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教合一:高效启智法的功能与例说

学教合一:高效启智法的功能与例说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1 在教学初二物理《光的折射》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表演下述“小品动作”来成功地引入新课。然而这不会妨碍“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正常实施,只要动作基本到位能够向大家传达出既定信息即可。不过有的“小品动作”有某些特定的要求,则教师应在课前将这些要求预告团队型教育者有关成员。

学教合一:高效启智法的功能与例说

一、课堂切入的功能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切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也就是说,一节课的前三分钟,施教者切入的好与否(即学生是否被教学内容强烈地吸引住),将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人的认识普遍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深入,即总是从感性开始的。因此直观形象的“小品”表演切入法相比其他的切入方法在教学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案例1 在教学初二物理《光的折射》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表演下述“小品动作”来成功地引入新课。

师:在上新课前,我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神奇的“小品节目”,这个节目的名称叫“水下闪烛光”,表演者仅我一人,演出正式开始,请诸位观赏。

(动作解说:教师将一个盛满水的大玻璃缸放在讲台上或放在黑板旁的一张较高的桌子上,然后拿出一支蜡烛,该蜡烛的底部粘着一块圆状金属片,其直径比蜡烛底部直径要大些,并点燃蜡烛。)

师:现在我将蜡烛放入玻璃缸内,且使蜡烛完全浸没在水面以下,请问烛火能继续燃烧吗?

生:当然不能嘛(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师:确定吗?

生(多人):确定!

师:好,奇迹马上出现,请诸位看清楚啰!

(动作解说:教师将燃烧的蜡烛缓缓放入水中,使烛火在水平面以下。)

生(多人):咦! 蜡烛竟然未灭? 水下怎能有火? 难道是鬼火不成?

(众学生大感诧异。)

师:大家再接着看我的演出,就知庐山真面目了!

(动作解说:教师在盛满水的大玻璃缸中取出一个没有水的洁净的玻璃筒,而燃烧着的蜡烛正好放在该玻璃筒内。)

生:哈哈……哈哈……(学生见状大笑)。

生(多人):哦,原来如此! 那为什么刚才我们都看不见大玻璃缸内还有一个玻璃筒呢?

师:这是“光的折射”欺骗了你们(同时板书“光的折射”)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新课:光的折射。

……

(史达均,载《中小学理化生趣味小实验荟萃》,1994年5月。)

说明: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尽管课堂切入的办法与手段有多种多样,但上述别具一格的“小品”表演使所有学生哪怕是基础最薄弱的学困生都被新授内容强烈地吸引住,从而使全体学生饶有兴致地在持续的亢奋状态下愉快地上完这堂课,取得一般的课所望尘莫及的教学效益。

二、突出教学重点的功能

众所周知,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总存在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而教学中突出重点是一条最基本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如何有效突出重点的方法与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教学刊物上此类研究文章并不鲜见。“学教合一”研究人员则另辟蹊径,标新立异,通过表演“小品动作”来突出重点,起到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案例2 对于立体几何第一课时《平面》来说,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即为该课重点。欲突出该重点,教师可安排男女两位“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课前已嘱)分别扮演许仙与白娘子,教师则扮演法海和尚,“法海”手持一块塑制平面模具将二人隔开。

师:假设这块模具表示一个几何平面,且假设平面无法被穿透,则许仙与白娘子能否互相握手?

生A:这还用说吗?当然能啰!

生B:恐怕未必吧,你看老师会变戏法的!

(此刻大家笑着争辩起来。)

师:别争了,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动作解说:此时“许仙”与“白娘子”试图从左右上下绕过平面模板实现握手,但与此同时“法海”迅速将平板做对应的左右上下平移挡住了他们,无论二人如何努力移动体位试图握手但总未能如愿。)

生C(大声地):若让“许仙”乘坐摩托车疾驶就能绕过去,“法海”的平面就拦不住了!

师(亦大声地):法力无边,恒能拦住!

(众皆大笑。)

生D:那几何平面岂不成了“神仙平面”?

师:对啊,几何平面就像牛魔王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无限制地放大! 这就是几何平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无限延展性。

……

说明:(1)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都知道,在解答较难的立体几何题时,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平面的这一关键性质而致错,且出错后又很难想到会错在这一点上。而表演上述“小品动作”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又突出了重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学生也因此而从未出现过上述错误,堪称一箭三雕。

(2)关于突出重点的问题,有两种情形不宜或可不做“小品动作”:一是某重点知识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且解题时又不常会因该知识点而致错;二是授课班级的生源较好,则可做可不做,或将演“小品”降格为用画图或其他的方式(如上一章所述的“图画语言”等)。

