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海涅认为,能够让东方人产生学习动力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是责备而不是称赞,这样的特性让东方人产生了很高的学习欲望,并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对负面反馈反应强烈的特性就是东方人努力学习的动力源。
理查德·尼斯贝特则认为,东方人将这种负面反馈当作自己需要提升的信息来接收。他还认为东方人在受到指责或者批评时,会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自我提高的传统”,所以当东方人面对失败或是受到别人的指责、批评时,他们才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更加努力地去做。
斯蒂芬·海涅说,他对于东方人将负面反馈当作自我提高的忠告有切身体会。当时他在加拿大上大学,一毕业就到了日本,在一座中小城市的一所中学教英语。很快他就发现,之前自己在大学里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对日本人完全不适用。
和他一样担任英语老师的一位日本老师忠告他,不要过多地称赞学生,还怪他夸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其实斯蒂芬·海涅只是想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学习。
海涅说:“我记得上大学期间学的心理学理论中说到,人们感觉自己做得很好时才会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然而,日本的学生对我称赞他们的话则表现得很不自在,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日本老师对学生说‘你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才行’,学生就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看着这些日本学生,我才明白我在大学里学的那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斯蒂芬·海涅正是受到了这一经历的启发,才着手研究东西方人在面对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时产生的差异。实验结果也与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不同:西方人对正面反馈更加敏感,东方人则对负面反馈更加在意。因此斯蒂芬·海涅认为,这种极为明显的差异与两种文化中“能力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说:“西方人认为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例如,西方人经常说一个人是为了成为数学家而出生的,而另一个人生来就是为了成为篮球运动员。也就是说,西方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相信后天的努力。但是东方人始终认为只要努力就有回报,所以当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情时,他们就会认为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为了提高这种能力,他们之后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上述实验也显示出东西方人对于能力的不同看法。(www.xing528.com)
在这一谎称测试智商的实验中,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学生进行认知测试,才能正确回答试题。比如,如果题目中提供了“sleep(睡觉)、fantasy(幻想)、day(白天)”这三个单词,学生就要联想到与这些单词相关的词“dream(梦想)”。
研究团队给学生八分钟的时间作答,然后对其中一组说他们取得了好成绩,也就是正面反馈,同时告诉另一个组他们取得了不好的成绩,也就是负面反馈。然后再给这两个小组两种试卷,并以电脑出现故障为由离开了现场。在这组试卷中,其中一种试卷与之前的模式相同,另一种试卷则是完全不同的题目——图形测试题。
斯蒂芬·海涅实验的一个场景
研究团队事先已经告诉参加实验的学生,试卷与实验无关,所以是否作答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
但是由于反馈不同,学生所关注的试卷类型也有所不同。美国、加拿大两国学生中收到正面反馈的小组,在与之前测试过的相同类型的试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收到负面反馈的小组则对与之前类型完全不同的试题更热衷。与此相反,日本学生中收到了正面反馈的小组对图形测试题更感兴趣,而收到负面反馈的小组更热衷于选择与之前的测试题类型相同的认知题。
对于实验的结果,斯蒂芬·海涅做出了如下解释:“西方人认为能力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所以会对自己擅长的事情全力以赴。这就决定了美国、加拿大两国学生中收到正面反馈的小组更关注之前擅长的测试类型,而收到负面反馈的小组为了找到自己更擅长的类型,便会选择努力解答与之前测试类型不同的测试题。相反,东方人认为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的,所以收到正面反馈的小组会选择新的题型,而收到负面反馈的小组则会选择与之前类型相同的试卷。”
与不喜欢被指责的西方人相比,东方人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指责,并将其理解为自己需要提高。也就是说,与正面反馈相比,东方人会因为负面反馈而产生更多的动力。即使成绩不好,他们也不会轻易向挫折妥协,而是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