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现了对澳大利亚主流报纸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详细描写。 文献综述部分在对现有研究成果梳理时已经发现,针对澳大利亚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几乎是空白。 中澳两国同处亚太地区,在各个方面联系都很密切,从目前的趋势看,这种合作还会继续发展。 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丰富了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内容,总结了澳大利亚主流报纸所描述传达的以及澳大利亚民众所接受认可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二,实现了较长时间、特定时间段内的国家形象研究。 本文的研究覆盖时间范围长达两年半,较国内一般的研究时间更长,且由于这个时间段具有特殊意义,较国内一般对某一年的国家形象研究更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通”总理陆克文任职期间的国家形象研究,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研究。 在有利条件下而不能行有效之事,这对今后的国家形象构建之路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也是一般研究所不具备的。
第三,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有创新。 框架理论和互文理论的结合使用在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中,框架理论用于新闻报道的分析,利用这一理论构建了特定事件的新闻框架,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二次总结和描述;互文理论用于探讨新闻篇章间、新闻报道与读者观点间的互动关系,拓展了研究视野,这两者的综合运用是笔者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尝试,以求获得更生动鲜明的中国国家形象,使研究结果更准确可靠。 同时,灵活运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虽不是新方法,但将它们综合使用也是本文的特点。
第四,本文在专注国家形象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注意扩大视野,尝试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其形成的原因做了分析和探索,增强了研究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使现有的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深入。 同时,政治安全关系、经济贸易关系、个人因素等均被纳入本文的研究范畴,也更好地完善了研究的全面性。
二、不足之处(www.xing528.com)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样本数量不足。 本文主要以2007年11月24日—2010年6月24日两年半时间内,《澳大利亚人报》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所有的涉华报道为研究样本,但由于样本数量过于庞大,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这些涉华报道根据类别与涉及个案进行划分,比如在研究政治安全领域的中国国家形象时,只针对《白皮书》的相关报道进行研究。 因此,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真正涉及的样本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第二,研究方法有所重叠。 在上文的创新之处中,对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被列为是本研究的一个特征。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本研究虽涉及多个主题的报道,包括政治安全、民族宗教、经济贸易还有读者来信等,但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出现了研究方法的重叠,比如对标题的分析、对图片的分析等,这些研究方法的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文研究方法多样性的不足,但似乎又无法避免。
第三,对电子数据库的过分依赖。 本研究的文本样本都是从Factiva电子数据库中获取,并在研究中还使用了该数据库的一些统计分析功能。 虽然数据库的使用对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减少了大量纸质材料的准备,也使样本能跨越时间和空间。 但不可否认,电子数据库与纸质版本总会有所偏差,在阅读感觉和阅读习惯上,多有不同,比如数据库的新闻无法直观地在版面分布上展现新闻所占的版面比例。 这种感官上的偏差对于研究结果是否会有影响,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未可知。 这种不确定性也是本研究的一大不足。
第四,本文虽有效构建了多个重要领域内的中国国家形象,但对接受者的研究相对有限。 对媒体报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产生效果,那么必不可少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说”,即把新闻说出来;另一个是“听”,即接受者的接受情况。 虽然本研究对《致编者信》和洛伊民调作了研究,但由于《致编者信》是由报社选登的、数量有限的样本,而洛伊民调的调查内容与本文不完全一致,因此,对受众心理的研究效果有一定限制,这也就导致了本研究在完整性有所欠缺。 如能真正加入关于新闻报道效果的调查数据或结果来支撑本研究,相信本文会更完善和全面,也能给相关研究者带来更多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