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简称DBR)是学习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它聚焦于自然情境学习的理解和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通过迭代式的设计探究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是理解教育革新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重要方法论,在探索新兴学习环境的创建、建构“可用的”设计知识以及促进持续的技术革新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应用前景。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缘起
基于设计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教育哲学中便蕴含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思想萌芽。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出现了两种研究倾向:一是教育理论家开始意识到基于实验室的研究存在的困难与不足,逐渐转向自然情境下的研究和实践;二是教育研究者认为传统的社会研究模式不太适用于教育领域,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模式。以上两大事件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7]
基于设计的研究最初起源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设计实验”(design experiments),后来发展成为学习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尽管很多学者对它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其诞生主要是与教育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内两位著名学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心理学家安·布朗(Ann Brown)和西北大学的知名认知科学家阿伦·柯林斯(Allan Collins)。[18]
1.布朗和“促进学习者共同体”项目
布朗早年主要从事实验室情境中的学习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她逐渐意识到了传统实验室研究的局限,开始将目光转向真实情境中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布朗在与约翰·布兰斯福德(Johan Bransford)以及她的学生安妮玛丽·帕林斯卡尔(Annemarie Palincsar)从事“互惠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的研究时,逐渐意识到对实验研究的简单修改并不能成功应对现实的课堂教学与学习这一新的研究场景。在此情况下,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与约瑟夫·坎皮恩(Joseph Campione)一同把互惠式教学的课题研究扩展成“促进学习者共同体”(Fostering Communities of Learners Project,简称FCL)这一新的项目。以此为基础,布朗于1992年在学习科学杂志上正式发表了《设计实验:创建复杂性干预措施中的理论与方法论所面临的挑战》一文,初步提出了基于设计的研究。(www.xing528.com)
2.柯林斯及“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正式诞生
布朗从教育研究的角度为基于设计的研究确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柯林斯则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丰富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思想内涵,并以其“迈向一门设计的科学”宣告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正式诞生。在这份报告中,柯林斯详细阐述了如何为开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创建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论框架,同时还试图以这一基本的方法论框架为基础发展出一种设计理论以作为未来各种教育和学习技术创新实施的基本指南。柯林斯认为教育研究应该从工程科学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教育与学习的科学研究。基于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在其1969年出版的《人工的科学》一书中对自然科学与人工科学或设计科学所做的区分及其对设计概念的解读,柯林斯提出:“教育研究同样具有工程科学的性质,因为应该创立一门教育的设计科学……一门教育的设计科学则必须阐明对学习环境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是如何影响学习、合作和动机的。”[19]
(二)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内涵
目前基于设计的研究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许多问题还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关于其内涵的探讨仍在继续。王峰与迈克尔·汉尼芬(Michael J.Hannafin)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系统而又灵活的方法论,其目的是在真实情境中,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协作为基础,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反复循环,来改进教育实践,并提炼对情境敏感的设计原则和理论”。[20]该定义表明,基于设计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重复的设计与评价循环,教育干预随着研究进程的需要而不断做出调整”。[21]该观点说明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循环的研究过程。萨莎·巴拉布(Sasha A.Barab)与库尔特·斯夸尔(Kurt Squire)指出,“基于设计的研究并非是一种研究途径(取向),相反,它是一组研究取向,这些研究取向带有产出新理论、人造物品以及实践的性质,这些新的理论、人造物品、实践不仅能够解释而且可能会影响自然情境中的学习与教学”。[22]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梳理与分析,我们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为了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研究者、实践者、管理者和设计者等共同努力,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至排除所有的缺陷,形成可靠而有效的设计,进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双重发展的新兴研究范式,其研究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干预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完善。[23]这里,教育干预是指为了优化教学和促进学习而设计开发的环境、课程、工具、模式等人造物系统,它包括实体层面和方法层面两种形式。一般而言,在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研究中,由于客观实际环境的复杂性,不可能通过纯理论性的研究给出准确的理论解释,也不可能完全预见真实环境的各种变化因素而提出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所以,基于设计的研究将设计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使理论设计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实践过程的反馈不断完善设计与实施,得到最佳方案和实践成果,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