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源码头的历史与兴衰

夏源码头的历史与兴衰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个年长的村民见到我们,不太高兴地说:“又是来采访采风的?我们这里不叫‘下源’,叫夏源!夏天的夏,源源不断的源,不要再写成‘下源’了!”夏源码头地势低平,虽便于人员流动及货物搬运,但每年会遭遇两至三次赣江洪水。直到1915年赣江发生特大洪水,罗塘百嘉临河店铺被一卷而空,夏源渡口及岸上商街损失巨大,人们才最终告别夏源古渡,下决心在夏源南向约三百米远的高地上重建百嘉渡口和圩市。

夏源码头的历史与兴衰

万安有个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叫下源。它就在百嘉圩镇旁。远远望去,古村一二十栋高耸着马头墙青砖老屋,掩映在浓绿的樟树丛中,颇显庐陵文化的厚重气派,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前往采风的作家记者亦不少。前不久,笔者也去了一趟古村。几个年长的村民见到我们,不太高兴地说:“又是来采访采风的?我们这里不叫‘下源’,叫夏源!夏天的夏,源源不断的源,不要再写成‘下源’了!”

你不能说这些老人的呼声没有道理,人家历史上原本就叫夏源,这有清代的《万安县志》为证。将“夏”简写成“下”,是近几十年发生的事,而且多是办公事者所为,人家能不生气吗?看起来虽只改动了一个字,但细究起来,却几乎将古村的历史文化特色抹掉了!“下”,别说文字的意境不好,它与这个村子有什么历史文化关联吗?没有!而“夏”就不同了,它记载着与这个村子有特殊关系的季节和其衍生的文化精神,既有村庄的来历,又有它的发展,还有它的期盼。村里人能不为之动情吗?

这个村子始建于南宋。村子在赣江边,河水源源不断,财运就源源不断。河岸上,有七口大水塘环绕。先来的住户在水塘中植下的莲藕,盛夏时绿叶如盘,荷花亭亭,周边是大片良田,岸边樟树成林。这么好的地方,吸引郭、刘等大姓不时迁居过来。人多成村,盼望着生活如夏天那样美好、炽热。大家商议给村子取名时,几乎无任何争议地把它取名为夏源。

夏源的立村和发展得益于赣江水运。村边有百多米长的河岸,地势不高,但土质硬结。河岸外临赣江,比较低平。南下北上的过往船只停靠,人员上下船,货物搬运都十分简便。进村后即可见到古时流行的宽阔的卵石路,岸上一片大樟树,热天遮阳,冷天挡风,客栈、商店、茶馆仓库就在岸边,为行人和商家提供了方便。时间一长,夏源就成了赣江东岸的天然良港。夏源地处这一大片区域的地理中心。周边村庄渐多,盛产粮食和瓜豆等,商贸交易十分活跃,这都离不开夏源码头。常常有数十条南来北往的大小船只在此停泊,久而久之,便带动了夏源村的发展。至明代,夏源村里的客栈、货物仓储、酒馆饭店多了起来,亦有了粮食、榨油、货物包装等作坊,土特产的外销也很好,夏源便成为今百嘉地域最早的圩市。

夏源码头地势低平,虽便于人员流动及货物搬运,但每年会遭遇两至三次赣江洪水。涨洪水的时候,人们就将船只临时停靠在码头南向的高地上。水退了,船只又会回到夏源渡口去。久而久之,近旁的临时码头也常有船停靠。于是,有人抓住商机,将夏源渡口的商街延伸过去。时间一长,南向人口逐渐增多,货物交易逐渐向南移,但都在夏源的边缘。直到1915年赣江发生特大洪水,罗塘百嘉临河店铺被一卷而空,夏源渡口及岸上商街损失巨大,人们才最终告别夏源古渡,下决心在夏源南向约三百米远的高地上重建百嘉渡口和圩市。该处向南约三百米便是艮方村,明代出了个官至刑部尚书大人物刘士祯。为了让官员和家人出行方便,便于装卸物资,人们修建了石砌的凌枫码头。但从历史演变来看,百嘉码头、渡口和圩市,最早开发并长时间运用的,是在夏源。

