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具韵味的商号,盛世华章

独具韵味的商号,盛世华章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街道两旁,均有矮小狭窄而简陋古朴的店肆商号。至民国初年,号称万户的商店,只有益丰祥、翠花楼等十一二家,而大商号益丰祥于民国七年遭受火灾,财产付之一炬。除翠花楼是大商号外,其余均系个体银饰手工业者,本钱少,货业薄,自产自销,聊以营生。窑头圩镇老店万安旧日商贾,鲜列肆通都大邑,鲜拥重资贩卖外省,故逐末者多,而真正的富商巨贾较少。他们认为,这是商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战争的爱国行动。

独具韵味的商号,盛世华章

万安自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镇为县后,即着手修筑城池,开设街道,历经数代,才初具县城规模。到清末民初,即有上下河街、正大街、东大街、北大街、铜锣街、横街、观澜门街诸街道。街道两旁,均有矮小狭窄而简陋古朴的店肆商号。布匹百货、南北海味、银楼药铺、茶肆酒楼、罩箩筅帚、日用杂品,应有尽有。

据县志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县城发生一场大火灾,烧掉店房170余家。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城内工商店号,大小有1000余家。至民国初年,号称万户的商店,只有益丰祥、翠花楼等十一二家,而大商号益丰祥于民国七年(1918年)遭受火灾,财产付之一炬。其余的商号大多数是“一年过了又一年,生意好做少本钱”的小本经营,但行业却“五官俱全”,样样都有。今略举一二,以见全豹。

银楼首饰业。抗战前即有翠花楼、廖大兴、谌宝华、刘永德诸家。除翠花楼是大商号外,其余均系个体银饰手工业者,本钱少,货业薄,自产自销,聊以营生。抗战时,有从南昌迁来的宝庆、宝成两家金银店,在县城开业,资本雄厚,营业旺盛,算是富商巨贾,而且金首饰这时在县里才开始有买卖。

铁器业。比较大的有刘长盛、刘天盛兄弟俩开设的两家打铁店坊,资本雄厚,生意兴隆。他们店里雇有铁匠多人,用古老的手工艺生产各种农用工具和生活用具,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

布匹百货业。有德舆庄、盛记、信记、新记、茂隆庄、王公茂、王振记、孙华记等,都是大老板,资本丰厚,底子坚实,货源较充足,几乎操纵全城商业经济的命脉。特别是德舆庄,抗战时期从高安迁来,专门经营布匹,花色品种多,营业兴盛,堪称巨贾;抗战胜利后,迁走了。

副食品杂货业。店号比较多,主要有立昌祥、凯元盛、凯元隆、朱同升、元复兴、邱合记、袁万兴、吕祥泰、天一助、罗裕隆、刘利和、福春祥、裕和隆等。他们经营的都是日常食用品、瓷器瓮甏、罩箩筅帚、筷子调羹、南北海味,以及酱油、豆豉、姜、醋、茶,一应俱全。

糕饼业。有义盛斋、亿兴斋、同昇斋、桂芳斋数家。他们生产的多为年节吃和馈赠用的麻饼、糕点之类,也生产薄荷酥、炸糖糕、灯芯糕、兰花根,这些县里的特产,都较为畅销。

缝纫业。有曾广顺、杨光汉、华银朝、杨洪顺、徐祥瑞诸家。其中杨、华两家剪裁较好,式样能随时代而变,且能做高档衣饰,在县里较有名气。

刨烟业。有王怡茂(后改为书业)、张怡发、李福成、李福有诸家。刨烟业以生产旱烟为主,原材料多从广东南雄购进。香烟(纸烟)不生产,多是小摊贩从外地购进零销。

茶楼饭馆业。有第一楼、民生园、国民茶社,专门经营饮食,如包子、花饺、水饺、汤圆油条油饼,并供应便餐和茶水。来安客栈、文明客栈、连隆旅舍,则以旅客住宿为主。

中药铺。有曾福寿、曾瑞记、正春发、张怡昌、益寿堂等,其中曾福寿的营业额较大。除了卖药,店里老板还会看病。

豆腐酿酒业。有春记、高意和、裕泰祥、萧德和、胡芬泰等多家,以生产白豆腐、煎豆腐和水酒为主。其中春记资本雄厚,专酿冬酒,兼营杂货,生意兴隆。(www.xing528.com)

书业。有会文书局、王怡茂书店、毛氏书店等,销售日常文化用品,也代为销售中小学教科书。

染纺业。只有萧益茂一家,只能染些宝蓝布、墨青布和线缫,色泽单调。

米店。有多家,如李亿兴(后改为糕饼店)、福昌祥、熊福兴、曾和记等。他们籴进糙米,用土碓打成白米出售。当时东门米厂和西门米厂,都是乡里人挑米进城,进行粜出籴进的交易所,有时一天交易额达一百多担。

印刷业。只有鼎新印刷店一家。日常簿记单据和当时县党部办的《万安民报》,大多在这里用石版印刷。当时还没有铅印版。

木工业。有杨洪盛、曾顺记、谌忠栋、王家盛诸家。其中谌氏小木工做得较精细耐用。

其他鱼肆肉铺、瓜果蔬菜理发修脚诸业,在此不赘述。

窑头圩镇老店

万安旧日商贾,鲜列肆通都大邑,鲜拥重资贩卖外省,故逐末者多,而真正的富商巨贾较少。幸亏一些商人安分守己,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得到顾客信赖。他们中有的人常怀兴邦之志而对乡梓公益事业热心支持,修桥补路、济贫扶困、拾金不昧、乐善好施。如清时县城横街的刘士楠,例贡出身,从事商业,慷慨好义,咸丰四年(1854年)捐钱600缗修城池,咸丰六年(1856年)捐钱8000缗修考棚,且先后修南门桥两次,费400金,又捐600余金重修文庙;同治庚午年(1870年)岁荒,出数百金救济贫者。如此不惜钱财者,邑中少有。清代泗源人陈懋觉,少家贫,往粤经商谋生,拾到遗金300两,内有姓名,亲访失主家,如数奉还。民国年间,良口商人杨步源(杨万丰)捐巨款,用钢筋水泥重修万良桥。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县商人认购救国公债,占总额的10%,总计4000元。1942年发行的战时公债和同盟胜利公债,全县商人都乐于认购。他们认为,这是商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战争的爱国行动。

(刘盛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