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基因组中多于95%的转录序列为非编码RNA。然而相对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一系列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章对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明确肿瘤中特别是膀胱癌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现状,探讨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膀胱癌新的诊疗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

2015年中国初发膀胱癌人数约80500例,其中男性膀胱癌患者新发病例数约62100例,居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之首,女性膀胱癌患者新发病例数约18400例,2015年全国因膀胱癌死亡人数达32900余例。在欧洲,每年有超过120000例的新发膀胱癌患者,膀胱癌死亡人数每年约为40000例,为肿瘤中导致患者死亡的第6大病因。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膀胱癌的90%,其他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但均少见。

外在环境的作用、职业、生活习惯以及患者基因组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的改变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膀胱癌的发生。研究证实,某些病毒以及某些化学致癌物的累计作用于人体,引起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从而导致膀胱癌的发生进展;同时既往研究表明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膀胱癌的发病的危险性约为无膀胱癌家族史者的2倍以上,可见遗传因素在膀胱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突变以及基因表达的异常调控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发现了多个染色体区域基因组拷贝数的扩增或丢失与膀胱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拷贝数扩增的基因有PPARGSE2F3、EGFR、CCND 1和MDM2等,拷贝数丢失基因的有CDKN2A和RB1等。同时研究发现膀胱癌患者基因组中常伴有TP53、FGFR3、PIK3CA、TSCI、RB1和HRAS等基因的突变。然而目前我们仍未完全清楚膀胱癌发生进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同时针对膀胱癌的治疗方式在近30年来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改变,目前尚未发现针对膀胱癌的高效的靶向治疗靶点。因此,研究膀胱癌发生进展的生物机制,明确关键基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对有效地抑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开发抗膀胱癌的基因治疗药物至关重要。(www.xing528.com)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蛋白编码RNA的比例不足。而基因组中多于95%的转录序列为非编码RNA。根据非编码RNA的功能和调控模式,将非编码RNA分为管家类非编码RNA和调节型非编码RNA。管家非编码RNA类似于编码基因中的管家基因(如GAPDH、p-actin等),通常其在细胞内的表达量恒定,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常见的管家类非编码RNA包括U6、tRNA、rRNA等。调节性非编码RNA表达量变化不定,且目前大部分调节性非编码RNA的功能未知。根据非编码RNA的序列长度,一般认为长度在100bp以内的调节性非编码RNA为小的调节性非编码RNA,如微小RNA、siRNA、piRNA等;而长链非编码RNA,其序列长度一般在200bp以上。

目前微小RNA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基本明确。然而相对于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一系列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章对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明确肿瘤中特别是膀胱癌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现状,探讨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膀胱癌新的诊疗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