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简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简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无论是对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实践的探索,教育研究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对教育研究能否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1.早期研究——直觉观察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萌芽于古希腊至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成就体现于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另一方面,进行教育研究的思想前提是充分认识并接受教育研究方法的主体性。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简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

教育研究是人们探索教育现象与事实、认识自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去实现教育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教育研究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二是对教育实践的设计与改进。然而,无论是对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实践的探索,教育研究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对教育研究能否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研究方法运用得当,研究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最终达到研究目的,否则研究工作就会劳而无功。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研究方法对于教育研究而言,相当于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1]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意是指送给别人现成的鱼,不如传授给别人钓鱼的方法,引申来讲就是传授给别人知识,不如传授给别人获取知识的方法。方法是人们研究、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的总和,[2]按照其普遍性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单独适用于各门科学的特殊方法、各门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和普遍适用于一切科学的一般方法。方法是研究产出的成果,同时又是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使科学研究过程不断趋向于规范化、最优化,为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严密、合理的思维和有目的、有条理的活动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因而对包括教育研究在内的科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研究方法是人们用以研究、认识和改造教育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教育研究方法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最终目标,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指导人们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教育研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对于教育学科本身而言,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学科得以稳步发展的基础;对于教育研究的过程而言,恰当而简便的研究方法是区分科学研究与日常研究的标准;对于研究成果而言,研究方法的选用直接决定着研究成果的信度与效度;对于研究者而言,能否熟练、准确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是检验其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准。[3]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进

教育研究方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哲学方法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教育研究方法萌芽于直觉观察法,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完整体系,并在人文化和综合化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当中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其历史演进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直觉观察期、实验分析期、系统综合发展期。[4]

1.早期研究——直觉观察期

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萌芽于古希腊至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当时,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正确的剖析,主要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成一个整体,依靠建立于不充分的观察和直觉基础上的思辨方法进行研究,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成就体现于中国古代教育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的方法论思想上。这一时期,我国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王充、董仲舒韩愈朱熹等,他们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方法论观点,形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教育理论。国外的代表人物则是以亚里士多德为首的古希腊哲学家,他们提出系统的推理方法,对之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近代研究——实验分析期

从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研究方法处于以实验与分析方法为主的时期。教育研究方法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研究从经验层次上升到理论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着重揭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其次,教育研究将认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不同的研究风格;再次,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最后,教育研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直觉观察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采用是教育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以培根笛卡尔康德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大师,并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教育理论著作。

2.现代研究——系统综合发展期

20世纪初,伴随西欧“新教育运动”的出现以及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生,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以实用主义研究方法为主的潮流。20世纪30年代,实证化的定量研究逐渐盛行,与此同时,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调查等研究方法也在技术上得到全面发展,这无疑为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持。在研究途径与手段上,教育研究方法既移植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文献法等,也移植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统计法等。在方法论的程序上,教育研究方法秉承着“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理论经过检验和扩展成为新的理论”的研究规范。可见,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出现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崭新面貌,它使得教育研究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入科学的辩证法时代。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实证主义教育研究所倡导的“技术化”、“精密控制”难以解释全部的教育现象。由于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育研究既需要确定性的科学方法,更需要突出人文性的不确定的科学方法,由此引发了20世纪后期教育研究方法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科学研究范式与人文研究范式的融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融合。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作为实施教育研究所必须的重要工具,教育研究方法首先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此外,由于其植根于教育领域,是教育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其自身还具有主体性、生态性、发展性等鲜明特点。[5](www.xing528.com)

1.主体性

教育研究方法的主体性是指教育研究是以方法为中介的主体性活动,是作为研究主体的人能动地把握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一方面,教育是无法脱离研究者而独立存在的,研究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者将“客体”转变为“主体”的创造性过程。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从一定立场出发,基于一定的观点和假设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为揭示研究结果而努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进行教育研究的思想前提是充分认识并接受教育研究方法的主体性。“只有承认主观性存在的必然性,才能真正保证高度的客观性,那些所谓排除了主观性的客观性,其实是用主观性代替了真正的客观性。”[6]

2.生态性

教育研究方法的生态性是指教育研究应该回归自然与现实。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其行为受到社会生活中诸多客观因素的干预和影响,许多问题难以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来得到结论,因而,教育研究过程要尽可能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实际中,采用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一方面,教育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充分考虑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基础性关联及其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研究强调回归现实的教育情境,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真实有效的教育研究成果。

3.发展性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教育研究方法自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教育研究方法经历了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转变过程。在此期间,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相互碰撞融合,使得教育研究不断呈现出新特点。另一方面,教育研究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其关注的对象往往是处于成长和发展之中的青少年,因而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一定要符合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保证教育研究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使研究过程有利于研究对象的个人成长与进步。

【拓展阅读】

教育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共同特征[7]

教育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的一种,在某些方面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着共同特征,归纳如下:

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以解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第五,创造性,即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