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兴盛-西湖乐韵文化研究

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兴盛-西湖乐韵文化研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书会的组织,汉族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佛教舞蹈。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元杂剧也为中国文学史奉献出一笔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

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兴盛-西湖乐韵文化研究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汉族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也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生活水平跟着下降。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部分文人和汉族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书会的组织,汉族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

元杂剧的“唱”“云”“科”是它的艺术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其中舞蹈是有插入性的。中国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佛教舞蹈。巫教和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自东汉以来,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大兴,至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一直不衰。(www.xing528.com)

戏剧演出的广泛,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社会,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竞争性,也是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而从文学剧本方面来说,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涌现了一些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作家。他们有的是“书会才人”,有的是职业演员,更多的是怀才不遇或充任下级官吏的文人。根据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备受歧视。“门第卑微”或“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众多文人参与戏剧活动促进了剧本创作的繁荣,很多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有助于杂剧的兴盛。当时这种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元杂剧的很多作品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以及他们的帮凶、爪牙对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同时歌颂普通人民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其中杰出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谓的“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幕”,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说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以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序的套数构成。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子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元杂剧也为中国文学史奉献出一笔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元杂剧作家以直面人生的现实精神和纯熟精湛的艺术技巧,创作出一大批旷世杰作,不仅使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也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