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首先,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进步情况为目的,并为混合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反馈信息;其次,混合学习的评价主体往往包括学习者与教师,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习者互相评价等。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评价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27]混合学习模式包含学习活动、学习资源与学习评价等基本要素,其中学习评价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激发学生的动机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混合学习环境下,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影响混合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合学习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收集在混合情境下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客观资料、信息和数据,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8]混合学习评价与传统学习评价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混合学习综合运用了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教学媒体传递方法,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评价方法、评价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混合学习,也要有综合多种评价方法的混合评价方法。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在设计混合学习评价时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1)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于混合学习综合运用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手段和学习方式,在设计学习评价时,也要有多元化的思想,这与混合学习的宗旨一致。(2)传统评价与基于网络技术的评价相结合。网络学习在混合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应用教学平台的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历程、学习结果等进行分析评价,是混合学习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3)强调作品评价。通过最终的作品评价,可以检视学习者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与知识迁移能力。

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首先,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进步情况为目的,并为混合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反馈信息;其次,混合学习的评价主体往往包括学习者与教师,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习者互相评价等。混合学习环境下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过程为“确定评价目标(包括明确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收集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与信息、分析学习资料与信息、提供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等”,具体过程及相关评价工具如图6-3-3所示。[29]

图6-3-3 混合学习环境下教学评价的过程及工具

【拓展阅读】

作品评价

作品是指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过程中,根据所学内容创作的一个大型作业。它要求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在课外完成。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学生作品的制作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一个模块、一个或若干单元、章节的学习绩效。

所谓作品评价法,简单来说就是评价者根据作品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评价法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种形式,也可以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一种形式,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6-3-4所示。

图6-3-4 作品评价的一般过程

【学习活动】

活动三 探究混合学习的评价策略

一、任务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混合学习的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那么,混合学习评价整合了面授教学评价与网络教学评价的哪些优点,又摒弃了二者的哪些不足?

二、分组协作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为本小组命名,拟定最能体现小组精神的口号,并通过民意选举的形式选出小组负责人,负责沟通与协调工作。然后,由小组共同协商明确小组分工。

三、小组完成任务

在组长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各自收集相关资料,最后汇总,完成表6-3-1。

表6-3-1 混合学习评价策略(www.xing528.com)

四、各小组成果展示,教师总结评价

【学习资源】

1.SUSKIE L.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A common sense guid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10.

2.LIEN A J.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M].Washington:WC Brown Company,1971.

3.GINNS P,ELLIS R.Quality in blended learning: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n-line and face-to-face teaching and learning[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7,10(1):53-64.

4.LLAMAS-NISTAL M,FERNANDEZ-IGLESIAS M J,GONZALEZ-TATO J.Blended e-assessment:Migrating classical exams to the digital world[J].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2:72-87.

5.BARAK M,RAFAELI S.On-line question-posing and peer-assessment as means for web-based knowledge sharing in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4,61(1):84-103.

6.RYAN M,CARLTON K H,ALI N S.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versus course delivery via the World Wide Web[J].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9,38(6):272.

7.WEBER G,BRUSILOVSKY P.ELM-ART:An adaptive versatile system for Web-based instr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2001,12:351-384.

8.MCLELLAN H.Evaluation in a situ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33(3):39.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威金斯,麦克泰.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1.刘黄玲子,黄荣怀.协作学习评价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2,01:24-29+76.

12.李红波,胡建兵.网络学习的评价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5:47-50.

13.高丹丹.论网络学习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25-29.

14.刘成新.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0,03:27-30.

15.曹梅.网络学习的学习监控和学习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框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