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的形成与地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地质学家研究,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初(距今20万—10万年),由于地壳较大幅度的抬升,造成河流下切,河床相堆积层抬升,各地形成二级阶地。随后,进入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西江、北江前伸和侧蚀摆动,致使中部地区原来连续成片的中更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被侵蚀切割成零星的垅岗和台地。其他地区则发生剥蚀、风化过程,导致部分地区的中更新世沉积物被侵蚀、搬运而荡然无存。因此,在阶地上寻找这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存并不容易。进入更新世中期(距今10万—5万年),中部地区地貌发育先是以冲洪积和洪积坡积作用为主,其后,随着全球气温的回升和海平面上涨而转为海积冲积。海进是这一阶段地理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三角洲环境也在此期间开始形成。其他地区仍主要为河流相堆积,而山丘台地则以剥蚀作用为主。本期后段,海水全部退去。晚更新世晚期(距今5万—1.2万年),为全球性低海面时期,河流作用加强,河谷上游由冲积变为冲洪积,低洼地和谷地内普遍堆积了冲积洪积沙砾层。山麓台地则以剥蚀风化作用为主。从整体来看,晚更新世气候较为温暖而湿润,适宜动植物生长。石灰岩地区20米高程以下的洞穴十分发育。这为人类的生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珠三角地区早期人类遗存应主要在山岗上寻找。北江流域的马坝人、西江流域的云浮蟠龙洞人、封开垌中岩人均属距今十几万年的早期智人;还有马坝、封开罗沙岩、黄岩洞、阳春独石仔等地的距今一万年以上的晚期智人。此外,据考古发现,有番禺飘峰山遗址、深圳咸头岭遗址、高明古椰遗址、南海西樵山遗址、深圳屋背岭遗址、广州南越国王宫遗址……历史在发展,地貌地名也在变迁。南海、番禺、广州的名称仍在保留,虽然地域已有所不同。但仍可从中看到历史演变的轨迹。珠江三角洲地区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从先秦时期的小方国到秦汉时期南越国的建立,郡县制的确立,其间历史发展进程显示了远古人类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以及岭南历史文化、文明的演进。岭南早期历史为今天的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岭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背景孕育了岭南文化气质,直接影响建筑的发展。岭南建筑的特征也凝聚着岭南多样文化的内涵。[2]岭南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分支,而珠江三角洲建筑是岭南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不同于以石构为主、石柱林立的欧洲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中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独特而完整的建筑体系。这一体系在岭南,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水平、审美观念和民间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于是,岭南地区的古代建筑产生了。[3]
岭南的天然岩洞,可以避风雨、挡烈日、防兽害,冬暖夏凉,多数有水源,而且洞穴宽敞,适宜群居生活,在原始生活状态下不失为较好的居所。但洞内往往阴暗潮湿闷气,所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且人类活动范围渐渐由山区扩大到河边的山岗、平原和沿海一带时,南越的先民便会寻找更理想的居住方式,或者构筑半地穴式房子,或者平地上用木柱撑起茅屋,更多的是营造干栏式的建筑。[4]考古发现表明,广东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即距今六千多年,已出现了房屋建筑居住遗址,也即出现了定居聚落。由于各地地理位置环境和生态经济的不同,各地沙丘遗址、贝丘遗址和山岗台地遗址的房屋建筑亦有所区别。1.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如增城县三江镇金兰寺遗址,发现有一排4个深入土里的柱子洞,可能是昔日房子的遗迹;在东莞蚝岗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有明显的大灰坑,周围分布着柱子洞等遗迹。2.沙丘遗址。在香港大屿山东湾发现房子遗迹。香港赤角岛虎地湾一处海拔约15米,俯视海湾的高地上,发现一处保存很好的居住遗迹,其平面上布满密集的大小柱子洞和灰坑。深圳市咸头岭沙丘遗址,发现有房屋基址。3.山岗遗址。石峡文化发现有木骨泥墙大房子。大房子包括墙基槽、柱子洞、窑穴、灰坑、红烧土。高要县金利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存发现有3组建筑遗存。[5]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出“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据《孟子·滕文公下》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6]西晋张华撰《南越志》曰:“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巢居、栅居即干栏式建筑。可见这种建筑当时在岭南地区的盛行。以此为居室,干爽、通风、避暑、防潮、防兽害,远较穴居为优,尤其适应岭南水网纵横、潮湿多雨暑热的地理气候条件与新石器时期原始的生活方式。[7]古代岭南到处是原始森林,易于易取得构架干栏式建筑材料。先秦的岭南进入了青铜时代,百越杂处,族类繁多,与中原的商周王朝及吴、越、楚等国发生了经济文化交往。这时期的建筑遗址发现不多,但在始兴的白石坪山战国遗址中,出土了规模较大的筒瓦、半瓦当和绳纹板瓦,应是岭南早期盖瓦房的证据。
岭南有不少唐宋时期古建筑,由于南方气候潮湿多雨,古建筑上的木构件需要经常修补、更换,改变原来的面貌,而更多的木构架单体建筑已毁坏。留存至今多数是砖石结构的唐宋时期古建筑和明清时期修建的寺庙、宗祠、文庙(学宫)、书院、会馆等。[8]明清时期,书院、祠堂、庙宇等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建,并有相当数量留存于世。岭南建筑的地方风格在明清时期则日益显著。这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要求建筑更加适应岭南气候、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广东历来是移民大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岭南古建筑包含了多种文化特性,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包括古城堡、古墓、古桥、祠堂、寺庙、教堂、书院、园林、牌坊、碑刻、亭台、名人故居、民居等。[9]
【注释】
[1]邱立诚:《珠江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载《岭南考古研究》(4),香港:香港考古学会,2004年,第70—80页。
[2]邓其生、程良生:《岭南古建概论》,载《岭南古建筑》编辑委员会编辑:《岭南古建筑》,1991年,第1页。
[3]钟玉声、邓炳权:《岭南古建筑史略》,载《岭南古建筑》编辑委员会编辑:《岭南古建筑》,1991年,第7页。(www.xing528.com)
[4]钟玉声、邓炳权: 《岭南古建筑史略》,载《岭南古建筑》编辑委员会编辑:《岭南古建筑》,1991年,第7页。
[5]杨式挺等:《广东先秦考古》,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
[6]唐晓军、师彦灵:《古代建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7]钟玉声、邓炳权:《岭南古建筑史略》,载《岭南古建筑》编辑委员会编辑:《岭南古建筑》,1991年,第7页。
[8]广东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编:《广东省文物普查训练班讲稿集》,1982年,第75页。
[9]徐松荣:《整合、开发广东历史人文资源之管见》,载王杰等:《广东历史人文资源探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孙中山研究所、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6年,第169—1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