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素有民间灯彩之乡的美称,民间广泛流传的灯彩有十几种之多,如“麒麟狮象灯”“股子灯”“太平灯”“龙灯”“板凳龙”“五股龙”“香火龙”“茶篮灯”“鲤鱼灯”“蚌壳灯”“花船”“车仂灯”“儿郎灯”“马头灯”。这些灯彩既有流行全国各地同类的灯种(如龙灯、花船),又有万安县独创的灯种(如股子灯、麒麟狮象灯)。即使是前者,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加工、修改,也具有与别地不同的独特风格。
“灯彩”的音乐多为民间小调和民间曲牌,如“花灯调”“小放牛”,配有锣鼓和唢呐。唱词大都是托物起兴、以物喻人,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新春佳节的祝愿和幸福生活的憧憬。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形势的需要,改编了唱词,达到了政治宣传的效果。
灯彩品种多,遍及全县各地,但根据地理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偏重。比如在万安县的平原地区,“龙灯”最普遍;在山区尤其在上乡一带,则以“麒麟狮象灯”“股子灯”“跑马灯”“五股灯”最为盛行。下面择其几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彩做个简介。
“麒麟狮象灯”简称“狮灯”,在万安县上乡最为流行,与之近邻的兴国均村、遂川也有它的踪迹。相传,唐朝中期某一年,万安的上乡河东一带天降灾星,久旱无雨,民不聊生。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山民们求助麒麟、狮子、象来帮助他们消灭灾星。古代有“麒坐屋顶——压邪,狮守大门——繁荣,大象进门——富贵”以及“牛生忘记猪生象,狗生狮子有各样——六畜兴旺”之说。所以,山民们便在屋顶的中央安上一只麒麟,曰“麒麟为王”;在祠堂门口两侧各安上一只狮子,曰“狮为卫”;在屋顶两角安上两只象,曰“象为伍”。恰好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从此,这一带山民便在元宵时用篾子做成麒麟狮象彩灯,挂在厅堂里或在屋场舞玩,以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
狮灯在制作上很讲究。最早的狮灯用竹篾做成简单的骨架,糊上白纸或黄纸,用墨画眼睛和鬃毛。后来发展到身子用许多篾圈做成,用细绳将篾圈连接,使之能够活动,在头、尾处各装一根竹柄用以操纵。狮麒的鬃毛用纸剪成,眼睛用蛋壳制作,中间还装上一干电池小灯泡,使之突兀有神,栩栩如生。狮灯注重色彩搭配:麒麟是紫色的,公狮是红色(或黄色)的,母狮是绿色的,象是白色的。有的地方(如武术乡)还加上两只瓶状彩灯,名曰“吉祥灯”。
麒麟狮象灯表演之一
麒麟狮象灯表演之二
“狮灯”除了供男子玩耍,也可由女子表演。
“狮灯”分四个层次表演:一是下村,即念颂“赞词”。赞词是随着时代、地点不同而变换的。二是四门大开,就是狮灯带来四方财宝,请大家打开四门,招财纳宝,迎新接福。三是朝潭,即请上苍为民消灾驱邪,赐福于民。四是缠柱(又称“黄龙缠柱”),在除灭灾邪之后,幸福降临,狮子将绣球,麒麟将玉皇大帝的“玉书”,白象将观音老母的“净水瓶”送给人间,像黄龙一样把幸福紧紧缠住。可以看出,“狮灯”比较广泛、细致地表现了山区人民祈求太平、渴望幸福和与邪恶进行勇敢斗争的精神面貌,这是它之所以能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主要原因。
打狮灯要求动作轻松灵巧。舞蹈动作主要靠手、脚密切配合,手的动作以“八字花”“交手花”为主,还有“裹脑花”“摇头花”。它们的特点是:“八字”要求圆又滑,右手为主胸前甩,“裹脑”转身须利索,灵活细腻忌僵化;扫地花似八字花,手臂稍直幅度大。脚的步法有“脚掌落地跟稍提,急促轻快巧用力”的“小碎步”。这是“狮灯”最常用的舞步,有“要求全蹲直起腰,沉稳之中显活跃”的“矮桩步”,还有雄劲刚健,只有男子表演时才用的“左吸腿跳”和“狗牯跳”。
常用队形有“十字”“汇合”“穿篱笆花”等,队形变化丰富,急缓相间,动静结合,有合有散,形态逼真,引人入胜。(www.xing528.com)
男、女在表演上稍有区别:男子动作刚健,粗犷有力,而且有弹跳动作;而女子则更讲究细腻、灵活、轻盈。
狮灯音乐是由打击乐和万安乡土小调(唢呐伴奏)组成的,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其间配以特殊乐器呐子号(万安民间丧事使用的伴奏乐器之一)吹奏。其高亢、明亮的音色,犹如麒麟狮象的声声长鸣,声形并茂。其威武雄壮的形象,越发活灵活现。