交通的发达不但为夏源创造了物质财富,还给夏源带来一些不显眼但意义深远的影响,那就是它成了万安本土最早对外交流开放的地方之一。商贸吸引了各种人才,各种信息的交流,开阔了夏源人的眼界。本地村民也从这里大胆地走向了远方。

历史上这个开始时只是个小村子的地方,出了十多个文官武将,但村里人并没过多地炫耀。村里最赞许的是在外务工经商的那些人,因为他们才真正是劳动致富的带头人。“我们村在外当官的人只会造福他乡,很少顾及乡梓,而务工经商的人就不同了,赚了钱都寄回家乡,造屋、修路、建学馆、修祠堂,使村里面貌大变样,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老人热情地带我们去看那些宏大宽敞的古民居,“每块大青砖都要经过水磨处理,平整光滑,一砌到顶”。历经几百年风雨,村中还完好地保存着二十多栋古民居和祠堂,实属不易。(www.xing528.com)

村里有一栋十分精美的大屋,可惜十多年前被火烧掉了。大屋建于明代后期,前后三进。院内还有前、后花园,是个商人大家族建的。大屋装饰十分讲究,文化特色突出。大门上方有架气派十足的精雕门楼嵌在正中,从大门进去后是三个中厅,中厅的雕刻与油漆的装饰内容各不相同。前厅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画为主。中厅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古代四大名著为何单抛开《西游记》?村里人说不能让妖魔进宅,务工经商讲诚信,不能有不牢靠的“猴气”。商人之家想的是发财富裕,这一理念用不着掩饰。主人打造了镀金的聚宝盆、摇钱树,配以腾飞的金凤凰,满屋金光闪耀。第三厅则是名花秀草,彰显大富大贵。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三大厅相连的大屋里,你闻不到铜钱的臭气,倒看到了夏源人追求劳动致富的欲望和勇气。富裕起来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了,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房子烧掉了,但它的文化精神已经渗透到夏源人的心里。”也许是这个缘故,十多年了,大屋残留的富有特色的墙壁、圆门等依然立在绿树下,见证着时代变迁,也时时鞭策着夏源的子民。

夏源老巷子

经济与文化是两姐妹。夏源人立村之时,既抓经济发展,让人们富起来,又抓文化教育,让人在社会上立起来。夏源村现在有70多户400多人,南宋建村时也许只有十多户几十人,但几十年之后,元代的郭翊卿就以贤良授提举,首开夏源人登仕之风。村里郭、李、刘、萧等姓人才辈出,以郭、刘为多。细读县志才发现,夏源刘姓可谓文武双全。文官中,清代有个刘绍锜,嘉庆年间(1796—1821年)在浙江淳安当知县。那年,淳安先遭特大洪水,庐舍被淹没,百姓呼号待毙,后又遭旱灾,数月不雨,啼饥之民声达四境。刘绍锜“典衣悬赏”“单车劝捐”,四方呼号,先后为民募来三万多石粮食,“按户分赈”。他还向上级申请发给灾民三万多缗钱,淳安县民因此立祠纪念他。夏源没得到什么好处,但全村人却引以为荣,传颂至今。夏源刘姓武举屡有好成绩,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武举人刘志仁,“以功授千户”,属中高级军官。在忠孝传家、勤奋向上的良好风气的带动下,村里疏财仗义、乐文助教者大有人在。清代有个叫刘国泰国学生,“性俭朴”,但村里修造永福桥时,他捐了五百余金。后来,县里建考棚,他又以儿子的名义捐了百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光轴捐银八十两,买粮赈济灾民,无偿捐田,长期赡助夏源村与对岸韶口的来往渡船,方便村民往来出行。良好的民风就是在这样炽热的氛围中形成的,并传衍至今。

老人们送我们出村时,又一次提醒我们“是夏源,不是下源”,可谓企盼良多,意味深长。历史地名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我们实在不应该图简单而随意地写。这些年,一些地方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失去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和民俗遗存。我们不能再让乡村失去原有的文化精神。已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夏源,本就有与奋发兴旺的夏天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如果我们还把它叫作“下源”,这个传统村落的精气神能充分提振吗?

(耿艳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