(3)团队型教育者教师成员由于曾有目的地专门观看研究小品节目,故其表演的“小品动作”带有一定程度的技艺性,但有的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的表演并不像教师那样含有些许小品特色。然而这不会妨碍“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正常实施,只要动作基本到位能够向大家传达出既定信息即可。不过有的“小品动作”有某些特定的要求,则教师应在课前将这些要求预告团队型教育者有关成员。如本案例中教师课前对许仙与白蛇的扮演者提出一个基本要求,即在二人做握手动作时,要防止“许仙”与“白娘子”由于老师反应欠快而真的握上了手。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功能

对于新授课中新知识的难点部分,或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中某些十分棘手不易处理的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可在关键之处画龙点睛般地表演一个或几个“小品动作”,以此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自主地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自主地突破障碍解决难题。

案例3 在给小学六年级学生上一堂探究课时,老师给出一道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子共同关在笼子里,笼子里共有45个头和116只脚,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几只?”

对于中学生来说该题算不上很难,但对于不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组的小学生而言却是一道难度系数极高的问题。当时大家苦苦思索总想不出个头绪。

见此窘境,老师说:人们有一种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处理问题或事件的常用策略,即“以退为进”的策略。若将这种哲学策略运用于数学就是将复杂问题“退”到简单问题,一般化问题“退”到特殊化问题等等。言讫叫上五名团队型教育者成员分别扮演鸡与兔子(课前已发给他们每人一双手套)。

师:有一种“退”的技巧,就是将较大的数改为较小的数,比如改为只有5个头。然后再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即倒过来求几只脚?

(各名扮演者有时扮鸡转瞬又扮兔。)

师:很显然,答案不唯一。但我们还有一种策略——“不妨假设”,比如假设有14只脚,你能由此求出几只鸡几只兔吗?

(学生仍无丝毫反应。)

师:如果依然解决不了这个数字已经简单化的问题,则可以再继续“退”呀! 让我们来学习当年毛泽东指挥作战敢于“大踏步后退”的气魄。请大家想一想该往何处“大踏步后退”呢?

(学生还是紧锁眉头沉默不语。)

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大家应当回过神来反思寻不到解题途径的原因是什么。

生A:因为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

师:什么障碍?

生B:因为笼中鸡兔混杂,且两者脚的数目又不一样,太复杂了。(www.xing528.com)

师:妙极了,被你一语中的! 那么如何来搬掉这个障碍物呢?

生C:我想到了!即应当“后退”到这种状况:暂时让这五人都扮演鸡,或者都扮演兔,则问题就更简单了。

师:真了不起啊,一条“胜利”的退路被你找到了,你堪称诸葛军师

五位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那我们都来扮演兔子吧(言毕五人一齐双手按地演成兔子状)。

生D:但这样有20只脚了,比已知的14只脚多出了6只脚。

生E:(一拍脑袋)哦,明白了,若假设有14只脚的话,则应该有3只鸡!

此时大多数学生恍然大悟,但仍见少数智商偏低或者基础太差的学生双眉紧皱。根据直观性与形象化的教学原则,老师指示其中三位团队型教育者成员立起变成三只鸡,另二位仍扮兔子,如此具体的直观的现场表演使所有学生都豁然开朗,从而让学困生顺利地报出了原题的答案:32只鸡,13只兔子。

说明:①整堂课学生既笑声洋溢又思维活跃,小学生最适宜上笑声连连的课;②上述五名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的“小品动作”有特定要求:演鸡时两手紧贴身体,腰部略弯,上身稍前倾,演兔子时两脚弯曲,两手伸直以使上身与地面平行,且头部抬起(也可再佩戴鸡或兔的纸帽子),这些均需要教师在课前预嘱。

四、增进记忆的功能

对于某些比较重要却又比较难记的知识点(如公式、定理、定律、成语典故、经典事件、概念等),可当堂表演相应的“小品动作”予以长久地记忆。

案例4 在教授高中《三角学》中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时,由于该公式右边的读音与“抲抲杀杀”的读音比较接近(江浙一带将“抲”念作“Kè”,将“捉”动物说成“抲”动物),即“cos”读音的第一个音与“抲”同音,“sin”读音的第一个音与“杀”同音,可借“抲抲杀杀”来记住公式右边的结构特征。于是教师可说,农家过年过节或办喜事之际,常在自家庭院里“抲鸡”(指捉鸡),然后“杀鸡”,俗称“抲抲杀杀”,同时教师做一个弯腰伸臂跑去抲鸡,接着用手掌代替菜刀杀鸡的“小品动作”(含有些许小品演技),学生顿时哄堂大笑……

说明:这一开怀畅笑不仅使学生恢复了脑力,更把这个原本十分难记的公式记住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毕业三十年后开同学会,某生一见老师面即开玩笑说:“老师,抲抲杀杀!”。

