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维虽然极其合理且清晰,但世界上像海森堡这样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抽象思维的人并不多。我等凡人更希望有便于理解的原子参照物。
紧接着在第二年,即1926年1月,奥地利的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发表了解释电子活动的另一个理论——“波动力学”。虽然这个理论也很难理解,但相对于矩阵力学而言,对其描述更为具体,也更便于研究,对我等急需具体概念的凡人来说可谓及时雨。
薛定谔还表示,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实际是等价的,只不过是用别的数学表现同样的内容。现代量子力学就是统合了这两种理论后发展而成的体系。成型之后,量子力学依旧包含多种非常识性的主张,第一个主张如下:
·电子、原子和基本粒子这些微观物体,虽然是粒子,但也有波动的性质。
……这简直就像禅机问答。在此试着解释一下(图3-1)。
图3-1 微观物体既是粒子又具有波动的性质(www.xing528.com)
粒子是与其他物体独立的存在,它是能按个数来统计数量的物质。我们日常世界中的米粒、豆子、玻璃珠等其实与它类似。
而在日常生活中,水面的波纹、涌上海滩的波浪、声音等都属于波动。波动会波浪状地填满空间并前进,遇到障碍物则回转,如果有孔洞则会穿过孔洞。
波动有峰顶和谷底(如果是声音的话,则有空气密度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波动与波动相遇时,峰顶与峰顶重合的部分会变强,峰顶与谷底重合的部分会变弱。这种强弱的变化也被称作“干涉”。
微观物体不仅能以粒子的形式来计算数量,也能充满空间,发生干涉。
仅仅一个粒子就填满空间是不符合微观粒子常识的。微观物体在途中如果遇到障碍会回转,如果遇到孔洞就会穿过,以此计算其轨道。微观粒子的波动包括峰顶和低谷,相撞后还会有强弱变化,出现干涉。这种轨道和干涉就是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