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游历杭州的曲家很多。按其缘由来看,大致有两类:一为赏游至杭,一为宦游至杭。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占领临安,由此一统中国。随着元军的南下,北方的一些杂剧作家(尤其是汉人曲家)便开始南游,其中杭州是一个主要的目的地。一是因为杭州经济文化发达,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出路;二是因为杭州山水秀美,可以抚慰心灵。元统治者起于骑射游牧民族,好力尚武,以攻伐打压为事,与汉族文明有隔。蒙古人统治全国的一条措施就是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被列在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称“九儒十丐”。民族歧视政策,致使许多北方曲家南下至杭州这个山水秀美、经济发达的汉人居住区,或览胜,或漂泊。
元初较早游历杭州的曲家是关汉卿。元灭宋后不久,关汉卿就由大都出发南游,大概在至元十七年(1280)前后到达杭州,并写下了〔南吕·一枝花〕《杭州景》。由此曲来看,关汉卿虽年事已高(六十岁左右),但对杭州却怀有浓厚的兴趣,所谓“水秀山美,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可见他对杭州的喜爱。关汉卿在杭州待的时间比较长,和当地的戏曲界人士也有往来。目前所见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即收录关剧四种,其中《单刀会》称“古杭新刊”,可见关剧在杭的流行。杭州本土曲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氏其为人和创作的影响。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所作杂剧共有六十多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共计十五种,其中以《窦娥冤》的成就最高。
元初游历杭州的另一个大曲家是白朴。他青壮年时期曾漫游各地,元军大举伐宋之际,他也南下游历到了江南,至元十七年(1280)他五十五岁时徙居建康。他还有以杭州为背景的杂剧创作《苏小小月夜钱塘梦》。(www.xing528.com)
元后期,从小就侨居杭州的钟嗣成在杭州遇到了不少来杭游历的曲家,如睢景臣“大德七年,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秦简夫“见在都下擅名,近岁来杭回”,廖毅(弘道)“建康人。泰定三年丙寅春,因余友周仲彬与之会,即叙平生欢”。另外,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中记陆进之曰:“嘉禾人,福建省都事。与余在武林会于酒边花下。”由此知,贾仲明也曾游历杭州,并与陆进之晤面畅谈。
元杂剧作家钟嗣成,寓居杭州,在他编著的《录鬼簿》二卷中,详细介绍了杭州的杂剧作家编撰隐语的情况。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曰:“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七七载:“《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除此外,贾仲明还在《录鬼簿续编》中记录了其他一些有所知的杭州曲家,如李士英、须子寿、沈士廉、邾启文。根据以上这些简单的记载,可以初步看到元后期杭州剧坛本土曲家的活跃程度。在现存记载元代曲家的材料中,从未见某一区域有如此集中、如此数量的作家群体。这至少说明了元后期杭州杂剧作家的繁盛。他们还创作了不少以杭州为故事背景的剧作,如:金仁杰(杭州人)《东窗事犯》《西湖梦》,丁野夫(流寓杭州者)《赏西湖》《浙江亭》,邾仲谊(杭州人)《三塔记》,杨景贤(杭州人)《玩江楼》《西湖怨》。从《录鬼簿》所载录的剧作来看,元杂剧的初期、中期创作中却少有这样的剧作,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杭州剧坛中杭州作家的崛起与兴盛,他们已经开始关注所处城市的生活与历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