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标准,现我省软件学院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四大部分。在专业培养上实施分方向培养,对同专业不同方向课程体系的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相同,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会根据方向不同而不同。
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基本科学素质、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个人技能和态度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提高职业素质。
专业(方向)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本专业方向的高级工程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及系统思维能力。
集中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级项目开发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我省软件学院的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协调,课内与课外并重,实践、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以及通过“学习、实践、实训、再学习、再实践、再实训”螺旋式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在实训过程中,引入“做别人做的东西”“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河南省软件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切实围绕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大胆改革传统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例如,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我们认为软件开发技术本身并不需要过高的理论前提,学生学会一门编程语言、一种开发环境,结合相关的技术(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是完全可行的,而软件的质量保障、应用方法科学性的考证才需要相关的理论课程的指导。事实上,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来讲,只有学生首先学会了如何开发软件,才能够去思考和理解怎样去写更优质的软件,如果连如何开发软件都没有掌握,就去学习一些提高性的理论课程,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理论课程在真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的。例如,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经常将《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安排在第2或第3学期,旨在让学生上一学期编程语言,初步掌握该语言的基本语法后,通过学习《数据结构》来提升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思想,但事实上,在真正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许多项目即使不应用《数据结构》中的知识点也完全可以实现,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完《数据结构》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这门课程的内容到底怎么应用在项目开发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的目的和重要性。如果让学生多进行1~2个学期的软件开发学习和实践后,再学习这门课程,效果会截然不同。再比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传统的计算机学科本科会将该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但事实上,软件开发必然离不开数据库的使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程序设计后,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数据存储问题,这门课程更适合放在第2、3学期,让学生尽快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点,拓展其编程领域。因此,我省多数软件学院的本科教学现都采用了“技术先行、理论适当后置、专业实践类课程不断线”的教学理念,专科都采用了“技术为主、理论适当弱化、专业实践类课程不断线”的教学理念。(www.xing528.com)
所谓“技术先行、理论适当后置”,即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学习本专业方向的核心开发技术,将与项目开发相关的技术都提到前面的学期,让学生能够快速入手,初步掌握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进行实践。而将一些与初级项目开发关联性不大,纯粹的素质提高性理论课程适当安排在后面的学期,使学生有机会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深入理解这些理论课程。
所谓“技术为主、理论适当弱化”,即对于专科两年制教育,教学时间有限,且专科强调职业教育,首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专业技术教学为主,理论为辅,与一线开发相关性较小的理论课程适当压缩或删减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所谓的“专业实践类课程不断线”指两个方面的不断线:理论课程方面和集中实践环节方面。以本科软件工程(Java方向)为例,在理论课程方面可开设《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
《JavaWeb程序设计》《JavaWeb案例开发》及《软件设计模式》等核心技术课程,这些课程内容逐级提高,相辅相成。在学期安排上,可连续安排在5个学期,使学生针对Java这门技术可以在几个学年内不间断地学习和提高。在集中实践环节方面,可设置分级实践课题,每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都针对本学期或上学期学习的专业技术进行2~3周的集中训练,各学期的集中实践内容和要求随同阶段核心技术课程而逐步提高。让学生不间断地接受强化训练,以最终实现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企业级应用人才为目的。以专科软件技术Java方向为例,在理论课程方面可开设《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等核心技术课程,连续安排在第1~3学期。在集中实践环节方向,设置1~3级实践环节,分别安排在第1~3学期的学期末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