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农历马年,我设计了公开研讨课《马》,该课由音乐《赛马》和“马”的成语导入,以“马”这个文字的演变过程为线索,从古至今,分析了马在人类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这种积极的作用又是怎样折射在同时期以马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中的。秦篆里的“马”字与铜轺马、汉隶里的“马”字与《马踏匈奴》、唐楷里的“马”字与《昭陵六骏》……,在具体的文化情境对应欣赏中,体验着丰富内涵的“马文化”。教学中还让学生在马的艺术中体验马的精神,最后,用美术的形式将这种马的精神表现出来。该堂课旨在引领学生形成一种宽泛、广博的文化欣赏观念。
2008 年12 月,全省高中优质课评比,我执教《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端与发展》:我从送给同学们的一束紫色薰衣草提问有谁知道薰衣草的故乡在哪里,用地图显示薰衣草的故乡普罗旺斯埃克斯的位置。在背景音乐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的地方,100 多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孤独而古怪的老头,他每天行色匆匆,直到有一天,他停下脚步,因为看见一群小孩正朝他扔石头,老人就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会是100 年以后世界上伟大的画家。”2006 年,也就是这个老人去世100 周年,人们在他走过的每条小路上都铺上了他的名字,他就是保罗·塞尚(Paul Cezanne),伟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出示画家自画像)。是他推开了现代绘画的大门,所以,人们也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我们今天就以塞尚作为历史坐标上的原点,一起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端与发展。
2016 年当我初次执教《齐白石》这一课时,出示齐白石的肖像漫画问学生知道画的是谁时,本以为这是平常的美术常识,但是学生不一定知道。可见,教师往往会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设问,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其实并不容易。(www.xing528.com)
2017 年第2 次公开教学,我做了改进,课堂教学中请学生摸一摸你手中的葫芦,说一说、画一画葫芦,从我们画的葫芦——对比引出大师的画葫芦——它的作者齐白石。在师生对话的持续理解的问题推进中,阅读导学案例,用图示分别标注出齐白石生平的几个关键点,从人生情感的角度对齐白石人生经历进行认知。通过关注学生课堂问题不断生成,重点进行齐白石的《葫芦天牛图》的重点解读。看到什么?看画的顺序怎样? 评价:见笔、见墨、见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