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稀知府张成章:改革风俗,重视科举,建义冢

古稀知府张成章:改革风俗,重视科举,建义冢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张成章赴任,时年68岁。张成章莅任之初,正风俗,革陋规,省刑罚,薄赋敛,号令严,行法宽。张成章还极重视科举教育。张成章亦被江右称为“闽省宿儒、龙岗名士”,以示五云皆得雅化。雍正三年秋,张成章以俸金建立义冢。然而旱情益甚,旧谷已完,新谷不继,张成章便率领绅民虔诚祷天。张成章考虑到自己年迈,血气衰弱,精神不足,且旧有痰涎之疾,害怕自己卧病难持,特将家眷先发还乡

古稀知府张成章:改革风俗,重视科举,建义冢

张成章,字万瑜,号简亭,谥醇正(后人称简亭公),福建省永定县太平里北山村人氏。他68岁时才出任万安知县,77岁时护理(代理)吉安知府事。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汀州府志》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永定县志》、道光十年(1830年)的《永定县志》、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永定县志》均有他的传记。

张成章生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素性至孝,勤读好学,寒暑不辍。时人称其“质虽鲁而勤读,才虽钝而深思”。少年时,他就读于父亲羽苞公创办的本村私塾梧柏轩,日以读书为事,在晦明风雨之下,切磋琢磨,穷研苦究。曾在学舍内题联“不入儒林犹如天地弃物,少弛学业便是父母罪人”,后又题联“拼死留心不怕书源似海,舍生下手定教铁杵成针”,表达了自己非入仕林以慰亲心的雄心壮志。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科试,蒙学院丁蕙取进县学第三名,书题《阳货欲见孔子》,时年33岁。后又经岁试拔取优等,督抚月课观风第一名。

父母去世后,读《诗经》中《蓼莪》篇,为诗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打动,仿作《九我哀歌》,决心继续发奋读书,以报答父母之恩。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成章赴福州参加乡试,以《诗经》中试张远榜第五十名举人,于十月二十六日辰时在北山大宗祠竖石桅杆,时年49岁。

之后,他在各处讲学,后被上杭县大洋坝石门罗家敦请去执教讲学。春天的一个早晨,张成章推开窗户,见窗前发笋一对,灵感一动,偶得联句“窗前雨润生玉笋,户外春风报金魁”,认为时运将至,于是辞去教席,参加庚辰(1700年)科会试。结果,大挑一等,拣选知县候任,时年50岁。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张成章偕五弟五章(号仰林)往京师游历谋职。第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朝见皇帝。以左手抽签,选授万安县任知县。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张成章赴任,时年68岁。同行者有张妻赖氏、二儿又英(号作霖,为张成章在万安的主要幕僚,雍正三年卒于万安县署)与媳陈氏、四儿媳赖氏等。

张成章莅任之初,正风俗,革陋规,省刑罚,薄赋敛,号令严,行法宽。粮减加耗,米除淋尖(禁止买者量米以三尖三踢的卑劣手段购米,立石斗为公斗于米市场)。日用所需,与民价取。讲圣谕,课士文。导化愚顽,诱掖奖劝。建漕仓于皂口,便民输纳,遂使皂下子民开邑以来顽梗不畏法者,皆知风感化,改过迁善。向之所谓秋粮不运、漕米不交者,至今咸踊跃争先矣。

张成章还极重视科举教育。到任不久,他就严格挑选县内俊彦之才课艺论文。科岁考试期间,安排文学贤士巷舞途歌,吟诗说礼。万安县重文的风气为之大振。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年)江西省乡试,张成章为同考试官,入内帘,分房闱中。他参加阅卷,公正谨慎,所推荐者取中门生举人十名(陶思贤、毛日惠、胡志仁、钟文明、万上达、王允澄、汤奕浚、黄赐命、徐大梁、何大任),副榜三名(张允沆、陈国柱、彭翔)。张成章亦被江右称为“闽省宿儒、龙岗名士”,以示五云皆得雅化。

面对水上交通要道之险要,张成章上任伊始便朝思暮想,立志蓄俸平险,却一直找不到施工的机会。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末秋初,恰遇天旱严重,江水干涸,险石突现,张成章首先自己捐俸百金,又汇集绅士客商题捐,先诚心斋戒,于中元节之良辰亲诣滩所,祝告天地河神,并督令全县各乡石匠不分昼夜,努力不辍,凿去滩中最险峻尖突的怪石。趁此数十年不遇之大旱之时,铲除了千百年来的险滩。德泽后世(《汀州府志》载“凿惶恐以便舟行”)。万安县绅民为此勒碑纪念,赠诗赞扬。往来舟楫,歌功颂德。隆重的庆功典礼上,县教谕刘兆谦题写了《疏凿惶恐滩诗与序》:

