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启示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自身特性决定的。(五)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注重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是职业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都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启示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毕业之后的择业有着直接影响,而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能力对就业状况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将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职业定向有利于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产生积极的态度,并且会更加努力提高本领,以期在未来工作中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分析和了解,能够明确向往的职业对其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进而分析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提升素质,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并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职业技能体系,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与评价体系,支持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无论是德国“双元制”模式,还是澳大利亚TAFE模式、英国BTEC模式、北美CBE模式,都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制体系基础上,使职业教育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为整个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澳大利亚政府对职业教育在财政上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同时也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为了支持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如为满足21世纪旺盛的人才需求,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白皮书和《国家教育培训目标》,这些法律法规既保护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本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又为英国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德国也相当重视职业教育立法的发展,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有很多,例如《手工业条例》《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培训员资格条例》等。在这些发达国家中,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法律政策和财政支持方面,为促进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国政府应当借鉴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提高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从教育发展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更要着眼于教育事业带动产业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还要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劳动就业的结构等多个角度来审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我国虽然也早已出台相应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众多专家也呼吁要随之修改,2019年出台的《职教二十条》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此外,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其核心要素。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还是参考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重视理论考核,虽然也增加了实际操作技能,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相关企业的认同感。国外先进职教经验很多都是从国家或政府层面组织建立考试评估机构,然后由行业协会和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评价,以保障考核评价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三)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自身特性决定的。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的理念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研究和讲授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必需的理论和方法是其主要职责。树立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持;通过开放式的教育方法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完善的高职文化体制促进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www.xing528.com)

(四)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好坏,没有教学质量过硬的教师人员配备,人才高质量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双重属性的高等教育,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较熟练的岗位技能。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就需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实习和培训,增加教师在实践方面的机会。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如果“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的途径来解决职业技能问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五)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注重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是职业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德国职业学校基本都设有包含企业主、行业专家、企业家在内的学科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将学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委员会提供的企业需求去开设相应的专业,并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另外,德国的职业学院还有一半的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是企业请来的精英,既能为学生讲授较专业的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这样按企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既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又能通过实践巩固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值得我们借鉴。企业是职业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是职业教育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为了避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学校可以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办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企业的参与,从培养目标到培养评价,由企业全程深度参与,让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指导性作业,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互利共赢。

(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主体

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课堂上“教师主体”的现象,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主动地去进行知识建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都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如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企业调研、演讲辩论、情景模拟等,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身水平灵活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不同的考核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教师的角色定位也由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从被迫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建构新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