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企业污染传播失灵问题及重建探析

我国企业污染传播失灵问题及重建探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组织环境污染监督的传播失灵在沃尔夫理论体系里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范畴。公众参与是非营利组织理论框架的内容,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纠正地方政府传播失灵与市场传播失灵重要的保障。

我国企业污染传播失灵问题及重建探析

中篇由三章(第三章到第五章)共8节组成,各部分并列存在且相互递进。第三章研究市场失灵框架下的我国市场化报纸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传播失灵,以及我国环境新闻记者群体科学知识素养与职业角色认知短板所造成的新闻生产领域的传播失灵,这些失灵都是内容扭曲性的传播失灵。第四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环境污染信息公开之监督领域的传播失灵,主要建立在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06年以来的实践基础上的考察。第五章是对公众参与从理论到实践的考察,以探讨公众参与在环境传播有效传播中的保障作用,以及我国这些年的实践及问题,其主要研究视角为公众的科学素养,以此进一步剖析我国公众参与中因科学素养问题所造成的传播失灵。

从理论上来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市场的不充分竞争、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市场不完善、竞争不充分、分配不公平等。[1]这些属性又进一步派生出环境信息的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负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与市场竞争不充分等,这是研究市场传播失灵的参考坐标。在第三章里,企业污染的环境信息属于公共产品,而环境污染是具有负外部性的市场行为,所以出现了内容扭曲性的传播失灵。为了研究传播内容上的传播失灵,本章对我国大众传媒关于环境污染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传播失灵中内容偏移与扭曲、本地监督的缺位、市场化漂绿与深度调查新闻的缺失等。市场化传播失灵问题出在媒体对于市场的依赖,尤其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是市场化媒体主要的经济来源,故对其环境信息传播存在市场短板。这进一步表明环境污染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

地方政府环境污染监督传播失灵的理论同样来自查尔斯·沃尔夫的非市场(nonmarket)失灵理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不再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与美德的拥护者,它只是提供一些不那么容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平淡无奇的设备而已,并且不会凌驾于市场之上。[2]沃尔夫认为政府失灵的原因在于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内在性(internalities)和组织目标、派生(derived)外在性与分配不公等。[3]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监督的传播失灵主要体现在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内在性和组织目标,以及派生外在性等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的地方经济增长这样一个内在性和组织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相一致,从而把环境污染的成本留给下一代,形成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导致政府环境污染的传播失灵。

社会组织环境污染监督的传播失灵在沃尔夫理论体系里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范畴。该理论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因此被称为第三方,像环保组织这样的机构属于其中的公民组织。社会组织失灵主要是受到非市场失灵的影响,因为它基本上不太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影响。[4]因此,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内在性和组织目标、派生外在性与分配不公是社会组织监督传播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新《环保法》里,社会组织对企业的监督是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第四章考察了社会化组织对于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与传播失灵,发现社会组织缺少政府政策系统支持,使得其对于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处于非强制性状态。这一传播失灵依然来自政府失灵,即成本和收益的分离,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内在性和组织目标来给社会组织提供规制性保障。解决的途径依然是公共政策的革新。

公众参与是非营利组织理论框架的内容,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纠正地方政府传播失灵与市场传播失灵重要的保障。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公众参与和社会组织一样属于非市场失灵,属于结构性功能失灵。非营利组织的失灵主要因为政府的失灵,纠正的途径依然靠公共政策,使得社会化监督具备完整的传播结构和功能。作为科学议题的环境污染,公众参与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素养。公民科学(civic science)就是一个研究科学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新视角,也进一步影响公众的态度与行为。[5]第五章科学素养与公众参与的问题,在于发现公众参与的科学素养短板,总结我国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问题,以及理论层面的发展方向。中篇各部分之关系与逻辑如图3所示。

图3 中篇各章节主要论点与逻辑关系图

中篇在整个研究中与其他部分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在论证关系上,中篇对上篇提出的问题即我国境内企业污染的传播失灵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目前主要监督形式即大众传媒舆论监督、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民间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舆论监督的传播失灵现象进行考察,发现现有的舆论监督形式无法有效地对我国境内的企业污染进行舆论监督,由于大众媒体的市场化传播失灵、地方政府监督的传播失灵、环保非政府监督的传播失灵,致使企业污染的大量存在。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寻求新的路径与方法,那就是下篇结论部分提出的建立中国的PRTR体系。如果没有中篇的问题分析,就不能排除在现有传播框架下建立针对我国境内企业环境污染传播失灵的纠错机制,也就很难在下篇提出建立我国污染物登记转移制度,从而克服传播失灵的结论。

【注释】
(www.xing528.com)

[1]Wolf,C.,Market or Governments: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Santampnica,CA:1986,pp.14-24.

[2]Simmons,R.,Beyond Piolitics:The Roots of Government Failure,Oakland:Independent Institute,2011,pp.xiii-xv.

[3]Wolf,C.,Market or Governments: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Santampnica,CA:1986,pp.49-71.

[4]Wolf,C.,Market or Governments: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Santampnica,CA:1986,pp.73-76.

[5]Miller,D.,‘Public Understandingof,and Attitudes toward,Scientific Research: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 to Know’,Public Undestanding of Science,2004,13,pp.273-2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