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因工程技术:多肽含量分析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多肽含量分析方法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该方法检测多肽含量与此同理。由于银染的灵敏度很高,检测极限低于1 ng,故广泛用在2D 凝胶分析上,以及极低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垂直凝胶中。(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所有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中检测速度最快的方法,常与化学法或染料结合法联用。

基因工程技术:多肽含量分析方法

(一)化学法

1.双缩脲法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硫酸铜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通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的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当多肽含量越高时,紫红色络合物颜色越深。按倍比稀释的多肽标准品,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处理后,于540 nm 处测定其OD 值,可得一条标准曲线及公式,随后将样品经过处理后得到的OD540 值代入标准曲线公式,即可得知多肽样品的多肽浓度。该方法经济、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2.福林-酚试剂(Lowry)法 Lowry 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法是相同的,只是加入了第二种试剂,即福林-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相比双缩脲法而言,其检测多肽或蛋白质的灵敏度更高。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缺点是费时,要严格控制操作时间,标准曲线也不是严格的直线形式,且专一性较差,干扰物质较多,如某些氨基酸、兼性离子缓冲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蔗糖、含硫化合物等。

3.二喹啉甲酸法(BCA 法) 该方法是美国的Smiths 等在1985 年对Lowry法的一种改良。反应原理:蛋白质将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亚铜离子,后者在碱性条件下与BCA 络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此化合物在540~590 nm 有最大吸收波长,反应物的颜色和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该测定方法操作方便、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受蛋白质标准品的影响较小。BCA 法对NaCl、NaOH 和SDS 等蛋白提取溶剂有一定的耐受性,但蔗糖、尿素、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对该测定方法有一定干扰作用。

4.凯氏定氮法 该方法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 年建立,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由于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 左右(12%~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利用该方法检测多肽含量与此同理。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将样品的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溶液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氮量。该方法准确度高、干扰因素少,但前提是要排除所有非多肽或蛋白氮的干扰。

(二)染料结合法(www.xing528.com)

1.考马斯亮蓝法 又称Bradford 法。在酸性条件下,考马斯亮蓝G-250 染料与多肽或蛋白质疏水区结合,颜色由棕色变为蓝色,该蓝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多肽或蛋白质浓度的高低成正比;最大吸收峰也由465 nm 变为595 nm,其光吸收值与多肽或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将按倍比稀释的多肽标准品与Bradford 试剂混合,测量在595 nm 处的吸收值,即可建立一条由一系列梯度稀释的多肽标准品的标准曲线,而多肽样品的浓度则可根据标准曲线而确定。该测定方法可以不受变性溶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干扰,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 h 内保持稳定,重复性好。

2.银染法 银染法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蛋白质,是利用银离子在碱性环境下被还原成金属银,沉淀在蛋白质的表面上显色的原理。银染法种类很多,有文献报道的就有100 多种,但是其准确的染色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由于银染的灵敏度很高,检测极限低于1 ng,故广泛用在2D 凝胶分析上,以及极低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垂直凝胶中。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所有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中检测速度最快的方法,常与化学法或染料结合法联用。通常在280 nm 波长处读数,其在280 nm 波长处的最大吸光度主要取决于酪氨酸和色氨酸。在238 nm 波长的吸光度也常用到,其在238 nm 波长处的最大吸光度与多肽中的肽键的数量成正比,所以此方法适用于多肽含量的测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