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借助于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环境作为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需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等,首先是工业的持续发展,而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是工业持续发展的保障。过去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模式,已使经济发展正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中,人们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影响全球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并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
(1)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2)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深刻指出,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这一鲜明、创新的科学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二)清洁生产是预防为主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www.xing528.com)
末端治理作为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为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据美国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1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占GDP的0.6%~0.7%,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不堪重负。
清洁生产以节能、降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目的,有利于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它通过过程控制,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清洁生产这一主动行动,经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它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它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同时,清洁生产还可有效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使公众对其产品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最终归宿。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清洁生产是生产生态纺织品的必要保障
从前面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可知,生产生态纺织品必须从原料的获取,能源的使用、生产加工,消费使用以及废弃处理的全过程都要考虑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的具体实施,将优化产品原料,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水节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减少废水、污物的排放,对最终废弃的纺织品进行合理化利用或循环再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