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转变-信息化教育全面指南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转变-信息化教育全面指南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次的,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变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主张同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成员合作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变,并合作完成表5-1-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转变-信息化教育全面指南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教与学工具,使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逐渐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次的,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

(1)教学情境的改变。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或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与活动,利用虚拟教室、虚拟社区等技术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管理自动化,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结构的转变。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由于缺少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局限于“讲解—接受”式,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由教师决定并围绕教师展开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变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主张同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师生关系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削减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扩展了师生交往的时空,为其营造了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7]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师生关系从主体与客体转向“我与你”,教学由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理解和体验的过程,这不仅蕴涵着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尊重、平等,更突出了师生在教学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活动,在对话、交流、体验和理解中实现完整人格相遇的教育理念。[8]

(4)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教学主要以教材、黑板、粉笔为教学手段,虽然有利于显性知识和系统知识的传承,却阻碍了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技术手段设计创作个性化的、形象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和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学习活动】

活动一 小组合作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变

本节主要学习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分析、学习过程分析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那么,在信息技术介入学习过程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会发生转变呢?如果有所转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现在请大家组建自己的小组,合作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变。

第一步 创建个人学习文件夹

本活动建议学习者采取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创建富有个性的个人学习文件夹,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在制作电子形式的个人学习文件夹时请注意合理划分文件夹中的栏目类别,以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一般来说,电子形式的个人学习文件夹中应该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计划、学习进度、作品展示以及学习反思等几个部分。

第二步 组建小组,开展协作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个人,建议以民主选举的形式选出小组负责人,负责沟通与协调工作。在组建小组时,主要以自愿组合为主,如有困难,可请求老师给予帮助。

第三步 合作探究

学习中的相互协作是一种团队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以达到商定的目标。小组成员合作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变,并合作完成表5-1-1。

表5-1-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转变

第四步 展示、评价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或作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www.xing528.com)

【学习资源】

1.雷体南,王锋.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钟志贤.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05:5-10.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尚建.信息技术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征及其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

5.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王继新.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胡晓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05,07:213-215.

8.马晓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过程评价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05.

9.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02:3-9.

10.刘贵富.大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58-61.

11.王继新.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2.王忠华,周璇.移动环境下的非线性学习及其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0,12:17-19.

13.卢尚建.信息技术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特征及其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76-79.

14.冯建军.论教学过程是交往实践过程[J].江西教育科研,2005,06:3-6.

15.申大魁,田建荣.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措施[J].学术探索,2013,06:149-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