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业同业组织在江厦一带的滨江庙里设有公所,曾毁于兵火,后于同治元年(1862)由钱庄业筹资重建。至民国十二年(1923),因原有公所“湫隘不足治事”,乃购置建船厂跟(今战船街)平津会房屋及基地一方,兴建新会馆,即如今的钱业会馆,至民国十五年(1926)竣工。它是往日宁波金融业集会、交易的场所。[3]
宁波钱业会馆占地1500余平方米,由楼阁和园林构成,内外环境幽雅,水陆交通便利,是一座青砖雕砌的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前后两进,前进廊舍环绕,两旁有石刻、碑记,中有戏台;后进为议事厅,是旧时宁波金融业最高决策地,厅前亭园花卉,圆形砖窗嵌两条精雕盘龙,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别具一番特色。钱业会馆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并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的金融业向来以钱庄为主体,据《鄞县通志》记载,其盛时,资金在6万元以上的大同行有36家,1万元以上的小同行有30余家,最多时仅在市区就有钱庄160多家。宁波人一向以勤奋聪明、经营有方著称。清道光年间,宁波钱庄首创“过账制”,即各行各业的资金收支,从使用现金改成借助钱庄进行汇转,实行统一清算。这意味着现代金融业的票据交换办法在我国的肇始,与英国伦敦1833年成立的票据交换所在时间上大致相同,而相比于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的票据交换所则要早得多。钱业会馆内有一通石碑详细记述了宁波金融业发展概况以及建馆始末。浙江兴业银行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全国商业资本以上海为首位,上海商业资本以银行居首位,银行资本以宁波人居首位。”这表明了当时宁波商帮的实力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金融交易凌驾于上海
钱业会馆是昔日宁波金融业聚会、交易的场所。据《鄞县通志·食货志》的记载,甬上金融素以钱庄为枢纽,其最鼎盛之时,势力竟凌驾于上海、武汉各埠,掌款达二三千万元。(www.xing528.com)
(二)“过账制”等全国首创
甬上金融与他处相比有其独创性。首先,其他地方的交易均以现金作为通用的货币,而宁波则不用现金,采用“过账制”;其次,内地和上海通用银两时,宁波早在嘉庆年间就流行银圆,比其他各埠要早一百年;最后,内地的利率皆按年月来计算,而宁波因为钱庄遍地皆是,故独自奉行“日折”。
钱业会馆是昔日宁波金融业发展的缩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波金融业的概貌,对研究我国尤其是宁波的金融业发展和贸易史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