“股子灯”也是最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风格独特的灯彩之一。它源于上乡河西的柏岩乡。据传万安县曾流行过一种“黄瓜病”,死人、死畜甚多。百姓无奈,请来道士、地理先生究其原因。道士曰,此乃“黄瓜精”作祟。故当地百姓在当年的春节期间以禾草扎成灯舞之,并摆“天下太平”等字祈祷神灵保佑新年大吉大利。这年果然驱走“黄瓜精”,太平无事,因此取名为“太平灯”。自此,年年舞太平灯,很快遍及全县。柏岩乡艺人结合山区特点,以“太平灯”为基础,吸取“龙灯”“鲤鱼灯”的优点创造了一种独有的灯彩,因这种灯分成单独的一股股,故取名“股子灯”。它如龙灯善扭摆,回旋缠绕,且能分能合,随心所欲;像鲤鱼灯一样灵活多变,但气势更大,还能摆字。太平灯也是单独的一股股,但股子灯比太平灯美观、绚丽多姿。
“股子灯”的股数不定,有五、七、九、十二、十六股的,也有十九股的,按摆字的笔画而定。此外,还有一到四只灯笼,以备摆字时凑上去添笔加点。
“股子灯”共分“高山滴水”“对子上水”“篱笆花”“穿龙门”和“斗龙穿花”五大花节。每打完一个花就摆一个字,以前多摆“天下太平”“上上大吉”,现在摆“人寿年丰”“振兴中华”,赋予新的内容。股子灯的动作不多,表演者手做“顺转灯”“逆转灯”“八字灯花”等。脚走“小快步”或“半蹲步”,脚步细密轻巧,平稳矫键。整个灯主要靠队形来变化,当它按顺序排成行舞起来时,就像一条长龙在游动;当它散开后,又可摆出各种千姿百态的图画。“高山滴水”犹如一条团卷着的巨龙,跃身腾飞,忽高忽低,悠悠而动,格外逼真;“对子上水”俨然两条龙舟在波浪翻滚的江河中遨游,奋力拼搏,力争上游,令人振奋;“篱笆花”就像一条火龙在崎岖不平、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缓缓而动,煞是好看;“穿龙门”好像远征归来的壮士,一个个列队绕柱进宫,神气活现;“斗龙穿花”更是栩栩如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频率由慢到快,身子灵活自如,高矮随灯变化,动作矫健流畅。特别是夜间表演时,人们只见一条火龙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腾跃翻滚,犹如游龙闪电,令人目不暇接。每当此时,鞭炮声和喝彩声总是不绝于耳。股子灯的音乐选用了万安县民间小调,伴以浑厚铿锵的打击乐,整个旋律高低起伏,刚柔相济,与舞蹈动作、队形变化十分吻合,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跑马灯”的起源也和其他民间灯彩一样。民间艺人将这一艺术形式送到每个村庄,各村的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村头鸣爆相迎,以讨“马神”的喜欢,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道平安”。跑马灯是由五匹颜色不同的马组成的,象征三国时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马超。马的道具制作十分精巧,头和身子都是竹篾扎制,然后用颜色布包裹,马尾巴和马项部的毛,用麻扎成,飘飘洒洒;马眼和马鼻,一般经过美工人员夸张的加工,形神兼备,逼真诱人。表演时,演员把道具马套在自己的腰间,活像人骑在马背上。跑马灯的动作轻便灵活,矫健勇武。在表演时,左脚尖着地,右脚挫步。随着情节的进展,表演者时而紧张勒马,时而信马由缰,身子前俯后仰,步伐忽急忽缓,看上去酷似群马驰骋于疆场。
“板凳龙”主要流行于县城和罗塘、五丰、桂江等地。从前打龙灯之风日盛,大人们担心孩子会被爆竹炸伤或被踩倒,便将孩子锁在屋里。孩子们人在屋里,心在屋外,烦闷难耐,便自找乐趣,用板凳为龙,仿着大人舞龙的样子耍了起来。后来,人们见板凳简便,耍起来另有一番风味,便对板凳进行了加工美化。装饰有龙的板凳两条,龙珠一个。表演时,一男持龙珠,两条板凳龙各被三男三女把持。《万安县志》中所载的“擎而为龙”指的就是包括“板凳龙”在内的龙舞形式。
“板凳龙”的表演,一开场先是打龙珠者做几个干净、利索的“亮相”动作,配上几个高而飘的翻滚动作。他始终在“双龙”之间引逗,牵动全舞。“双龙”的基本动作有“前滚龙”“后滚龙”“双龙探珠”等。“滚龙”是由三个演员通过位置的快速变化,将板凳向前或向后翻来覆去地转动,使其宛如一条金龙在团团翻滚。“双龙探珠”只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凳龙”用打击乐和唢呐伴奏,节奏分明,富于动态。
(刘倩文 余礼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