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少年艺术学校舞蹈组的学生第一次在学校的舞蹈厅见到了应真老师。她的亲切温柔、积极阳光很快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应老师那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引导指点使舞蹈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堂。
2003 年的夏天,大学毕业的我再次回到少年艺术学校与应真老师见面,这一次变成了同事。作为新教师,我时不时会到应老师的课堂去观摩讨教。时隔多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学习观察,渐渐感受体会到当年那些妙趣横生的课堂“背后的故事”。
入耳入心的鼓励言语是出自应老师对每个学生清晰到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客观可行的要求令学生能鼓起勇气接受挑战;丰富多样的训练手法是应老师多年来“善思考、求创新、勤反思”的教学态度,为学生营造出充满新鲜感的课堂体验。
令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紧随应老师的引导,进而自信地展示自我的指导手法,远远不止停留在外部方式方法的层面,而是应老师发自内心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护所营造的温暖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探索自我、表达自我的渴望。
(第一届舞蹈班学生,现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艺术教务主任 冯茜)
第一次听应真老师的课是她支教带领七都小学的孩子们排练原创校园剧《最重要的事》。孩子们表演完,应真老师让孩子们对刚才的表演就自己和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应真老师的引导下,有些孩子反思自己哪里表演得还不到位、应该怎么整改,有些孩子指出别人表演的优缺点表明自己前进的方向,还有一些孩子觉得剧本的哪些编排不合理试图改编……应真老师认真听,微笑鼓励,结合真实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孩子们一点点说出自己心中所想。我惊讶于孩子们的变化,要知道这可是一群从未接触过表演的孩子,也能成为训练有素的样子,更惊讶于应真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让孩子完全参与进来,丰富课堂,让课堂广阔,让学习如此真实自然。孩子们围着她,在对话里、在反思中进行一次次改进。那一刻,孩子们发现了胸膛里的自己;那一刻,孩子们一定觉得离戏剧很近、离应老师很近、离美好的自己很近。
难怪有人说应真老师在课堂上能“点石成金”。记得我们一起排练原创情景朗诵剧《我戴上了红领巾》时,孩子们随着应真老师的提问、提示、示范、演练,或静或动,或沉思或顿悟,在一次次的反复排练中,孩子们学会模仿、观察、倾听、想象和团结互助,他们既自信又意气风发。他们分不清是因为喜欢应老师才喜欢上了表演,还是因为喜欢表演才喜欢上了应老师。变得熠熠生辉的他们成为自己表演王国的主角,被应真老师教过的孩子,就真的不一样了。
因为她是一名老师,孩子们远远看到她都会扑过去,孩子们能感受到她的真心和用心。(www.xing528.com)
因为她是一名好老师,即使不再继续在七都小学支教,她留在戏剧社团里的种子们仍在发芽,随时准备采撷梦想!
(温州市七都小学教师 潘骁华)
教品即人品。应老师的课使孩子们得到专业的传授、艺术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让人如沐春风。应老师因材施教,对学生严爱得法,教学张弛有度,力求完美。我们参加过家长公开课、汇报课,专业、严谨、高效、精彩,不啻一次艺术享受。
(周一的妈妈 王洁)
在我们心里,应老师就是一位从艺术世界里走来的仙女。她对于艺术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形体课上,她是一个教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人。我们的每一个姿势、每一个站位,甚至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指尖上的动作,她都会细细调整,耐心地纠正我们的错误。她说话十分温柔,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连班级里最调皮的男生都对应老师服服帖帖,大家都非常喜欢上应老师的课。
(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表演班学生 周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