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比较流行且常见的学习资源,它的出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将对其背景与定义、特点及微课的制作与注意事项做简要介绍。
(一)微课的背景与定义
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麦克格鲁·勒罗伊(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凯·特伦斯(Terence 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34]如今热议的微课程的概念则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大卫·潘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的。[35]他还提出了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36]
截止当前,国内已有多位教育技术界的学者对微课进行解释,这些学者中比较典型的有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等。胡铁生是国内关注微课的第一人,他指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37]焦建利教授则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8]与此同时,黎加厚教授也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9]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0]
首先,微课的实质是“课”,即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微课设计,构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主动学习并建构知识意义。因此,微课并不是多种教学资源的“积件”式堆砌,也不等同于以往的“教学资源包”,而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移动技术为支撑,将教学过程有机组织起来,完成教与学活动的一个动态应用环境。
微课的第二个特征是“微”。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围绕某一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或者是体现教学活动中的某个教学环节(如指导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点评、多媒体对某一知识的可视化设计、虚拟现实的展示等)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因此,微课的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精简。
第三,微课呈现的核心方式是在线教学视频。微课视频并不等同于课堂实录,或者是教学片断,也不是“教师教学辅助资源”,它整合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习者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信息,是半结构化、真实情境化的“微型教学环境”。微课视频用时较短,其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加上其他资源,文件总体大小也只有十几兆至几十兆,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上进行移动远程学习。[41]
(三)微课的制作与注意事项
目前常用的制作微课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运用摄像设备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2)运用Camtsia Studio、Snagit、Captivate等软件录制教师利用手写板书写的过程,或是在PPT、Word、画图软件中的讲解过程;(3)运用Office中的PowerPoint,将设置好自动播放的PPT课件通过“文件→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保存为视频格式的文件;(4)在一节微课中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制作微课。此外,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从录课视频中切片或截取
通过切片或截取的“微课”,按照微课的定义严格来讲,是不符合条件的,只能够叫做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教学资源不仅可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能因为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而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如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或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在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及他们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师在微课中尽量做到精讲,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其次,微课学习评价的设计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评价。最后,在微课的设计中除了录制的微视频外,还应该包含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反馈测评(如练习题、学习反馈表)以及拓展教学资源。
3.理顺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
学科微课的知识点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微课中的知识点与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他知识点之间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微课的容量也就非常有限,一节微课中不可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而且原则上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但是,在知识点的难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可灵活处理,而不要太拘泥于时间及原则的限制。
【拓展阅读】
微课程设计模式
作为在线课程以及未来教学资源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趋势,微课程正受到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对于微课程的设计,国内也有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模式,如图4-3-2所示。
首先,微课程的设计应注重与现实课堂的整合。作为核心教学资源的微视频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探究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在与课堂整合层面,需要注重教学设计,即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结合教学任务需求,确定学习内容,并解构成微课程资源。
图4-3-2 微课程设计模式[42]
其次,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拥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因此不能缺少教学支持服务部分。微课程承担着线上辅导的职能,可以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架与学习路径,避免由于学习内容过于零散而造成学生迷失的现象。同时,教学支持服务要增强师生之间在线同步、异步交流工具的使用,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变为可能,并实现课上正式学习与课外非正式学习的统一与连续。
最后,学习资源动态生成,师生相互建构学习内容。片段化的微课程需要系统性,需要多种类型的资源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并形成有意义的关联。一门微课程的设计雏形出来之后,需要经过教师同行、学生的评判与实践,并在交流中不断对这一“产品”进行完善。而学习资源动态生成的实现需通过师生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体现。同时,评价与反馈也可以对微课程的前端分析与设计提供改进意见。
【学习活动】
活动三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探索
1.结合本节关于大规模在线课程的介绍,搜集关于具有“三座大山”之称的Coursera、edX和Udacity的资料,并根据下表提供的项目进行填写,比较三者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表4-3-4 Coursera、edX与Udacity的比较
2.选择Coursera、edX或Udacity的其中一个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然后小组成员交流在以上平台学习的真实感受,交流中组长负责记录,记录内容可从课程的资源、教学、学习、评价设计四个方面入手,然后回顾课程平台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填写表4-3-5(注:表中只列出了每个方面的一个特点,需要时可在此表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表4-3-5 小组记录表
续表
【学习资源】
1.BRESLOWL,PRITCHARD D E,DEBOER J,et al.Studying learning in the worldwide classroom:Research into edX’s first MOOC[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2013,8:13-25.
