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钘学派:心术的起源与发展

宋钘学派:心术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此推论,“心术”一词的提出,可能即与子思一派有关。“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亦见“心术”一词。由此二点,似可推测《非儒下》为齐稷下之墨家学者所造,其“心术”一词或即取自子思或稷下道家之著作。即可视为宋钘心术说的进一步发展[44]。别心、术为二,又谓“心不胜术”,则下开韩非法术之说。已明确主张弃心术而任法术。

宋钘学派:心术的起源与发展

管子》中“心术”一词见于《心术上》解文“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亦见于《七法》:“正天下有分: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在出土文献中,“心术”见于郭店楚竹书《性自命出》第14简“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34]。简文以“术”代“道”除了避免行文单调外,颇疑亦有与道家分别之用意。周凤五曾指出,该篇竹书乃儒家子思学派之经典[35]。依此推论,“心术”一词的提出,可能即与子思一派有关。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感应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亦见“心术”一词。值得注意的是,后者与《心术上》经文“嗜欲充益〈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相通。《史记正义》以《乐记》为公孙尼子所作,但李学勤指出,《朱子语类》载朱熹曾叹《乐记》“天高地下”一段“意思极好,非孟子以下所能作,其文如《中庸》,必子思之辞。”而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引《公孙之养气》,篇中强调“中和”“养气”之说与思孟一系有关,均可说明公孙尼子与子思学派的观点接近[36]。《乐记》之言“心术”可能亦受子思一派之影响[37]

墨子·非儒下》载:“孔某与其门弟子间坐,曰:‘夫舜见瞽叟就(蹙)然,此时天下圾(岌)乎!周公旦非其人(仁)也邪?何为舍亓家室而托寓也?’孔某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某,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38]鹏按,此篇为墨子后学折儒之论[39]。篇中两引晏子与齐景公论孔子之言行以抑儒,且《孟子·万章上》载咸丘蒙执《非儒》所述孔子之说以问孟子,被孟子斥为“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由此二点,似可推测《非儒下》为齐稷下之墨家学者所造,其“心术”一词或即取自子思或稷下道家之著作。(www.xing528.com)

由于稷下的讨论及传布,心术说流行于战国中晚期,如《庄子·天道》云:“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所论似与《心术上》相涉,但谓“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明显欲凌越稷下道家形名、礼法之说[40]。《天道》一篇与黄老道家有关,前人已有留意,如王夫之说:“此篇之说,有与庄子之旨迥不相侔者。特因老子守静之言而演之,亦未尽合于老子。盖秦汉间学黄老之术以干人主者之所作也。……庄子之说,和上下、显隐、贵贱、小大而通于一。此篇以无为为君道,有为为臣道,则剖道为二,而不休乎天钧。”[41]刘笑敢也以《庄子》外篇《天道》《天地》《在宥》等为“庄子后学的黄老派作品”[42]。鹏按,《心术上》之“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即王夫之所谓“以无为为君道,有为为臣道”。《庄子·天道》的著作年代虽未必晚至秦汉,且庄子后学也未必有黄老一派,但庄子学派受稷下道家之影响则为事实[43]。《人间世》所谓“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可视为宋钘心术说的进一步发展[44]

荀子·解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所论与《心术上》及宋钘“去囿”说合,但同书《非相》又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别心、术为二,又谓“心不胜术”,则下开韩非法术之说。《韩非子·用人》云:“释法术而任心治[45],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一[46]。”已明确主张弃心术而任法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