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过度竞争等外部因素是导致心理异常的主要条件,但这些条件也要通过心理活动的内部矛盾发生作用。这些矛盾如得到顺利解决,人的心理就会健康发展。这些矛盾的激化则会引起心理的异常变化。导致心理异常的内部矛盾(内在原因)有以下几种:
1.需要。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有所需求的主观状态,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以兴趣、爱好等具体形式表现于人的行为中。人的需要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教师不仅有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也有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师希望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生的爱戴。教师的这些需要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而得以满足。因此,这些需要是合理的。但如果教师追求不切实际的名利地位,自己又不努力工作,这样教师的需要就会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落差,产生矛盾。这样矛盾长期持续地发展便会导致心理异常。
2.心理冲突。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人提出一些新要求。如果人的认识、情感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一般情况下,心理冲突只会给他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感受,并不会引起心理的异常变化;但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不同的心理疾病。
心理冲突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需要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合理的需要和愿望,但无满足需要和愿望的条件;另一种情况是需要和愿望不合理,违背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导致心理冲突。第二方面是需要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有多种情况,如,两个目标都符合自己的愿望,然而事实上不可兼得,必须在其中选择一种,这叫趋一趋冲突;两个目标都不符合自己的愿望,然而由于环境所迫,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目标,这叫避一避冲突;为了达到某一个极有意义的目标,必须付出巨大代价,而且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各占一半,在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叫趋一避冲突。
心理冲突不一定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激烈而长久的心理冲突则应尽量避免。(www.xing528.com)
3.恐惧。恐惧是在可怕的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强烈的紧张情绪反应。
恐惧产生时,常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嘴唇颤抖、身冒冷汗、四肢无力。同时,恐惧也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
4.自卑。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在这种评价过程中,人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这种情绪会导致人在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畏首畏尾,同时会摧毁人的信心和意志,严重的自卑心理会引起行为失常和心理变态,如用恶作剧引起人的注意、吸毒、酗酒、犯罪、甚至轻生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