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技术不断花样翻新,往往是“非显著性差异”导致教师跟进过程中有些失望,或不愿跟进;二是没有把人的信息素养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课堂的教育技术创新还没能进入优秀教师的评价行列。据此,我们建议如下:
1.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智慧校园的前提
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硬件设施只是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契机,真正的转变还要依赖教师与管理者的主动实践。例如,现在虽然多数教师已经掌握了电子白板、一体机的基本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其许多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利用,使其成为一块“电子黑板”。再如,电子书包在部分学校中基本只限于微课点拨和提交作业,课下的师生交互、远程互动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让教师主动探索追求用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2.加强对教师智慧教育所需的技术培训是建设智慧校园的保证
物联网中包含RFID 射频卡、GRP 定位系统、激光枪、摄录像机、条形码、指纹、虹膜、影像等特征识别体,以及射频卡读写器、红外线瞄准器等设备,涉及多门类的技术,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也难以对所有技术熟练应用。因此,学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所需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对教师和管理者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当然,这种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尤其对教师来说,要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纳入日常的校本研修范畴,使教师的应用技能随着智慧校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做到日日新、月月新,才能使教育技术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相整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www.xing528.com)
3.加强对学生利用信息化设备的引导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
现在,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使用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IPAD 等移动设备持管制态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制力差,他们往往把这些设备作为娱乐工具,上网聊天,进而影响了学习。随着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硬件设施、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学生手中必将持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设备。
虽然这些设备的娱乐功能是一把“双刃剑”,但学生在校园里使用除手机外的移动终端设备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对学生在指定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持有移动终端电子设备持允许态度,抓好学风、校风,变堵为疏;同时要开动脑筋,利用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把合适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与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在课上与课下的学习有机整合,有效避免或减少“双刃剑”,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当今学校发展的方向与特征,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