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媒介下苗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座谈会会议摘要

现代媒介下苗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座谈会会议摘要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议题:1.对苗族文化生存现状的看法及思考。台江全力打造的姊妹节,通过媒介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影响。现代媒介出现之前,平时苗族人特别是乡村人没事干,比如农闲时候,都聚在一起讲故事、学歌,以这种方式来传承民族文化。

现代媒介下苗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座谈会会议摘要

时间:2014年8月14日15:00-17:30

地点:台江县政协会议室

与会人:

吴建伟:贵州文化厅原副巡视员,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省苗学会副会长;

刘耀密:台江县苗学会会长,原台江县政协主席

刘耀宜:台江县苗学会顾问

张志发:台江县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县志办主任;

张少华: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原县文联主席;

文武: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原县计生委党组书记;

王星河: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中国旅行社台江分社经理;

刘龙: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县教育局党组书记;

王浩: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县民宗局局长;

熊克武:台江县史志办主任;

徐俊荣:台江县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县史志办纪检组长;

吴磊:台江县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龙金平:台江县苗学会常务理事,台江非物质文化办公室主任。

议题:

1.对苗族文化生存现状的看法及思考。

2.现代媒介对苗族文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3.现代媒介在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可以或应该扮演的角色。

4.如何运用现代媒介传承、保护、发展苗族文化?

张志发:

一、媒介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1.传统苗族服饰的变化

以前的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具有独特性的代表,不同的苗族支系穿着各有特色的苗族服饰。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人再穿着苗装,主要受到电视的影响,人们以电视角色的穿着为时髦,纷纷模仿和追求,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服饰。

2.施洞、老屯等乡镇传统苗族便装的变化

现在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苗族便装,但是其样式和纹饰都在发生变化。比如现在有些人穿着白衬衣,在上面绣上一些苗族的图案。但是一方面,白衬衣本身就是对传统苗族便装的变革;另一方面,现在衣服上的苗族纹饰也与以前发生了变化,吸纳了一些流行的纹饰。

3.传统节日的变化

以前的苗族节日都有固定的日期,不能变更,但是现在有的节日随着旅游节期变化而变化。在内容方面,以往的摔马摔牛都是娱乐性内容,而现在演变成竞技性体育。木鼓舞以前是祭祖时才跳,很神圣,而现在为了吸引游客,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时间和场合都变得随意。

4.婚恋习俗

电视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男女的影响,逐渐改变了苗族人的婚恋观念。以前交往的圈子比较稳定,现在男女交往的圈子明显扩大。过去苗族男女需要通过“游方”的方式,在固定的场合依靠对歌寻找中意的伴侣。现在“游方场”已经消失,不再通过“游方”,以比歌、比口才交往。而婚姻圈,以前都是在苗族本族内部,现在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范围,特别是打工现象的出现,婚姻圈已经大大扩大,台江还有不少越南苗族女性嫁过来。

5.语言的变化

主要受到电视和网络的影响,汉语、流行用语冲击着传统的苗语生活圈。现在很多农村老太太也会说普通话,甚至会讲一些电视里的语言,比如光头强、喜羊羊。在台江有两个寨子很明显,汉语和苗语夹杂使用,如梅影寨和台拱镇。

二、媒介对苗族文化的作用

1.媒介的记录留存作用

现代媒介的介入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彻底消失,通过现代媒介对苗歌、苗舞进行保存、记录和宣传,比如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在乡村,人们通过光盘、手机、MP3来传播苗歌,有的人的手机彩铃是苗歌。

2.节日的复兴

旅游产业的发展帮助了一些传统节日的复兴,现在节庆活动很丰富,比如二月二、姊妹节、独木龙舟节。台江全力打造的姊妹节,通过媒介的广泛传播,扩大了影响。

3.民间工艺的繁荣

民族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民族手工艺品的展示和销售。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苗族四大传统手工艺技术在旅游业和现代媒介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被更多外来人知悉。

三、一些措施

1.现在民族中学把木鼓舞的一些舞姿和鼓点编排成学生锻炼身体的音乐

2.贵州大学教授提供资金资助反排的歌师和学习反排歌舞的人;

3.古歌传承建议可以在村里开办苗族传统文化传承夜校,吸纳村民参加。

张少华:

台江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包括服饰、语言、歌舞。主要谈一谈苗歌的传承。过去每个寨子都有“游方场”,2001年去佰邦,那时候还有“游方场”,但是从2002年开始台江县的“游方场”就逐渐消失了,苗歌失去了一个主要的传播渠道。现在台江县城偶尔会看到一些五六十岁的人在河边唱唱情歌,怀旧,但是过几年估计就没人唱了。“游方”对歌也是苗族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之一,消失的原因包括:

1.现代教育的普及,小孩从幼儿园开始便接受统一的现代教育,没有时间参加类似的“游方”活动;

2.打工的影响:现代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当地人外出打工挣钱的观念意识,很多12-15岁的年轻人便外出打工,更没有时间和机会聚在一起唱苗歌;

3.手机通讯的发达,过去“摇马郎”唱歌交流传情,现在打个手机就接上了头;

对应之策:如何处理苗族文化的传承与时代进步发展的矛盾?

