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健康发展。1958—1960 年过度城市化,“文革”10 年反向;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市化等历程,其间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是世界其他国家所少见的,教训也相当深刻。
目前度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的增长率相当高,城市化水平上升幅度不大。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人口的流动,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从1978 年到1994 年,城市人口每年平均增加851 万人,最高年份达1300 万人,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起飞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还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据统计,到1995 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已发展到近640 个,建制镇近1.7万个,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达3.5 亿,城市化水平达到29%,比1978 年提高了11 个百分点。其中,非农业人口在1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 个,50 万~100 万非农业人口的大城市42 个,20 万~50 万人之间的中等城市192 个、20 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73 个。尤其是我国贯彻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走过的大城市过度发展、周边村镇过于贫困的弯路,这一点,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www.xing528.com)
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市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到1999 年底,我国城市以仅占全国国土16.9%的面积和占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72.3%的工业产值和70.8%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容纳了全国43.7%的就业人口。城市的完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