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洪涝灾害的管理与应用

城市洪涝灾害的管理与应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贾鲁河流域洪涝灾害亦相当严重。据1994年《郑州市防洪规划报告》,市区洪涝灾害几率基本是三年二涝。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初,郑州市洪涝灾害以农业损失为主,市区面积较小,经济损失相对较低。总体来看,近年来暴雨洪水较少,灾害主要表现为涝灾。图4-4和图4-5分别为2007年和2011年洪涝灾害情况。

城市洪涝灾害的管理与应用

历史上贾鲁河流域洪涝灾害亦相当严重。根据调查,郑州市南部地区金水河中上游至十八里河中上游,在1935 年曾同时出现过大洪水,其洪峰流量分别大于700m3/s、800m3/s。新中国成立后,市区洪涝灾害仍接连不断,并随着保护区的建设发展,财产损失亦愈来愈大。1956年7—8月,市区连降两次大暴雨,河水猛涨,贾鲁河、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都发生漫溢决口。当年实测贾鲁河常庙站洪峰流量400m3/s。1978年7月2日,降大暴雨,5h降雨量达189.4mm,由于熊耳河排水能力不足,市区陇海铁路以南,普遍积水0.5~1.5m,直接经济损失520万元以上,因交通中断、工厂停产等间接损失难以计算。1983年8月10日,市区南部突降大暴雨,最大日雨量173.2mm,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潮河涨水,市区南部一片汪洋,市区其他区域也出现大面积积水,由于洪水冲刷,小李庄处京广铁路桥涵沉陷,造成货车翻车事故,铁路交通中断达22小时。共塌房1072间,冲毁道路273条,长87km,市南郊1469个村被淹,淹地11.58万亩,塌房2249间,冲毁桥涵36座,道路11km,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2005年7月21日—23 日,受 “海棠”台风影响,郑州市区及郊县普降大雨。雨区覆盖面积4850km2,其中暴雨覆盖贾鲁河流域2100km2的范围,占整个流域面积的39%左右,贾鲁河中牟水文站实测洪峰95.6m3/s。暴雨中心位于荥阳市,暴雨中心点最大1 小时降雨70mm,相当于50年一遇降雨;中心点最大日降雨338.5mm,相当于500年一遇降雨。这次降水造成楚楼、丁店水库出险,索河河堤决口,淹没耕地近40万亩,倒塌房屋2150余间,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2亿元。2005年大暴雨使金水河入市区金海水库河段道路和居住区出现了较大的洪涝积水面积。“海棠”暴雨是近年郑州较大的一次降水过程,对指导郑州近期防洪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据1994年《郑州市防洪规划报告》,市区洪涝灾害几率基本是三年二涝。郑州市城区经常出现洪灾的区域有11 处,年平均积水面积18km2,多数是工业、企业、仓库重地,损失较大;郊区涝灾区域平均年63km2以上,耕地面积近10万亩。

市区的涝灾主要来源于内河和地面积水。由于市区地形相对平坦,地面比降小,骨干河道排水不畅,城区原排水管道标准低而易致涝。同时,随着城市地表硬质化面积扩大导致雨水下渗能力降低,相同强度的降雨,成灾水量较过去大为增加。原来能够通过下渗补充地下水的雨量全部积存于低洼硬质路面,更增加了城市排水管网压力,形成不同于自然涝灾的城市涝灾。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初,郑州市洪涝灾害以农业损失为主,市区面积较小,经济损失相对较低。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伴随城市洪涝灾害产生的交通问题、地下设施安全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同等水平的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较过去增加了数十倍。

总体来看,近年来暴雨洪水较少,灾害主要表现为涝灾。市委、市政府连续几年加大了城市排涝建设力度,路网积水现象大大减少,但受历史建设条件制约,截至目前仍有部分路段存在暴雨积水现象。郑州市每年洪灾造成各方面的损失都非常大,几乎每次大范围降雨都会造成市区多处积水塌方,积水灾情导致交通严重受堵,甚至交通瘫痪,又是还会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图4-4和图4-5分别为2007年和2011年洪涝灾害情况。

(www.xing528.com)

图4-4 2007年城市市区洪涝

图4-5 2011年城市市区洪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