1.前几年开始实行了苗族文化进课堂,但是搞了一阵现在不如以前红火。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2.非遗保护。需要政府统一力量来搞保护。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现在开始着手保护古歌,但是情歌还没有动手保护。县里成立了苗歌协会,会有一定的帮助;

3.光盘的记录传播作用;

4.节日活动、节庆文化的复兴,特别是苗歌比赛让苗歌的传唱得到一定的机会,但是政府还应该更大地投入;

5.通过电视、网络大力宣传苗歌、苗族文化。

熊克武:

以前的苗族文化保护很好,但在现代媒介的冲击下,现在面临困难。

现代媒介出现之前,平时苗族人特别是乡村人没事干,比如农闲时候,都聚在一起讲故事、学歌,以这种方式来传承民族文化。

现代媒介出现之后,正面的影响包括:

1.80年代,县里有了录音机,很多人拿着录音机去录别人唱歌;

2.90年代,出现了DV,拍摄或者自拍更加方便,这也是很好的记录民族文化的方式;

3.政府组织民族活动、民俗活动。

负面的影响包括:现在人整天看电视,不学歌。受经济影响,出外打工。同时艺术活动简单化了。以前的民族服装都是手工制作,现在很多用机绣。以前的芦笙曲调现在人都不会吹了。有些寨子,以前堂屋是没有天花板的楼板的,目的就是为了吹高排芦笙,现在也消失了。

在现代媒介下如何生存:(www.xing528.com)

1.民族文化进课堂。问题是缺乏教材,但也收到一些成效;

2.98年开始,县里推动姊妹节走向世界,很多民族文化元素得以保存发展;

3.广播电视加大宣传力度。比如,从江县的广播台里经常播放侗歌,而现在台江县没有广播台;

4.新闻宣传方面应该搞苗语广播,凯里有苗语广播;

5.对民间艺人,应该大力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培养继承人。

田文武:

苗族有很多自制的东西,比如蕨粑、火药。现在都依赖市场购买,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渐渐遇冷。要想到如果遇到经济困难时,这些自制生活用品如何复兴。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媒介把这些制作过程记录下来,但是谁来记录,记录下来后给谁,谁来保存,如何保存,这些都是问题。

曾经有个民间老艺人写了个自己技艺的材料交给县文史办主任,主任嫌他是农民,看不上,这些材料便废弃了,结果老人去世,他所掌握的技艺也失传了。还有,文化具有多样性。苗族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具有独特性的苗族文化都掌握在不同人手里。比如在座的张少华是国家级的传承人,那么还有李少华,陈少华,他们的文化怎么保护?苗歌没人唱,手工刺绣被机绣代替,笆篓被编织袋代替,没有经济激励和支持,怎么从实质上进行保护?

龙金平:

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而语言是载体。而现代人的观念是要生活得好,就得到外面的世界去,就要学习普通话。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学习普通话。语言带来民族的自豪感、存在感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会说苗话,更不会唱苗歌。怎么办?需要建立苗族文化意识核心区。在高考体制下,苗族文化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仅仅是高考加分,而应该把对一定程度的民族文化的考核纳入高考科目当中,特别是各地的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要传承需要生存的土壤,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学习,哪里有时间接触苗族文化。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苗族文化能生存就不错了,发展是下一步的问题。

王星河:

土生土长的台江人,做旅游行业,对台江苗族文化感情很深。谈谈对反排旅游的思考。必须在保护中发展,西江千户苗寨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而反排旅游发展了几十年,仍然原汁原味,因为一是地方小,旅游业发展慢,没有被破坏。原汁原味最值钱。在当地,通电是好事,但是电线应该埋入地下,漫天的电线太破坏美感。当地农耕文化用具基本消失,很多被日本人、(中国)台湾人买走了,很多传统技艺也被他们学去,甚至有日本人说要看苗族文化得去日本。应该把老前辈、传承人集中起来,记录、保护。

自己想搞一个大型的斗牛场,把当地的斗牛文化集中起来。要发展就要靠自身,不要指望政府。经济上去了,才有资本来搞文化保护。

刘耀宜:

一、苗族文化存在消亡的危险,苗族习俗、生产工具等都在走向消亡。

1.穿苗族服装的很少。比如当地的姑娘,不开口说话,还以为是北京、贵阳的;

2.“游方场”的消失。以前青年男女在“游方场”对歌,中意的就在一起,现在没有这样的传统。随着“游方场”的消失,会唱情歌的人越来越少。当地曾经举办过情歌比赛,但是年轻人都不参加;

3.传统生产工具,如碾房被打米机取代,舂米、纺布的老机器都没有了;

4.用苗语交流的人越来越少。农村人会说汉话的也越来越多。

这不应该完全归罪于现代媒介,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所致。

二、媒介的有利因素

电视、广播、DVD对苗族文化的帮助。比如,如果没有电视,怎么认识阿幼朵?现在反排木鼓舞会组队外出表演,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传播,让更多人看到。录音机、摄像机的普及可以让人们记录文化。如果想学苗歌,可以看光盘。

同时可以通过组建各种民间组织,如斗牛协会、苗歌协会等,集中力量保护民族文化

三、如何保护?

