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滩,是杭州滩簧的简称,为江浙滩簧的一支,用杭州方言演唱,是在风行南北的说唱曲艺影响下,由南词说唱衍生成一种代言体的坐唱表演形式,流行于杭州地区。清咸丰、同治时,杭滩迅速发展,艺人多达300余人,并组织班社。其间,曾出现锣鼓儿滩簧和化妆滩簧。杭滩从它的演唱风格和内容上来分,可分为前滩和后滩。其中移植昆曲曲目的称前滩;演唱民歌小调,以滑稽风趣见长的,称后滩。清咸丰、同治时,杭滩艺人结社称恒源集,清末民初改称安康正始社。当时,最负盛名的是以平庆保、陆叶、冯奎为首的三大班社。20世纪30年代,以朱少伯、王少庭、王保隆为首的三大班社声誉最盛。杭滩的传统曲目约有120出。由于艺人只是口传心记,有些曲目已经失传。民国二十六年(1937),杭州人张行安多方努力,从艺人中抄录当时所唱曲目名称106出。此外,一些杭州文人和串客也补编了一些曲目。
民国初,杭滩由专唱堂会逐渐走向舞台演出。民国六年(1917),杭州盖世界(现湖滨路一公园处)东楼舞台专演杭滩。青年会还进行过化妆演出。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曾录有杭滩唱片。
杭州解放初,杭滩老艺人仅十几人,坐唱班也很少演出。1957年,在杭州艺人之家成立杭滩学习班,第一次招收冯招弟等9名女学员。同年1月,杭州市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杭滩清唱《僧尼下山》、舞台表演《疯僧扫秦》等参加演出。随后,《僧尼下山》又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
1958年11月下旬,杭州市曲艺界合并组成杭州市曲艺团,杭滩组加入该团,成为杭滩演出队,由瞿咏春任队长,有演员20人左右。常演曲目有《复钵》《扫秦》《磨串》《劝妆》《罗梦》《芦林》等传统曲目。同年在浙江省曲艺会演上,杭滩乐队获集体伴奏奖,段小云获表演奖,冯招弟获优秀表演奖。此外,瞿咏春创作的《西湖新十景》获市曲艺会演创作奖。1960年,冯招弟、金根官在上海灌制杭滩《僧尼下山》唱片。《西湖春秋》属于前滩,因此无论是音乐曲调还是表现风格,总体给人感觉非常典雅,而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美”字,江南特有的古典美,尤其是体现本来就很美的西湖美,让人想到的就是美不胜收。
1961年3月,杭州市文化局决定对杭剧进行改革,将杭滩组并入杭剧团。此后,杭滩不再单独演出。
越剧钱塘试演(www.xing528.com)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落地唱书是嵊州一带的曲艺形式。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落地唱书开始演变为农村草台、庙台演出的戏曲形式,称“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后又因演出中以鼓、板击发出“的笃、的笃”之声,又被称为“的笃班”。
早期的曲调与佛徒的宣卷调关系密切。清咸丰十二年(1852),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后经不断发展,演变为“吟嘎调”,一直延续使用到越剧形成之后。
1905年岁末,嵊县唱书艺人按常规,纷纷离家去外地演出。由于当时嵊县贫穷,而外地比嵊县富裕,故而说“在家农忙三季,不如外出一季”。很多唱书艺人放弃与家人团聚过春节,奔外地唱书。
1906年初春,甘霖东王村南派艺人李世泉、李茂正,胡岭口村高炳火,黄郎地村袁福生,塘下村钱景松,以及马塘村金世根(北派)等结伙到於潜县(今临安市於潜镇)唱书。他们以二人合档,白天分头去乡村唱书,夜归同宿客栈。于清明节前,在外伍村程家厅堂前厅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试验演戏,演出的是小戏《十件头》。初上台的艺人仍像唱书一样走不开台步,原来会做的手势,因不拿“三跳板”了,此时却手足无措,角色的念白唱词有时产生他抢我夺的情况,自己演的角色会表别人角色的白,演得乱糟糟,很不像样,台上台下哄堂大笑。但是,首次试演还是比一人唱书“花哨好看”。为此,群众要求再演。艺人们鉴于群众热心接待与要求,第二夜再演小戏《卖青炭》《绣荷包》和大戏《赖婚记》(前半本)。大戏人物多,而演员仅六人,只好一人兼两角。演出中,一角未唱完,另一角已接唱,有时你等我唱,我等你唱,台上出现冷场,紊乱不堪,洋相百出。艺人们自知演砸了,戏完后返回客栈,怕生是非,天未明便逃离,返回嵊县。
这是越剧第一次试演,不可能就成功,可这次试演打开了从曲艺转化为戏曲的大门。1920年,卫梅朵、马潮水、王永春、白玉梅等一批男性艺人,开始以锣鼓和丝弦乐器伴奏,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碧玉簪》《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等剧目,使越剧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为日后越剧的正式诞生迈开了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