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凭借教研组合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教学艺术精品的全套“小品动作”,即与学科教学内容各课时相对应的系列“小品动作”,需要靠教师长年思索、搜寻、实践、琢磨与积累而成。欲设计出全套“小品动作”,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全教研组老师共同出力共享成果:第一步,开会研讨确定本学科全套教科书中,哪些教学内容的要点与关键点或例习题的教学需要辅做“小品动作”,还有哪些教科书外的经典或热点内容及其他补充性教学内容需要辅做“小品动作”;第二步,给教研组每位教师划分具体的设计任务并提出设计要求与细节,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凭借教师个人努力
教师个人设计“小品动作”有八条途径或办法。
1.备课设计法
所谓“备课设计法”是指在每一次备课中,针对一个或几个教学内容要点预思和预设相关的“小品动作”。这虽是一条常用的设计途径但难度较大,对于极品式“小品动作”的设计较难一次性完成,常常需要多次重复思索才会获得灵感。如果能邀请同备课组老师一起研讨则效果会好很多。
2.自演自观法
运用“自演自观法”,就是备课者面朝一面大镜子,像模像样地一边讲解(同时配做动作),一边自观镜子研究动作和教语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反复讲多次并演示动作多次,较易修成“正果”——“小品动作”。运用这种自观式实际表演式的办法,相比坐着静思较易获得灵感。
3.按图索骥法
听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上课时,及时记下该教师的某些有一定教学功能的幽默型教语,根据幽默型教语进行摸索,即以教语所反映的思路、程序及用意为线索,据此比较容易寻找到或设计成与之相匹配的“小品动作”。
4.课后反思法
每次上完课及时进行课后回顾、课后总结、课后了解(向学生做了解),往往会豁然贯通,喜获“小品动作”,及时予以记录保存,待到去下一个班级上同样内容的课时,总复习时或教下一届时可信手拈来轻巧应用。
5.重复刺激法
有四种情形教师上课时会突发灵感即时想到有关的“小品动作”:一是上课中反复遇到同一种情境;二是反复上同一个教学要点的课(如一位教师任教两个班级,则上新授课与期末复习课时可能会以不同方式四次讲解该要点);三是相同的教案到不同的班级上四次以上的课(如一位教师任教四个以上的班级);四是省、市、县级优质课大赛前的“磨课”(即同一节课多次借班试教)。
6.阅读积累法
阅读教学类或学科类书籍、相关专业期刊、优秀教案集、文科各学科趣味小故事汇编、理科各学科趣味小实验汇编、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荟萃、学科发展史料时会获得不少启示或灵感(特别是阅读刊物中介绍课堂教学经验一类的文章、名师课堂实录与趣味小实验一类的资料)。
7.触类旁通法
仔细观看并研究历年春晚的小品节目与相声节目里的某些表演动作及语言的规律与特征,能汲取到有关精髓,将之迁移至教学,设计成“小品动作”(包括相应的语言)。
8.自我培养法
工作之余阅读一些中外经典的历史作品:寓言、民族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童话、俗语、歇后语等等。常读此类带有民族特色的各国精品,能培养出阅读者的幽默细胞与艺术细胞,从而在教学中碰到问题能自然而然产生联想或遐想,于是茅塞顿开,设计出相应的“小品动作”或“小品(超)短剧”。
三、凭借团队型教育者的强大助推力
1.征询学生的设计建议
团队型教育者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施教团队。因为人多力量大、点子多,所以也将设计“小品动作”作为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的一项施教软任务(即不硬性规定要完成),而事实上教师确实能从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处获得不少有益的形式各异的“小品动作”,由此从一个方面显示出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的施教能力。
2.采纳学生的修改意见
教师一般须任教多个(至少两个)班级,在甲班演了某个“小品动作”,下课后甲班的团队型教育者成员会主动向老师提供修改意见。于是老师去乙班上课时所演的该“小品动作”会比原先的更灵验。而下课后乙班的团队型教育者成员同样会提出新的修改建议……如此良性循环下去,所演的“小品动作”会愈来愈完善与完美。
四、几点说明
1.“小品表演”分类
小品表演式启智法中的“小品表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片段式表演即“小品动作”,一般耗时1至5分钟,由教师一人或师生配合(以师为主)或学生一至二人进行表演;第二类是综合性表演即小品短剧,一般耗时15至45分钟,由学生自主想象、自主设计、自主表演;第三类是介于小品动作与小品短剧之间的小品超短剧,一般耗时5至15分钟,由一个或几个分队集体表演。第二、三类表演对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有极大帮助。
运用小品表演式启智法主要是采用第一类表演。
2.做到“教笑合一”
