、大雁诸山,处西江之滨”,大乡以“九江大墟”为中心。古称“儒林乡”的九江,到明代时,已形成了梁村墟、显步墟、岳湾墟、大谷市、集头市、江尾市、大巷口市、大新市、高桥市这“三墟六市”,物流畅茂。九江文化涵盖了儒林文化、龙舟文化、华侨文化、酒文化、商贾文化、饮食文化等多重特色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