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开始了“名师班”的研修。开班时,我们和导师雷子东老师进行个人交流,我向导师、向同学们交流我的困惑。我一直是一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操作性实践的状态中,处在解决教育教学具体问题的情境中。我也坚持个人学习,当我把各种观念、理念模式,移植、照搬进课堂的时候,却往往适得其反,我的课堂呈现出有知识却没智慧,有理论却没思想的局面,于是我非常迷惑,我该怎样改进我的教学呢?
1.研读课标和教材
导师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我们就处在一个迷惑的世界中,我的这些迷惑很好,不要紧张,我们先来细细读一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研读课程标准时,导师给我们提了几个问题,现在的课程标准与实验版的课程标准相比,有哪些地方做了调整?强化了什么?带着问题我们去读课标,再带着感悟去读教材,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的组织调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例如,我在研读中发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把原有的“两能”转化成“四能”,在原来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要增加这两种能力呢?这两种能力在教材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就又带着新问题去细读教材、对比教材,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去培养这两种能力。上“小数的加减法”时,我通过展示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题组,学生对比后,提出问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为什么不像整数加减法一样末尾对齐,而是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是多么宝贵啊,直接指向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且展现了从整数加减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一个发展历程。如果没有课前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我只能再一次硬搬计算法则,又是一堂无趣机械的课。
2.研读学生 (www.xing528.com)
导师说,我们还要读一读学生。轻轻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平时我更多的是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认识学生的学习,对教材和教法研究得比较多,对学生的研究有吗?我开始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观察问题,学习知识,从教学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成为学生中间平等的一员,关注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讲台上的讲授者变成课堂里探索知识的组织者,及时鼓励、赞赏、支持和帮助学生……
“走近”了学生之后,我又试着“走进”学生的思维。我尝试着通过前测,掌握学生的学情。上“平均数”这一课,我通过前测,得出有95%的学生都听说过平均数,只有5%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平均数。91%的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求平均数的问题,在这其中,87%的学生会用“总数÷份数=平均数”表示平均数,13%的学生已初步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只有12%的学生能比较含糊地说出平均数的含义,44%的学生认为平均数就是平均分,其余学生不知道怎么表达。根据这样的学情诊断,在本课教学中,我淡化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更注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原来,我们关注学生,也就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广度”,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
当时导师说,有迷惑很好,不要紧,如果我们以确定开始,就会以迷惑结束,如果以迷惑开始,并且耐心地解决迷惑,就会以确定结束。就这样,我原来的迷惑与不解慢慢减少,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与想法,我已经很坦然了,在与团队的前进中,我已经学会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理性地反思,逐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提炼,开出自己的花:两年间我开展省级公开课讲座5 次,省级刊物发表文章6 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