十八滩舟行甚险,而惶恐滩为最。邑侯张令来宰万安亟欲平之。会辛丑秋,河干石现,不吝捐资兴工疏凿,不越二旬而险除矣。人颂其功德之远,吾服其识力之高,非分神禹大智之一得不及此,诗以纪之。

经纶孚地脉,河伯效灵通。水干石迹现,人巧夺天工。频用五丁力,忽成千载功。安澜快上下,并禹颂无穷。(www.xing528.com)

县训导丁其时亦作诗曰:

惶恐滩声远,奔腾号若雷。天心厌大害,帝简出英才。欲播生民利,还除水土灾。命工凭众力,去险悉清裁。河患兹平矣,厥功实伟哉。掉歌声上下,过客任徘徊。

名士举人陶鹤书亦作《凿惶恐滩诗》以纪之:

天生俊杰非无意,智者愚心劳者利。若无经济福苍生,优游何以别利器。堪羡张公治五云,心平如水政无纷。道碑每出乡民口,琴韵多从月夜闻。偶探郊原山水趣,目击惶恐风雷怒。篙师客子两忙忙,欲进先却惊相顾。我公辄起济世心,命工立备锤与铖。募得五丁施猛力,昼昏凿去无岖嵌。今日帆樯通上下,无复当年哀湍泻。仁人用智未兼旬,力可回天忝造化。行人历此笑颜开,公绩于斯实伟哉。指日九重虚左待,知公原是济川才。

同年冬天,正逢张成章及妻七十一华诞并四代同堂,绅衿士庶门生制锦屏寿轴,造万民伞、万民衣,恭迎立靴迹于头门顶之左,举行隆重的祝寿活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恩敕授张成章为文林郎。妻赖氏恩封为七品孺人。其父羽苞公(1617—1687),恩赠为文林郎,其母廖氏(1619—1645)、生母傅氏(1629—1694)均恩赠为七品孺人,并焚黄榜于先代墓道中。县里绅民又立靴迹于头门顶之右,并于县街中立简亭公生祠禄位。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江西乡试,张成章为外帘官,负责监考,管理考场事务。次年,为闽省之人居住万邑地方成家者,设立福兴户图册“闽中客籍”,以便闽人承粮入籍赴考。秋夜,有一女身托梦妻赖氏,乞求太爷修庙安身。次日,公往龙泉县(现名遂川县)公务,由城下十里过河,在过渡对岸上岭头旁一泉水岩处觅得吉地,于是捐金数十两发簿题写,于当年冬天建立庙宇于泉水岩上(后人称娘娘庙)。张成章赐一块写有“吉井通灵”四字的匾额,柱联一对,赖氏赐通身镜一座钉于看梁之上。

雍正三年(1725年)秋,张成章以俸金建立义冢。冬,于淦界修通津桥。

雍正四年(1726年)春末夏初,米价腾贵,人心不安,籴米艰难,张成章于是开仓赈济,减价出售。然而旱情益甚,旧谷已完,新谷不继,张成章便率领绅民虔诚祷天。不久,时雨滂沱,民心方安。张成章考虑到自己年迈,血气衰弱,精神不足,且旧有痰涎之疾,害怕自己卧病难持,特将家眷先发还乡,夏初还里。六月廿二日,张成章以老病向知府呈辞。万安县士绅闻风挽留,并请龙泉翁县令从中斡旋,又委托举人萧翀等呈禀知府,表达士绅恳留之意。吴知府了解情况后批复云“张令抱恙已经痊愈”“准其照旧供职,以慰舆情可也”。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岁考,张成章以卓越政绩护理吉安府事,即清理积案。不久,新到巡抚乱政江西。幕僚劝张成章以老迈呈辞。终于十二月廿五日领旨解任,共居官三任,计年十载,时年77岁。当时,张成章先退居公馆,等候新令到后交盘。谁知新令一到便与当地光棍发生严重的冲突,无法交盘,两年后才结案。直到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才回到家乡北山,此时他81岁。之前,妻赖氏已于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逝世,享寿七旬加七。

雍正十三年(1735年)秋,张成章寿终正寝于北西门排故居,享寿八十有五。卒时孙十三,曾孙十八,后世子孙繁盛。夫妻原合葬于本里青坑马寨山(乾隆二十二年《永定县志》有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迁葬于木坑桥子头唐姓回龙宫冈背坑内。

(廖永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