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良阁建造于清朝,坐落在县城南部五十公里的良口镇良口大桥南端、涧田河与赣江汇合口上,背山濒水,居高临下,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
良口,古称良江,为县属最大的农村集市贸易圩镇,自古以来,商业繁盛,土产丰富。街上店铺林立(鼎盛期有二百多家),人口稠密。一向日中为市,颇为热闹。正因为市廛密,地势低,所以常有火灾和水涝,给市民带来严重的威胁。据说,一位地理先生路过此地,建议建一楼阁,以作灭火镇水之用。此建议得到市民的赞同,市民们纷纷解囊集资。阁成,便取名“万良阁”。
万良阁坐南朝北,呈矩形,宽17.65米,进深11.2米。为砖、木、石结构,一共分三层。各层阁楼均有飞檐,檐角翘起,角下安有响铃,风起铃响,铿锵悦耳。每只角枧处有一个木雕狮子,形体大小一致,目光炯炯,栩栩如生。每层檐下都有泥灰结构的浮雕长龙,盘旋飞舞,生动活泼。
阁体两边均为青砖封火墙,墙垛为重叠式,每层正面均有浮雕图案,雕的多是人物故事,如唐僧取经、武松打虎、观音坐莲等,雕技精湛,形象逼真。阁顶脊中间有一泥塑葫芦顶,已毁,只剩一根铁筋矗立着。顶脊两端,有两条曲屈飞舞的泥塑长龙,昂头晃尾,活灵活现。
阁正门门额上书“万良阁”三个一尺见方的木刻楷体字,古朴端庄。阁门前两侧各有两根石柱,柱高约4米,呈青白色,方形,每面宽约0.34米。阁门两侧木榻中间各有一棂窗,嵌有雕刻花纹,显得古朴大雅。阁门石柱上有副阴刻楷体字对联:
万里越长桥,车盖风云,鸿印遍留天下士;
良材称极构,楼台烟雨,龙山飞出地灵观。(www.xing528.com)
联押“万良”两字,可惜字迹在“文革”时全被凿毁,弄得形体不全,模糊不清。
二层阁楼正中,枋额上原书有唐代文学家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话“未云何龙”,今毁。两根对称的木柱上有副对联,字体为行书:只向星辰忙丰年,漫对山水便低头。这副对联正有“镇水”之意。
另外,横梁上均有花卉鸟兽的描摹图案,十分精美,可惜被尘埃蛛网附着,已变得漫漶不清。
三层阁楼全为雕刻的木质斗拱结构,由下而上,逐层挑出,形成下小上大蜂房式的托座,飞檐翘角,如鲲鹏展翅,振翮欲飞。
万良阁不仅是万安县的名胜古迹,而且还是革命旧址之一。1919年以前,良口盛产烟草、鞭炮、草席、豆腐、糕饼,有布匹、印染、烟业、饮食和杂货商店两百多家,仅产业工人就有五百多人。1925年,朱曦东同志受曾天宇同志的指示,从南昌回到良口开展革命活动,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良口党支部,建立了农民协会,朱曦东同志任良口乡党支部书记和农民协会主席。1926年,举行了良口产业工人大罢工和示威游行,与资本家、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取缔了反动会道门组织“良口乩坛”,捉杀了反动分子胡崇尚,有力地推动并促进了全县工农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万良阁是罢工总指挥部,也是良口镇总工会会址。1933年,朱德同志也来到此地,指挥游击战争,并在万良阁附近强渡赣江,前往赣州、瑞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华 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