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方人学习动力:为何学习目标超越个人?

东方人学习动力:为何学习目标超越个人?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优异的成绩获奖的学生当中很少有西方人,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国、中国、越南、印度等东方国家。在英才高中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佼佼者几乎都是东方人。我们制作组与莉莉、斯科特、布莱恩和珍妮在一起采访韩国、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过程中,不难确认东方人的这种特性。那么,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为什么把学习的目的从个人延伸至家人和国家呢?

东方人学习动力:为何学习目标超越个人?

我们制作组为了寻找在学习上表现卓越的世界各国的学生,搜集了很多资料,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关于美国北得州大学附属英才高中(Texas Academy of Mathematics & Science,简称TAMS)的有趣内容。这所学校都是尖子生,学生们会在两年的时间里进修大学课程,也比普通人更早上大学和毕业。

英才高中的建立源于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学生在科学数学工程技术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对相关专业生源严重缺乏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并认为高中生需要上那些保持兴趣、继续学习的教育课程。经过反复讨论,英才高中得以成立,招生对象主要是那些可以轻松学完高中所有课程的尖子生。

也就是说,英才高中旨在向想要更大的知识量和深化过程的学生提供可以尽情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出今后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展现了美国人的雄心抱负。因此,英才高中从州政府那里得到了经费等各方面的赞助。这就意味着,这样一所学校不仅入学比较难,而且课程难度也很高。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在各校只有学习成绩排名在前10%的学生才能入学;如果在一年内有三十次成绩差的情况出现,该学生就会被淘汰,所以想要从这里毕业也非常不容易。

我们关注英才高中,并不是因为它只招收成绩优秀的学习天才。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以白人为主的居住区,又是得到州政府赞助的学校里,学生当中有一大半是东方人。

我们制作组在英才高中的毕业典礼上见证了这一事实。以优异的成绩获奖的学生当中很少有西方人,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国、中国、越南、印度等东方国家。在英才高中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佼佼者几乎都是东方人。

我们后来才得知,这没什么稀罕的。资料显示,哈佛大学20%的在校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5%的在校生是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1999年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调查”中,日本、中国、新加坡中学生的数学、科学分数比美国中学生高很多。不仅如此,亚裔美国人虽然只占美国总人口的2%,但是在2008年的西屋科学竞赛中,五位冠军都是亚洲人。

了解到这些事实后,我们产生了如下疑问:“为什么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努力学习,学业成就也更高呢?”

我们在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教授的著作《思维版图》和《认知升级》中找到了答案。(www.xing528.com)

理查德·尼斯贝特提出了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好”的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东方人不只是为了自己学习,还会为了家人、社会和国家而学习”。我们制作组与莉莉、斯科特、布莱恩和珍妮在一起采访韩国、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过程中,不难确认东方人的这种特性。比如,中国人倾向于把个人的成就提升到家族、国家的层面。我们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交流时,他们就像事前商量过一般,都说学习为的是家人、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而不是“个人”:

·为了不让对我抱有很高期望的父母失望,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拼命学习。不过,到了大二的时候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努力学习的话,我就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所以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当然也为了我喜欢的东西,我开始认真学习。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知识分子应该对社会和国家负有责任心。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一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与社会、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认为是学校教育了我,国家养育了我,我才能够健康成长。我想从事与环保相关的工作,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使国家的环境有所好转,那我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中国的学生认为为自己所在的集体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父母也把子女教育看作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行为。

那么,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为什么把学习的目的从个人延伸至家人和国家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