五、增进理解的功能

对于某些比较抽象或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定律、文本文句及其他繁复或驳杂的问题,可表演相应的“小品动作”启发学生突破表象屏障,深度思维,窥透本质,从而达到彻底理解所学内容的教学目的。

案例5 在上初中平面几何学第一堂课《直线》时,对于低年龄的初一(下)学生而言,直线的概念太过抽象。经验表明,如果仅用口头表述,则一节课内无论讲解多久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掌握)直线的“无限延伸性”,而需要后续的几节课(生源差的需十几节课)逐步渗透,螺旋上升,方能奏效,而这太费时间。但若运用小品表演式启智法则能毕其功于一役:

教师先从黑板的最左端开始画一条直线,一直画到黑板的右端尽头,问学生直线画好了吗? 然后说明(生说或师说)画好以及未画好的理由。于是教师始终保持手握粉笔作画的姿势,在已无黑板的空间中一直像模像样地向右方“画”过去,随着身体向右平移(握粉笔的右手纹丝不动),走出教室门,缓缓走到教室外的树林中,再问:“画完了吗? 为什么?”答:“仍未画完,即使乘坐超音速战机疾飞也画不完,永远画不完。”“为什么?”“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还有哪个方向也仍未画完?”“还有向左方也永远画不尽!”

根据《中小学教学论》阐述的“变式”教学原则,教师再问学生:“倘以竖直状作一直线,则该直线向下、向上经过何处? 有无终点?”答曰:“向下捅穿地球穿出美国境地且一直无穷尽地穿行下去,向上经过太阳在浩瀚宇宙中一直延伸上去,纵使历经亿万光年仍永不终止!”与此同时,一位弹跳力最强的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上来用力做了两个动作:先是弯腰低头将右手食指戳一下地面,然后下蹲高举右臂伸直食指使劲向上弹跳(课前预嘱)。

说明:对于低年龄的学生,上述“小品动作”会带来不少裨益,①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深刻理解了数学中的直线的最重要本质属性,避免了与非数学的“直线”概念相混淆;②学生能长久甚至永久地记住这个重要知识点;③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原来数学并不枯燥”(学生语);④充分显示了课堂的“欢笑效应”,即课堂上的笑会增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度,增强学生的自由意志。

六、利于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施教的功能

本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主张班级教学应由团队型教育者施教而非教师一人施教,当然亦非撇开教师而完全由学生独立担纲施教(这不符合“学教合一”教学思想)。但对于某些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或课型的特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让学生“再创造”或“再发现”等),也不排除在课堂上完全由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运用新颖学教法(如“小品表演启智法”“打擂台启智法”等)独立自主地施教(当然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审阅学生递交的施教方案或仔细听取学生对施教纲要的口头陈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案例6 在教学初二语文《石壕吏》(杜甫诗第三首)一课时,由于前面已学了杜甫诗的前二首,有了相应的基础,再加上第三首诗在构思与意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而利用该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于是考虑将该课改成一出小品短剧,上课时由部分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通过表演情节来达到施教目的。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在上该课的前两天,(1)向学生提早宣布该课的新颖上法,即改成演小品;(2)要求学生先行自学课文,并发下该课的导学案以引导和协助学生预学;(3)讲明导学案应在次日上交,教师要根据导学案中学生的答题情况择优选出七名学生担纲主演。

第二步:教师向选出的七名扮导演与演员的学生(有六人为团队型教育者成员,这说明团队型教育者成员有强大的自我暗示力)提出如下要求。①要大胆想象,在不远离原诗主题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再构思、再创作;②构思与所立意境须合情、合理、丰富、有突破、有创意;③要能补充一些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④表演要符合人物身份,配合要默契;⑤勿为表演而表演,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施教。

次日上课正式开演,七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老妇、老翁、吏甲、吏乙、配音(旁白)员及总导演(其余六人均兼任导演)。以下扼述小品演出的情节:

“诗人”背着旅行布袋步履蹒跚地上场,仰首望了望天空,自语道:“天色已晚”,又向前观望打量,“这不是石壕村么? 我且住上一晚再行定夺吧!”遂走上前对着一草屋轻叩其门问道:“里面有人吗?”

“你找谁呀?”屋内一位满脸病容的“老妇”颤抖着打开门。

“诗人”抱拳行礼曰:“老大娘您好,我远足途经此地,见天已黑,敢问可否借宿一晚?”

“老妇”:“先生请进,这是我儿敝房,您若不嫌弃就暂住此房如何?”

“诗人”:“甚好,多谢!”

蓦然,屋门(教室门)响起“砰砰,砰砰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夹杂着凶狠的吆喝声:“开门……开门……快开门!”

“老妇”转身轻声急告“老翁”:“快逃呀,抓男丁的来了!”

