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人类依靠常识检测出这些小天体,但根据观测数据显示,它们的总质量达不到恒星的5倍,数量也没有5000倍。小天体型暗物质的概念在其性质上不符合多数观测结果,目前并不认为它是暗物质的主要成分。
天文学界经常制造诸如超新星、宇宙大爆炸、黑洞等漂亮的专业用语,其中“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单词无论是其奇妙的发音还是其不明正体的含义,都算得上是完美的科学用语了。正如之前所说的一样,“暗”这个词含有“看不见”“无法检测”的意思。
那么,这种奇怪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人们提出了各种想法。
首先被想到的是,它也许是像行星或彗星一样漂浮在宇宙空间里的自身不会发光的大量超小型星体(图5-2)。
图5-2 木星型天体说
超小型星体与太阳这样的恒星不同,自身不发光的理由只是单纯地归为质量太小。如果是质量较大的行星或彗星,那么随着内部密度和温度的升高会出现核融合,而后变成能够放射光和热的恒星,从而被望远镜观测到,也就不再是暗物质了。
另一方面,如果超小型星体过小的话,也不配称作暗物质。质量太小的天体难以保持氢元素,而氢占宇宙质量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因此,无法捕捉氢的小型天体几乎不计入宇宙质量中,这也就不能成为暗物质了。(www.xing528.com)
用小型天体来解释暗物质就意味着它的质量大小必须足以保持氢,但又不足以产生核融合,也就是需要大量与木星差不多大小的星体。至于需要多大量,据估计,一个太阳大小的恒星需要5000个木星大小的小型天体。
这种小天体型暗物质,根据其质量、分布、性质及命名者的爱好,有着“黑矮星”“褐矮星”“木星型天体”“微型天体”“MACHO”(男子汉)等各种各样的名字。
尽管人类依靠常识检测出这些小天体,但根据观测数据显示,它们的总质量达不到恒星的5倍,数量也没有5000倍。
小天体型暗物质的概念在其性质上不符合多数观测结果,目前并不认为它是暗物质的主要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