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统计常模。当一个人的心理特质的测量值接近总体平均数时,就认为他的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若一个人心理特质的测量值偏离总体均值,就认为他的心理是异常的、不健康的。
(2)社会常模。当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认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健康的、正常的;反之,就认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不健康的、异常的。
(3)生活适应。生活适应良好者的心理是健康的;适应困难、干扰了个人或社会安宁者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4)心理成熟。个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程度协调者是心理健康的,而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或落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者则是不健康的。
(5)主观感受。根据当事人主观体验到的是满意感、幸福感还是痛苦与不适,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助记 统计社会两常模,生活心理很主观。
2.心理健康的标准(简:14华中师大,17曲阜师大,21扬州;论:20湖州师大)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由于国内外学者确立心理健康标准所遵循的依据不同,因而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的认识也存在差别。
(1)充分自我实现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www.xing528.com)
(2)适应良好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标准。
(3)适应与发展和谐统一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公认的关于现代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这一标准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②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③心理健康既是一种适应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状态。
④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整体的心理状态,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方式。
总之,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发展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助记
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实现,适应良好,和谐统一。
把握心理健康需要考虑的问题:兼顾内外两方面,心理健康相对性,适应状态促发展,心理状态看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