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钘学派遗著考论-《心术上》经、解比较

宋钘学派遗著考论-《心术上》经、解比较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术上》解文以“精”释《经》之“神乃入舍”“神乃留处”之“神”,其言云:人之所职者,精也。解文此说为《经》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文不尽相合。《心术上》经文言“神”“神明”,解文则言“精”“神”,至《心术下》《内业》又云“精气”,皆有时代之印记。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学说并无精气论色彩,由此来看,《心术上》解文、《心术下》及《内业》可能并非宋钘一派著作。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心术上》经、解二

宋钘学派遗著考论-《心术上》经、解比较

《心术上》经之大意及思想特色已如前述,兹再取经与解合观,比较二者之差异:

1.《经》言“神”“神明”,但不言“精”;《解》则言“精”“神”(但未言“气”或“精气”):“神”与“神明”分见《经》之二处,前者见于“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絜,神乃留处”,后者见于“絜其宫,开其门,去私言,神明若存”,二者所论主旨相同,可见本篇“神”与“神明”为同义词。熊铁基曾指出:“神明”一词在先秦典籍中有多种意涵,一是作为神祇,或专指日神;二为无所不知,“如神之明”,并引申为神圣之意;三为与物质对立的精神,如《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楚辞·远游》:“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皆指人的精神。熊氏并说:“以神明形容人的智慧或精神作用,甚至扩大到天地精神,与道、与天地联系起来,属于道家系统的著作。”[147]鹏按,《心术上》的“神明”无疑是指与物质相对的精神而言。该篇说“神将入舍”“神乃留处”,可见精神可由外而来。值得注意的是,《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说法与《心术上》“心之在体,君之位也”“虚其欲,神将入舍”若合符节,一言出,一言入,皆承认心为身主,神明以心为宫室而往来于人身内外。《心术上》论心、神明既与《黄帝内经》同,可知班固谓《宋子》十八篇“其言黄老意”,并非虚言[148]。此外,由《远游》“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二句,又可知“神明”“精气”混言之无别;析言之则“神明”指人内在的精神,“精气”则为往来天地、万物之间的精粹之气。《心术上》解文以“精”释《经》之“神乃入舍”“神乃留处”之“神”,其言云:

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寡,寡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絜则神不处。

前言“精”,后言“神”,可见二者内涵相通。解文作者描述修养过程时,把“精”“神”的概念套入其中,且将“神”“明”分言(在经文中“神明”与“神”相通),于是精、明、神三者又成为不同的修养境界。解文此说为《经》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文不尽相合。解文言“精”,而不言“神明”,又以之为“人之所职”,已见稷下道家精气论的色彩。严善照指出,“神”字较“精”字早出,而且使用广泛。“神明”亦早于“精神”一词。战国后期,“精”“神”正式结合,形成“精神”之复合词。“精神”一词似乎寓意“精”为“神”之物质基础,古代医家认为这两者皆发生于男女性爱之中。《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神相抟谓之神。”可见“精神”与生命发生的根源有紧密的关系,也是与人体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说:“所谓‘精神’,首以体内的精液或精气为基础,其次使超越漂游于天地之间的‘神’下降至人间,然后再把它移植结合到‘精’上。”[149]鹏按,“精气”“精神”二词的形成可能皆与古代医家理论有关,且二词之产生后于“气”“神”“神明”等词。《心术上》经文言“神”“神明”,解文则言“精”“神”,至《心术下》《内业》又云“精气”,皆有时代之印记。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学说并无精气论色彩,由此来看,《心术上》解文、《心术下》及《内业》可能并非宋钘一派著作。(www.xing528.com)

2.《经》初步提出“静因之道”,《解》进一步对此多所发挥:《经》言“虚”“静”,并由虚静推出静因之道,乃对《老子》虚静无为说的发展。《经》所谓“静因之道”为“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初步提出“因”“应”之概念,但全篇所重仍在“虚”“静”。《解》出现大段讨论“因”“应”的文字,尤其重视“因”这个概念。“因”“应”两概念的提出,是作为解释《经》“不俄不颇”及“不言无为之事”而出现的,但以《经》观之,二句实为“虚”“静”概念的延伸,解文以“因”“应”释之,乃其进一步之引申,未必符合《经》之原意。值得注意的是,《解》释“不言”为“应”,解“无为”为“因”,并与形名论结合,如云:“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而所谓“圣人”,《解》云:“言不得过实,实不得衍名。号物以形,以形侔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又较《经》“名当谓之圣人”更进一步。《解》重视“因”这个概念,应该与田骈、慎到一派有关。《吕氏春秋·执一》载田骈说齐王之语云:“变化应来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彭祖以寿,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农以鸿。”《慎子·因循》云:“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150]所论与《心术上》解文“因也者,非吾所取,故无颇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也”“因者,言因其能而用者也”相通。《解》论“礼”说:“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又与《慎子》所谓“因也者,因人之情”合。蒙文通及裘锡圭都曾据《心术上》《白心》等篇对于“应物”“因”之重视,推测其为慎到、田骈一派所作[151],这一点放到《心术上》解文来说,应该可以成立。《庄子·天下》云:“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椎拍輐断,与物宛转。”“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所言皆慎到、田骈一派因循之义。由此看来,因循说的有无,可作为宋子与慎到、田骈一派学说的分野。《心术上》经文虽有“静因”之说,《白心》也有“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随变以断事,知时以为度”的话,但都未像《心术上》解文对“因”作出明确界定,并以之为认识论及修养论的重要原则。

3.《经》云:“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解》释之云:“天之道‘虚而无形’,虚则不竭,无形则无所抵啎。无所抵啎,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知,职道之精。”解文径以“天之道”为“道”,明显将“道”置于“天”之下,未必合于《经》义,并与《老子》“道”超乎“天”“地”之上不同。解文又云:“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道既已在天地之间,就已非包裹天地、先天地生之“道”[15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心术上》经、解二部分非一时、一人之作,二者之学术渊源也略有不同。我们可以笼统地说,这两部分都是稷下道家的作品,但析言之,仍可分出经、解的学派倾向。经的部分疑为宋子一派所作,解的部分则主要受慎到一派的影响,而与宋钘学说关系较远。一般而言,一组有经有解的文献应是同一学派的作品,经、解的作者可能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但亦有例外。如郭店楚墓所出战国竹书有《五行》一篇,乃子思学派经典[153],马王堆汉墓亦有《五行》的另一抄本(篇章结构、文字略有差异[154]),但有经有解。帛本《五行》从《经》文的改编到《解》文之撰写均较重视“仁义”的线索(此与楚简本强调“圣智”有异),学者或认为《解》乃孟子或其后学所作[155],但《五行解》两引世子之说,亦有学者据此以为《解》乃世硕一派之作品[156]。严格说来,《五行》经、解的思想并不一致,二者并不形成于同一时期[157],亦未必为同一派学者所作。又如《韩非子·解老》借着训解字词意义来发挥《老子》思想内涵,但其所论多借《老子》之文表述其法治思想,非为阐明《老子》所作[158],亦不能据此将二者划为一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