小品表演式启智法是一种形象化、艺术化、寓言化、快乐化的施教法,故但凡“小品动作”或“小品超短剧”均须具备“搞笑功能”,这种功能的教育教学价值切勿被低估,设计动作和相应话语时应考虑尽量让学生笑得开心些、欢悦些,若届时学生根本笑不出声则其压根称不上是“小品动作”或“小品超短剧”。
当然,三类“小品表演”还须具备教学功能,无教学实际效果仅能使学生发笑的“小品表演”同样不属于真正的小品表演式启智法。这就是说,“小品表演”需既教又笑,教中有笑,笑中有教,双向益智,教笑合一。
3.次数与时间要恰当
在目前应试教育仍唱主角的严酷现实中,除某些特殊课型或特殊教学内容外,高中与初中三年级一节课内的片段式“小品动作”切莫做得过频,一般以不超过三次及总耗时不超过10分钟为宜,否则适得其反。通常做一至两次让学生大笑一至两次足矣,选择在上课伊始与上课25分钟后做最适宜(因为上课最初三分钟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25分钟后学生注意力显著下降)。(www.xing528.com)
此外,对于初一、初二年级来说,一节课内可做一至五次小品动作;对于小学六年级来说,一节课内可做一至四次小品动作;对于小学一至五年级来说,做“小品动作”的次数与学生岁数宜成反比。
4.动作力度要符合实际
设计时应注意“小品动作”的幅度大小与艺术感染力的强弱须根据师生的特征而定。一般来说,若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与管制能力较强,或该班学生的自控力较强,则动作的幅度可大些,艺术感染力可略强些,否则宜小些与弱些。即不可造成喧宾夺主的反作用,这始终是一条务必遵循的原则。
5.注意积累与保存
必须注意每每获得一种“小品动作”或“小品(超)短剧”,应及时记录归档长期保存切莫遗失(以便教下一届时可沿用)。这样教出了两届或三届学生后就基本上可做到每节课能表演一至两个“小品动作”。而“小品动作”的表演在当今应试教育的“高寒严冬”中尤其不可或缺,它“宛若‘冬天里的一把火’”(摘自某高三学生周记簿)。
6.勿将“联动”误当“小品动作”
设计时尚应注意莫将“小品动作”与上一章介绍的联动式八语式启智法中的“联动”混作一谈,两者虽有些许交集但差异更大,下面将两者作对比分析以便完全认识“小品动作”。
五、“联动”与“小品动作”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联系
(1)都有“动”的特征
两者都是施教者的动态型教学方法或动态型教学艺术,即“运动”(非指体育、劳动类运动)是两者的一个共同特点。
(2)都有益于教学
两者都是为当前的教学任务或教学要求服务的,都是与当前教学息息相关的。
(3)都能引发无意注意
两者都需要施教者身体各部件各器官联合协同“作战”。都能程度不一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都须因材施“动”
两者“运动”的幅度与力度都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主要是要与受教者的年级与年龄、生源的特点相适应。
2.两者的区别
(1)表演因素方面
对于“联动”而言,不要求其具备表演式艺术性,而“小品动作”则是一种文艺或半文艺表演式的动作,即小品表演或初具小品表演式的动作。
(2)学习难度方面
对一部分教师或学生而言,“联动”可能是其先天性素质,例如某些著名人物如列宁、毛泽东、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潘克赫斯特、希特勒(纳粹魔头)等就含有这种先天素质,还有西方国家的教师讲课大多手舞足蹈。但“小品动作”一般需要施教者自己主动地加以研究、观察、学习与积累,而某些特别优秀的“小品动作”往往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结果。因此在学会这两种教学手段上存在难度差异。
(3)快乐教育方面
表演“小品动作”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愉快教育,它必能引发学生的欢快笑声,通常都是哄堂大笑,但“联动”一般达不到这个程度,只是使学生感到听课有兴味,施教者讲得生动形象罢了。
(4)应用频率方面
施教者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中,其“联动”始终贯穿于施教者本人教学的全过程。但“小品动作”则不然,一般需要施教者“见机行事”,不能频做“小品动作”,做的次数与学生的年级高低相关联,当然学生群体小品演出课例外。
(5)发挥功能方面
“小品动作”往往是为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达到一种教学目标而特意设置的,如通过“小品动作”来引入新课、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迁移知识、暴露思维轨迹、开发元认知等,而“联动”未必是特意“运动”,一般是有意无意地或自然而然、情不自禁地“运动”(也有例外,参阅上一章第三节),且一般没有上述一类专门的教学功能。
另外,两者之间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如对于“联动”而言,通常由“团队型教育者”中教师成员做得相对多一些;对于“小品动作”来说,通常由“团队型教育者”中教师成员与学生成员联手或单独由某分队队员联手做得多一些。又如两者虽都有“动”的共性,但“动”的幅度显然相差极大。
顺带说一下,联动式八语式启智法中“八语”里的“立体语言”和“曲艺语言”的某些配套动作,有时比较接近于小品动作,它们之间无严格的界限。
下一节择一课例阐述“小品动作”与“联动”的活用、比较与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