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清廷腐败软弱,外寇逞凶侵略,国家处在危急之中,一批志士仁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或维新,或洋务……其中一位佼佼者,就是客家人杰丁日昌。
丁日昌,字禹生(一作雨生),广东丰顺县汤坑人,廪生出身,为清末名宦曾国藩著名幕僚。他痛恨外国侵略者,呼吁国人莫忘八国联军入侵的“戴天之仇”,主张“急图自强”“以御外为要”,为此须“广为延致”各种人才。在他的促成下,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得以成行。他坚决主张中国要自己办工业,“购西洋之机器,师西洋之巧匠”。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他主持买下美商旗记铁厂,助李鸿章创建了清政府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他最早提出创建北洋、东洋、南洋三支军舰队,共守海疆。他卓有远见地提醒国人:日本必定侵略中国,而且“必先图台湾”,建议“台湾尤当首办防务”。他关心黎民和华侨疾苦,兴修水利,勤赈救灾,敢于平反冤狱,惩治贪史,革除弊政……他是近代中国富有革新精神的爱国政治家、洋务运动的实干家和近代客家杰出人物。时势造英雄,他的官也越当越大,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兼督船政、南洋会办海防节度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
丁日昌仕途辉煌,却是从江西万安县开始起步,登上政治舞台的。
清咸丰四年(1854年),出身廪生的乡绅丁日昌在潮州府城保卫战的紧急关头,亲率乡勇三百增援,协助守军击败吴忠恕为首领的三合会,“以守城功”被提拔为琼州府学训导。清咸丰九年(1859年),升任江西万安知县。
丁日昌上任之时,清兵与太平天国军队鏖战,给万安造成的满地痍伤还没有医治过来,贫苦民众到处流离失所,商旅不振。丁日昌到任后,首先贴出告示,安抚民众,劝耕劳作,复兴商业。他深入乡村倾听民众呼声,积极消除官衙积弊,使万安民众得到休养生息,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了,农商经济也开始活跃起来。丁日昌一生嗜好读书,是著名的藏书家。他发扬客家人重视教化的传统,对兴办教育特别感兴趣。在万安,他经常召集童生到县城考棚,亲自给他们讲学,鼓励学子们发奋苦读,立志成才。他到任才三个月,就带头捐俸,修复了毁于兵火的云兴书院和城隍庙,还资助困难童生读书。一些贫穷的童生赴考没有路费,他得知后,向他们赠送银钱,让他们及时赶考。当年乡试,他资助的考生中,有几人红榜告捷,丁日昌十分高兴。
当时,知县理讼断案是主要职责。丁日昌刚到任时,积案很多,每月还收到三四十份状纸,他均认真阅读,予以清理,秉公断案。由于他经常在乡间微服私访,而且及时办案,惩恶扬善,不法之徒和贪官劣绅听到他的名字即畏怯。到后来,每月收到的状子“仅四五纸矣”。他在民间访问时听到庠生刘廷燮的“义烈”事迹。刘廷燮,万安县城西横街人,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攻打万安时,他躲避到乡下,不料又遇见了太平军。太平军强行要他下跪,他一介书生,血气刚烈,不肯下跪,还傲烈地说:“我大丈夫岂为尔辈小丑屈膝!”被激怒的太平军杀了他,并剖尸抛入江中。丁日昌很感慨,认为刘廷燮言行符合孔孟之道,尤其应在士子中弘扬,以扶正统之气,于是特为其墓题写了挽联:“卫道作干城想见文山高弟子;招魂归里社至今滩水泣斯人。”此举在当时影响很大,为恢复社会秩序和教化、经贸起了促进作用。
丁日昌在万安当知县不到一年,其突出政绩和卓越才能不但受到广大绅民的赞扬,而且受到上司甚至朝廷的赏识,而于咸丰十年(1860年),从江西小县万安调任大县、州府所在地庐陵(今吉安)县任知县。万安绅士和民众闻讯知县丁大人荣升庐陵知县,纷纷前来祝贺,依依不舍地提鸡携蛋为他送行。丁日昌对勤劳纯朴的万安绅民同样有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对千里赣江滔滔不息的惶恐滩头也怀有特殊的情感。刚登上仕途,刚做出政绩,就要告别苏东坡、文天祥歌咏过的万安,丁日昌心情激动,举笔凝思,一挥而成,写下了《留别绅民八首》诗。
(一)
朔风吹雪一冬晴,谁画阳关意外声。
傍路堠嫌迎送苦,出山云笑往来轻。
四郊茶色春难遍,五夜鸿嗷梦屡惊。
满眼疮痍万行泪,忍听离笛遍江城。
(二)
截登留鞭两默然,简书催上路三千。
漫呼众母民何补,敢说从公我独贤。
短犊眼云原草湿,长鲸掉海浪花园。
如何谬擅屠龙技,未许烹鲜许割鲜。
(三)
回首黄岩隔几重,未曾亲去觅仙纵。
胡侯句好尘难浣,温令词高藓半封。
夕照易斜开宝塔,晓风扰送赤乌钟。
何时始遂迫攀约,遥望烟岚荣短筇。
(四)
惶恐滩流日夜忙,芙蓉门外集舟航。
春深花放蛤蟆渡,秋老烟迷豸绣坊。
何处水山谐乐韵,至今输墨识泉香。
斗牛瑞应丰城剑,广厦重开望正长。(www.xing528.com)
(五)
重遭兵燹景全非,太息流亡半未归。
敢信沿村消雀角,扰怜尽室卧牛衣。
田无可种凭半歉,俸纵能分有瘠肥。
欲救与薪愧怀水,监门图在泪频挥。
(六)
知否江山识大苏,桑前三宿等浮屠。
鸡听祖逖声非恶,扪尝中郎衅已枯。
千里易行缘骥尾,九渊难觅是骊珠。
分明蜃气楼台现,敢为春风便忆鲈。
(七)
两月匆匆此发硎,欠留诗句写烟汀。
都无荒径营元亮,可有青山养伯龄。
懒得民怜稀积牒,瘠能向义渐穷经。
多惭父老临歧语,怅望侬如望岁星。
(八)
翻因捧檄遂晨昏,宦海光阴指漫抡。
别绪黯消南蒲草,政声悉负北堂萱。
翘翘车乘怀朋友,叠叠云山绕梦魂。
燕子重来春已老,苍茫何处认巢痕。
(附注:诗中“黄岩”“惶恐滩”“芙蓉门”“蛤蟆渡”,均万安县境内地名。“大苏”指苏东坡。“文山”指文天祥。)
诗言志,字凝情,字里行间,透出客家才子、诗人实干家、政治家丁日昌对万安山水风光的留恋,对纯朴小县绅民的深情。从此,丁日昌离开万安,踏上了新的仕途。他在庐陵县当知县亦不足一年,就高升调往江苏,以后仕途一直鸿运高照。他从政几十年,一直没有忘记在江西万安任知县的这段难忘的经历,始终以自撰对联为勉——
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徒负刑章终造孽;
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
在晚清的政坛上,客家丁日昌是不可多得的人杰。
(耿艳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