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978年春,在南海西樵大同灶岗发掘了另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河宕文化遗址,应当是距今4000年前后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的一处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或兼有山岗采集经济,擅长制作几何印纹陶器、骨器、象牙器手工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越族先民的部落遗存。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

据《南海县建置志》记载:西樵山石器制造场遗址和南海县内的西樵百西鱿鱼岗和大同灶岗贝丘遗址出土文物说明,南海县境内远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并逐步形成原始社会聚落。[1]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曾骐在《珠江文明的灯塔——南海西樵山古遗址》中提到:

在西樵山,考古学家发现了30多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贝丘遗址,说明了当时已经居住着许多史前的居民。先民们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渔猎、手工业农业等,刺激着人们对石制生产工具制造的需求。在珠江三角洲的先越人渔猎部落为了适应渔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西樵山为石料基地,吸取了华北细石器工艺传统的经验、技术,发展起独树一帜的西樵山的细石器工业。史前人在西樵山东麓发现了燧石、玛瑙等制石器的石料,便在东麓一带发展这种工艺制造。在太监岗的岗上发现与细石器共存的贝壳堆积文化层,可以说明在西樵山周围居住着使用细石器的先越人。距今5500—5000年,珠江三角洲的先越人渔猎部落在浙北先越人先进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逐步调整以往的渔猎经济成分而要求更换原来的细石器产品,转向生产磨制的农业、手工业和农业加工工具。由珠江三角洲各地来到西樵山的石器制造者所使用的粗砂陶具多为绳纹、刻划纹装饰的釜、罐类,说明他们是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距今4000—3500年,渔猎经济成分仍大于农业成分。此时,华南大地已出现青铜文化,珠江三角洲的先越人渔猎部落处于转化和瓦解,他们使用进步的几何形印纹陶器,但石器仍以磨制的双肩石器为主。由于大批西樵山产的双肩石器外运,使对西樵山双肩石器需要量激增,要求西樵山有稳定、持久性的采石、制石生产。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稳定和河口向南的推进,河流泛滥威胁的日益减少以及西樵山附近沼泽地的逐渐减缩,在西樵山的四周已经出现了近40处原始聚落。 [2]

图2-1 西樵百西鱿鱼岗贝丘遗址中的房址遗迹(选自李子文、李岩:《广东南海市鱿鱼岗贝丘遗址的发掘》)

南海史前人生产方式由狩猎扩大至渔牧农耕,生产区域扩大至江海之滨以及平原、丘陵地带,出现了适于定居生活的半地穴式到地面干栏式房屋建筑。民居建筑是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3]据考古发掘发现,南海最早出现的地面建筑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的西樵百西鱿鱼岗贝丘遗址,该遗址发掘面积255平方米,清理了一批几何印纹陶时期的墓葬和灰坑、房址等遗迹,出土遗物较为丰富。遗址中发现了在层位上存在早晚关系的墓葬、房址和人们废弃的生活垃圾即以贝壳为主要包含物的地层堆积。共发现4处房址遗迹。房址南部被两处近代墓打破。房址活动面较为坚实、平整,厚5—10厘米;其上发现10个柱洞,柱洞口径均在20厘米以上,深度为10—30厘米,内填杂有烧土的黑灰色土。房址活动面之上有一层黑灰色烧土,含有大量的炭屑和灰烬;其上又压着一层倒塌的木骨泥墙堆积。这对于珠江三角洲史前贝丘遗址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居民的生产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

1978年春,在南海西樵大同灶岗发掘了另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在134平方米范围内,同样发现了住房遗迹、灰坑和墓葬,出土石器、骨器、陶片以及兽骨、鱼骨和鳖甲等。发现住房3座。里面夹有火烧土块、夹砂陶支垫、夹砂陶釜残片以及黑色灰土。在火烧土堆东面和西南面约1.5米处发现3个柱洞,洞在生土层中,里面填满贝壳和碎陶片。在泥土层东侧发现3个柱洞,洞内也是贝壳和灰土。火塘里填满贝壳、夹砂陶釜残片和黑色炭粒。火塘东侧依傍一堵高0.8米的生土陡坡,西北和东南共发现3个柱洞。看来此房东面利用生土坡,西面立柱盖顶,形如凉棚。[5](www.xing528.com)

以上两个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古人类在西樵山附近定居,成为西樵山采石、制石的常年开发者或专业生产者,西樵山文化的范围更为扩大。[6]

图2-2 西樵大同灶岗贝丘遗址中的柱洞遗迹(选自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南海县灶岗贝丘遗址发掘简报》)

佛山河宕遗址曾是岭南原始部族村落,其建筑是以竹木为主的地面式建筑。《佛山河宕遗址》一书中提到:河宕遗址的生活居住遗迹,主要包括红烧土构件、红烧土遗迹、窖穴和柱洞等。这些生活居住遗迹,在遗址中有相当普遍的分布。经过考古发现:从河宕遗址文化层存在着大量贝壳类的堆积和大量的窑穴和柱洞遗迹,文化层普遍出现的红烧土遗址(也有柱洞和窑穴)等生活居住的遗迹,以及丰富多彩的生产工具和陶纺轮及陶器生活用器,还有玉石象牙饰物来看,“河宕人”已过着定居聚落的生活。生产工具缺乏大型的石斧、石铲之类的农业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但与捕捞狩猎有关的工具和武器的种类却较多。从出土的器物推测:当时原始居民的经济生活以渔猎捕捞为主,农业遗迹不明显,没有发现种植的遗迹;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制陶业,还有原始的纺织业和骨器象牙手工工艺。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河宕文化遗址,应当是距今4000年前后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的一处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或兼有山岗采集经济,擅长制作几何印纹陶器、骨器、象牙器手工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越族先民的部落遗存。[7]考古学家认为柱洞遗址属于“干栏式”或“地面式茅草房”屋的底部遗迹,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