2.DANIEL J.Making sense of MOOCs:Musings in a maze of myth,paradox and possibility[J/OL].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2012,3:[2014-07-13].http://www-jime.open.ac.uk/jime/article/viewArticle/2012-18/html.
3.MASTERSK.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J/OL].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1,1(2):[2014-07-13].http://ispub.com/IJME/1/2/10995.
4.HYLéN J.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Proceedings of Open Education,2006:49-63.
5.JOHNSTONE S M.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rve the world[J].Educause Quarterly,2005,28(3):15.
6.SMITH M S,CASSERLY C M.The promis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006,38(5):8-17.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8.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01:9-13.
9.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13-19.
10.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11.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20-27.
12.祝智庭,余平.OER典型项目的剖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68-74.
13.樊文强,刘庆慧.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比较及启示:基于高校应对时代发展挑战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3,02:23-26.
14.俞树煜,朱欢乐.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3,05:55-61+72.
15.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09:35-40.
【学习反思】
从本单元中,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xing528.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章节中的某一内容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促进对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我打算: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程罡,徐瑾,余胜泉:《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载《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第6~12页。
[2]薛庆文:《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31页。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载《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第46~49页。
[4]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载《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6期,第66~69,74页。
[5]王娟,杨改学,孔亮:《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策略研究》,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第40~44页。
[6]陈丽等著:《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信息时代大学的必然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7]万力勇:《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价研究》,载《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期,第45~49页。
[8]石巧珍,韩陈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时空特点及作用机理》,载《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第2期,第30~32,38页。
[9]石巧珍,韩陈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时空特点及作用机理》,载《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第2期,第30~32,38页。
[10]宋亦芳:《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6页。
[11]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9页。
[12]宋亦芳:《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6页。
[13]涂涛,瞿堃,刘革平:《教育技术应用教程》,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21~122页。
[14]宋海珍,张鸿军:《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及开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15]张晓晶:《CAI课件的美工设计》,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41~43,63页。
[16]张建国:《现代教育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70页。
[17]杨晓宏,俞树煜,王卫军:《现代教育技术》,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1页。
[18]刘军,黄威荣:《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19]何文茜,高振环:《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20]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9页。
[21]马元丽,费龙:《英国数字学习资源质量准则解析》,载《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第3期,第78~81页。
[22]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载《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5~9页。
[23]谭国池:《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载《教育信息技术》,2009年第11期,第11~13页。
[24]杨晓宏,贾巍:《现代学习理念导向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研究》,载《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3期,第84-88,95页。
[25]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载《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1期,第9~13页。
[26]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载《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第35~40页。
[27]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7期,第123~133页。
[28]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载《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1期,第9~13页。
[29]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10期,第17~18页。
[30]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载《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第44~49页。
[31]郑旭东,陈琳,陈耀华等:《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载《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期,第76~81页。
[32]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第13~19页。
[33]郑旭东,陈琳,陈耀华等:《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载《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期,第76~81页。
[34]关中客:《微课程》,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17期,第14页。
[35]SHIE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seconds[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6.
[3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载《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第65~73页。
[3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载《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第61~65页。
[38]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第13~14页。
[39]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第10~12页。
[40]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载《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第61~65页。
[41]韩中保,韩扣兰:《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微课设计研究》,载《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期,第53~59页。
[4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载《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第65~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