1.提高苗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2.培养苗族文化的传承人,如苗歌、刺绣、银饰、工艺品加工。趁很多传承人还健在,应该组织年轻人向他们学习;

3.民族干部、民族文化人应该负起责任,立足于民族文化进行挖掘、传承;

4.有意识地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如节日庆典、民族文化比赛和展演;

5.充分利用现代媒介进行传播。建议各省州县电视台、广播台开办民族文化宣传专栏,专门播放民族文化内容的节目。使用苗语,传播民族文化内容。如服饰、工艺、节日、习俗等。

吴磊:

刚来台江的时候,组织了苗族歌舞协会,好不容易通过县里批准,在河边上建了“游方场”。最开始还有些中老年人来参加。但渐渐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家人的理解,心也冷了。前几年还想组织人搞踩鼓舞,但是迟迟得不到场地支持。前段时间组织了一些芦笙舞爱好者外出表演,可是回来后没人理,连个慰问都没有,大家都心灰意冷,觉得没价值。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是有的,也有对民族文化充满热情的人,但是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徐俊荣:

苗族文化发展的分水岭是现代媒介的出现。

70年代,没有现代媒介的时候,苗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游方场”的对唱。有些地方的“摇马郎”从农历五月份开始,每13天开一次,一直到农历十月份结束。年轻男女到“游方场”对歌。苗族文化就是通过情歌对唱以及古歌、叙事歌等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歌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前年轻人都喜欢集中到歌师家学歌。那时候有点文化的人,虽然不会苗族古歌词,但是可以通过用相似发音的汉语来帮助记忆。

媒介出现后,苗族文化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冲击。最开始是70年代末,录音机等出现,“摇马郎”的时候,我都喜欢扛着录音机去记录。到了90年代,刘主席倡导成立了苗学会,开始用DV摄制光碟,在街上播放,吸引了很多当地人。老人家,还有外出打工的人会购买光盘观看。2009年举行方召歌会,电视台将现场记录下来并播出,反响很好。

总的来说,现代媒介对苗族文化有帮助,建议如下:

1.希望多利用现代媒介宣传传播苗族文化;

2.苗学会自身工作时应该注意存档、保存和记录;

3.人才问题。不仅是高考对民族地区考生的倾斜问题,而是会唱苗歌跳苗舞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考;

4.传统文化传承人,经济上多支持和激励。

王浩:

关于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思考:

1.苗族文化进课堂;

2.民间艺人的保护;

3.经费支撑,特别是对基层艺人的支持;

4.口传文化的保护(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

5.城镇居民的苗族个性文化符号。如台江县城不少雕塑、装饰都是用了苗族文化符号,但是老百姓并不清楚,混乱,外地人更不知所云。(借鉴宗教保护的经验,如西藏,四处都能见到喇嘛、寺庙、佛塔,到处都是显见的文化符号。又如侗寨的鼓楼,是地标性的侗族文化物化载体);

6.编制苗族文化书籍和音像资料。

刘耀密:

现代媒介对苗族文化的冲击是必然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消亡是现实问题。所以抢救与保护势在必行。无生存不能发展,无发展也没有生存。生存是前提,发展是保障。相互依存,需要创新性的发展。

生存与发展依靠政府行为,政府重视与否在于对苗族重要性的认识。苗族古歌应与汉族的唐诗、宋词、元曲具有相同的地位,不仅助兴娱乐,更是起到教育的作用。

保护文化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所以保护民间艺人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传承人传习经费需要得到保障。国家级一年1万,省级5000,州级3000。

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

1.语言的普及和使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苗歌具有独特性,用汉文来写苗歌或者翻译苗歌,是表达不出苗歌深刻的内涵的。下决心统一苗族语言,现在光苗族语文就有四种;

2.适应性是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如银饰、刺绣不能满足于传统古老的样式,要把收藏型、观赏型产品发展为实用型。前几年到台江旅游的游客,包括外国游客购买了很多银饰和刺绣,但最近几年数量明显下降。因为买的东西不实用,而且人都没得够多了。要在不改变传统最核心的纹饰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

3.苗族文化的经济化、产业化;

4.培养人才。台江的一位民间艺人成了上海某所大学的教授。实现跨地区的文化传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5.利用好媒介。

总的来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具体讲,苗歌需要传唱下去,需要成书流传。

吴建伟:

日本在1931年便立法保护民族文化,经过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占领,传统文化却保护得如此之好。日本民族对文化的坚守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现代媒介,可取的态度应该是不回避、不敌视,而是积极地学习使用、驾驭现代媒介,利用好现代媒介,让其为民族文化的保护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