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有温度的教育:瓯越教育人在行动(上册)

做有温度的教育:瓯越教育人在行动(上册)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995 年,正值国家号召军工企业人员到地方工作之际,凭着一股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之情,我申请转行到地方学校当教师。当时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沿用大学体系的文秘教材。因此,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学生痛苦不堪。从此,我一系列的教材陆续出版了。

1987 年,我从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核工业部下属的一家企业——七二四矿工作。我原本是到该企业的一所子弟学校当教师的,结果恰逢办公室缺少一名文秘人员,当时的矿领导看到我文字功底扎实又是大学生,就决定让我当了办公室秘书。我在办公室文秘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8 年,从一名普通的秘书逐渐成长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当时的我作为矿里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之一,既有学历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事业前途一片大好。

就在大家都看好我的时候,我却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不理解的决定。1995 年,正值国家号召军工企业人员到地方工作之际,凭着一股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之情,我申请转行到地方学校当教师。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前途去学校教书,矿领导也挽留我,希望我留下来。但我坚定不移,只有一句不假思索又不加雕饰的话:我大学读的就是师范专业,当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后来,矿里的老书记被我的这句话感动了,支持了我的决定。

转行到地方学校当教师后,我又面临两个选择:是当一名语文教师,还是当一名文秘专业的教师?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当语文教师可谓是驾轻就熟,但是我又舍不得8 年多的文秘工作经历。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到中职学校当一名文秘专业的教师,为国家培养文秘人才。(www.xing528.com)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才刚开设不久,我转行当教师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规范化的专业性教材。当时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沿用大学体系的文秘教材。但是大学的教材理论性太强,对文化基础差、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中职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根本理解不了。因此,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学生痛苦不堪。当时我想,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教”下去吗?这是我选择的理想之路吗?我的回答是:不,绝对不能这样做。

于是,一年之后,我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动手编写校本教材。我把我的困扰和想法向校长做了汇报,很快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当时的我,没有编写教材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在乡村职校教书,信息闭塞,我就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以文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为线索,以真实工作情境为背景,按教学项目进行编排写作。例如,我把一个大型活动或会议当作一个项目,项目又分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几个小任务。这样,学生就能清楚明白地知道一个大型活动或会议在每个阶段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而不仅仅只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

后来,我利用参加全国性专业教学会议的机会,主动把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呈送给与会的出版社的编辑。没想到,编辑非常欣赏,夸奖我改变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构建了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并赞叹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学校学生所需要的教材。从此,我一系列的教材陆续出版了。我主编的《公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二版)》《现代礼仪修养教程》《办公室事务管理》《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等教材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被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主编的3 本温州中职地方教材已在全市使用;编著的课堂练习《应用文写作基础学习指导》被多所学校采用,影响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