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驹渡与蛤蟆渡的演变与历史

元驹渡与蛤蟆渡的演变与历史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知道,元驹渡对岸、今称为万安县的地方,在唐代还是河滩。清代,元驹渡改称蛤蟆渡,此名沿用至今,其位置在赣江边,与万安县城古城墙西门与芙蓉门隔江相望。虽然人们熟知古渡的演变,但是现在的蛤蟆渡并不是唐宋时期的元驹渡,真正的元驹古渡位于现在的蛤蟆渡口上游80~150米(两处)。为方便人车往来,蛤蟆渡逐渐从元驹古渡顺水北移了约80米。万安赣江大桥修建后,蛤蟆渡也最终歇业了。

元驹渡与蛤蟆渡的演变与历史

万安县位于赣江中上游,“路当冲要,溯上则喉控交广,顺下则领带江湖,水陆之险阻,漕运之会通,事至繁也”(胡铨《万安厅壁记》)。尤其唐代拓宽赣粤交界大庾梅岭驿道,唐代虔州刺史路应疏浚赣江十八险滩后,经过万安的舟船大大增加,万安境内水上交通更加繁忙,南来北往的官宦军差、迁客骚人多了起来,带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史载,唐代宰相张九龄就经常在万安元驹古渡泊船。笔者曾多次深入赣江边,考察张九龄在万安的泊船处,寻找万安最早的古码头,还真有不少发现。

元驹渡遗址

河流码头的形成,都与舟船停泊、人们上下船及货物搬运有关。码头离不开河流主航道。万安最古老的赣江码头都符合这几个条件,例如元驹渡。

早在唐代,今万安地域就有了元驹渡。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版《万安县志》卷三载:“蛤蟆渡在西门对岸,又称元驹渡,为县治西关要津。唐张九龄舟泊渡馆,客陈晖山有诗云:‘元驹名古渡,投宿黍民无。’”唐代,今万安县域属于泰和县管辖。由于赣江从南至北流经此地,而且数处陆地驿路古道与水路衔接,因此今万安境内船运渡口较多,尤以赣江主航道西岸元驹渡最为繁忙,而且停泊的官船非常多,在岸上驿馆客栈住宿的人,几乎没有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呢?因为距离这个渡口千米的斜对岸(今万安县城城南),即是赣江十八险滩中最危险的惶恐滩。因为赣江地势、水路构成等自然因素,北来南去的大船都要在元驹渡改换小船,延请当地滩师领水,方才敢过十八滩。而南下往北去的小舟,闯过十七险滩、出了惶恐滩之后,无论船家或舟客,吊起的心才放了下来。他们在元驹渡口的赣阳驿馆或平民客栈停歇后,再换大船,扬帆顺流而下,通达长江。你想,在京城长安洛阳当大官,而老家在粤地韶州(今广东韶关地区)曲江县(今曲江区)的张九龄,往返家乡和朝廷、任所必经此道,其官船必然要停歇在万安元驹渡。要知道,元驹渡对岸、今称为万安县的地方,在唐代还是河滩。今县人民医院地块才是河的对岸。由于不在主航道边上,当时此地尚无村落,只有一个小道观,所以过往的人们都住在西岸。

张九龄对赣江水道、延至中原通往岭南的水陆相接的古驿道的发展贡献很大。他曾任洪州(驻南昌)都督兼刺史。往返家乡路途的艰辛,使他认识到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中原(朝廷)与岭南以及粤地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军事联系的重要性,因此他多次上疏要求开凿大庾梅岭古驿道。唐开元四年(716年),他再次上疏,得到批准,并授岭南道按察候补使一职,具体负责此项工程,使梅岭驿道变得“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以之化劳,高深为之失险”(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记》)。新驿路广东段宽一丈二尺,江西段宽八尺。从此,南北交通便利,带动了万安、泰和、吉州乃至洪州的发展与繁荣。

清代,元驹渡改称蛤蟆渡,此名沿用至今,其位置在赣江边,与万安县城古城墙西门与芙蓉门(已拆,但尚有遗迹)隔江相望。虽然人们熟知古渡的演变,但是现在的蛤蟆渡并不是唐宋时期的元驹渡,真正的元驹古渡位于现在的蛤蟆渡口上游80~150米(两处)。(www.xing528.com)

从元驹古码头岩石上留下的几百个篙窝(船家用带铁头的竹篙顶在石岩上撑船留下的深窝),和当年拴船的木桩桩基洞及被缆绳勒磨的岩石深痕,可以看出该渡口当年的繁忙。

据史料载,后来官至唐代宰相的张九龄每次在此泊船时,先把缆绳拴在岸上两棵樟树上,尔后上岸到驿馆或客栈品茶斟酒,以文会友。有时驿官或店主会请先住店的客人“让铺”,不乐意的人难免说几句不高兴的话,竟有好事者传之,故清时修《万安县志》时记下了过客陈晖山的“元驹名古渡,投宿黍民无”的诗句。现在,当年拴过唐代宰相张九龄官船的两棵樟树还立在江边,千年风雨使它们粗壮了许多。在古渡河滩上,还能捡到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瓷碗残片,足见唐代至清代元驹渡的繁华程度。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机帆船的增多,县城两岸有了轮渡,后来又有了汽车。为方便人车往来,蛤蟆渡逐渐从元驹古渡顺水北移了约80米。时间一久,人们渐渐把古渡忘记了。万安赣江大桥修建后,蛤蟆渡也最终歇业了。如今,站在新修建的万安赣江大桥上,远远望着嵌有数百上古老篙窝的河边石岸,你还会记得赣江元驹古渡曾经的繁忙景象吗?

(耿艳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