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伪称掌中戏,演员用单手或双手的五个指头套在木偶身中表演,以食指托着木偶的头部,大拇指撑着左臂,其他三指撑着右臂。有时用演员的另一只手分管两脚行走动作。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多半可以用双手同时表演两具性格不同的木偶角色,例如两人对打的场面,十分紧张而逼真。加上利用布内套的拉扯、张弛,木偶能做出各种生动动作,富有艺术表现力,既吸收戏曲、舞蹈、杂技等的长处,又独具表演风格;既体现出入戏唱、做、念、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演出人戏中难以作出的动作如骑马射箭、翻越城墙、转碟碗等,表演惟妙惟肖。
布袋戏的人物形象,基本上与人戏相同,也分为生、旦、净、末、丑。在写实基础上运用夸张手法来制作和表演。木偶人的头像可以说是社会群相的概括和典型化,至于飞禽走兽、神怪,也比野外和书本上可见的更具有戏剧性。
布袋戏的道具,起初非常简单,偶人放在布袋里提着出门,到了主人家,把布袋一放,临时借来一张板凳,取出掌中木偶,就可演起来。以后才配以锣鼓、管弦伴奏,并发展起精致的小舞台。(www.xing528.com)
福建人认为这布袋戏是泉州梁炳麟所首创的。传说梁炳麟年轻时多次赴京应试都名落孙山,愧恨交加。某年他落第后嗒然回归泉州故里,自认命运多舛,功名之心从此冷却。一次出门游玩时见一街头傀儡戏的抽线提木人表演,灵感顿生。归家后,他仿制小木偶的首面和手脚,并剪缝胴体布袋,使成人形,擎于手掌心中舞弄,自觉比在外面所见傀儡戏表演更胜一筹。于是他以稗官野史为体裁,填词编剧进行演出,由于他本来很有才华,加上他又是借此抒发自己胸中不平之气,表演尤为生动、感人。街头表演开头不过是他一时玩世不恭的举动,不料大受欢迎,二时名声传遍八闽。此后世代相传,成了家传艺术。
这种布袋戏后来从泉州传到漳州,最先在漳州的漳浦和诏安传开,成了那里人的拿手好戏,演出技艺日益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