“老翁”翻墙(翻桌)而逃。“老妇”一边喊“来了,来开门了”,一边回头看看自己的丈夫有否逃走。

说时迟那时快,屋门旋即被踢开,两名凶神恶煞的小吏一拥而入,“老妇”下意识地连连后退,“诗人”急忙藏身于床下(钻到椅子下)。

“吏甲”大怒,举着棍棒吼叫:“怎么门不开,想必里面躲有男丁,快快交出来,否则吃我一棒!”

“老妇”弯腰低头,痛苦不堪又小心翼翼地说:“官爷,我家已无男丁了。”忙将一封信递给吏甲看,“我儿刚捎信回来说,他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已战死在沙场。”

“吏乙”一边说着“刁民不可信”,一边恶狠狠地推开“老妇”(“老妇”倒地),搜查内屋,“老妇”爬起紧跟其后。

突然隔壁传来婴儿啼哭声,二“恶吏”迅即跑向该房。“老妇”也急忙跑过去:“官爷,那是大儿媳的房间,大儿子已战死了,孙子还未过哺乳期,儿媳又尚未改嫁,出门连一件像样的衣衫都没有,家中再无其他人了。”“老妇”一边咳嗽,一边凄苦地说道。

二“恶吏”依旧怒喝不休:“不行,上头有令,我们得交差!”遂又四处乱翻乱寻。

“老妇”一边捂着胸剧烈地咳嗽,一边对二吏说:“我虽然年老体衰,但我也不忍心使二位官爷为难,那就让我充当男丁跟你们去河阳服役吧,我起码还能为官军准备第二天的早饭。”

二“吏”二话不说就押着“老妇”出了屋门(教室门)。

旁白:“夜已经深了,一切回归寂静。”

“老翁”翻墙(翻桌)回来,禁不住失声哀哭。

“诗人”赶紧走出来安慰道:“老大爷别难过,您老伴与二儿子会活着回来的。”

“老天爷啊,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哇? 到底为什么呀? 老天爷您可要回答我啊……”“老翁”跪倒在地张开双臂仰视上苍,少顷便软绵绵地瘫倒在地,昏死过去了。

旁白:“刹那间,电闪雷鸣,暴雨倾注! 仿佛老天爷在回复‘老翁’,可惜老天爷的话我们听不懂,但我们能够猜想到老天爷在说……”

“总导演”随即高声宣布:“演出到此结束,下面请各位同学猜想‘老天爷’究竟说了什么话?”

(接着,学生的思维被无限地发散开来,想象力被无限地发挥出来,纷纷讲述了多种版本的“老天爷”回复语。)

说明:(1)本堂课教师完全放手让团队型教育者学生成员做独立自主的群体式施教(注:其中一名非团队型教育者成员的学生,课后即被破格吸纳进团队型教育者组织),这种新颖的“合作施教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逼真性、思想性与创造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与主体性学习。

(2)小品短剧中有不少情节是杜甫原诗中未予描述的,完全由学生自主合理地想象与设计。尤其是“老天爷的答复”这一情节的增添,非但与原诗所蕴含的思想并无矛盾,而且称得上是原诗的思想与意境的巧妙延伸与拓展,并能引发课堂的热议与激辩,这是真正培养创造性、实践性智力的高效课堂。

(3)在课后对该班学生的针对性学习成绩调查测试中,他们对该节课文所应掌握的知识(如古文字词等)反馈良好,表现出色,这表明上述学法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分析性智力。概而述之,上述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并且也再度证明了团队型教育者施教的必要性、优越性与先进性。

七、其他的教学功能

以上阐述的六种教学功能是小品表演式启智法的最基本的功能,此外尚有多种其他功能,如愉快教育功能(普遍性),引发无意注意的功能(普遍性),培养观察力的功能,比喻启发的功能,引导类比与联想的功能,元认知开发功能,模拟发现的功能,引申拓展的功能,渗透思想的功能,暴露思维过程的功能,信息同化的功能,知识迁移的功能,优化思维品质的功能,开发想象力的功能,培养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智力的功能以及各种形式的转换功能,等等。

如在上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时,教师可让学生重温昔日已学课文《坐井观天》,为了达到开发学生成功智力的目的,教师可通过竞争上演的方式,举行一次创造力竞赛,即让几位学生轮流扮演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佩戴纸帽子),通过与“小鸟”(由团队型教育者成员扮演)的对话,幡然醒悟,于是“青蛙”根据自己的临场发挥,劝说在井底的其他“青蛙”也跳出来看世界。表演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生在具体表演“小品”节目时,相比坐着听讲或阅读,坐着单独思考,更容易即时触发灵感,即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小品表演式启智法具有较多和实效性较强的教学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和理论支撑,下节将予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