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必须树立注重应用能力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要改变过去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轻视实践、忽略应用的状况,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实践应用的意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树立技术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高职课堂教学中,尽管传授知识、强调技能是培养重点,但是不可轻视对高职学生德育的引导和培养。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少数高职学生不光学习成绩差,本身的道德素质也不高,这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品性和尚德的人会使之向善,缺德之人易使之向恶。所以,高职教育中的技能、技术一定要为有德、有情、有仁义之心的人所掌握。换句话说,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把握这个本质,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越高,教育品质越将临近危险境地。
(三)明确“三用”的教学目标(www.xing528.com)
教学目标明确是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实际提出实用、够用和会用的“三用”策略。实用,高职的培养目标就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这类人才与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有着更直接的关联,因而,高职院校一定要按市场、职业、技术三个坐标轴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立。够用,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同,根据课前的教学目标分析可知,针对学生的学前能力来说,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只要使学生够用就可以了,因为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把设计蓝图转换为现实产品的人员。会用,是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能即时上岗,即时地适应业务要求,达到“用得上”要求的目标。
(四)根据时间维度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要根据学情确定高职课前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选择教学起点,对教材进行处理,这也是高职课堂教学的基础。部分高职学生因为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而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却过多地依赖经验,或者仅仅是依据对考试成绩的简要分析等,这些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对高职院校来说,教学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型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着重进行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此,高职课堂教学的课前教学目标也应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技能起点能力。当然,任何教学都不应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方面的关注。培养目标是靠教学实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住了教学目标就等于把握住了培养目标。所以,教师在设立课堂的教学目标时,需要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全面分析学生的现实状况,有侧重地引导学生的技能学习。
其次,要灵活掌握课中教学目标。在课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中,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天马行空、不负责任的,而没有生成的教学目标是形而上学、不精彩的。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教学目标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从表面上看这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但实质上还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的体现,严重偏离了高职课堂所预设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反之,如果是生成过多,一方面必然会影响预设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也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教学的目的。教师应以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课前预设既考虑生成的多样性、可能性,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注意以不偏离预设的基本目标为前提,尽可能地发挥生成的多样性,把预设教学目标和生成教学目标和谐统一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