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的辩证意识和思维在现代管理中的成果

老子的辩证意识和思维在现代管理中的成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老子的思想在当时主要目的是规劝人们顺应天道,发现人本能的天性。《道德经》第十章对君王提出“爱民治国”的思想,认为民众之所以会变成盗贼,是因为丧失了生活资料,断了活路。

老子的辩证意识和思维在现代管理中的成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唯一可与孔子并驾齐驱的大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一说为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史记》)。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久必分”的时期。周朝有八百年的历史,为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之后,西周结束。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周王朝的威信大打折扣。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当时天子已经不能担负天下共主的责任,管辖范围形同小国,甚至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春秋时期140多个诸侯国之间开始互相攻伐和兼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子创作了《道德经》。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这里的“入周”就是指孔子进入周天子的实际管辖范围。相传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骑青牛西行欲弃官归隐,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并流传于世。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唐朝时期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的思想在当时主要目的是规劝人们顺应天道,发现人本能的天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设定: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脱万物的自然规律,不论是天子、诸侯、士大夫还是老百姓,包括各种国家关系,实际上都是处于这一个天道之下。这种终极法则或者规律指导着万事万物的运行,作为国家或者个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不要做违逆法则的事情,否则会遭遇天谴。比如说诸侯国恃强凌弱吞并小诸侯国,这个就是违背天道的,所以可能会遭受天谴,万物都该恢复到原先天道安排的秩序之下。老子思想的政治与人事主张涉及君主论、君臣关系、治理民众、国家关系、祸福成败等。

我们看到,老子思想并没有讲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周天子怎么去重新划分诸侯的权力,各国应该有什么样的内部治理结构,或者怎么去促进农耕、兴建水利工程等。因为只要大家顺应天道,敬畏法则,那么一切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当时的天子和诸侯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遵循天道的,所以才有这么多乱象。这里我们要注意到,我们说的西周、东周、春秋战国都是后人为了便于陈述做的历史区分,当时的人看见的只是周天子治理之下大道崩坏,各种不守规矩、破坏秩序的事情不断出现。

第一,老子在个人生活、处世态度方面规劝君主。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思想要求君主放弃丰厚的生活享受,认为过多的物质享受不利于养生。从养生的角度入手,君主也容易接受,对后世人们的修身养性也具有指导意义。

养生讲究“和”,“和”就是要知足不要过度,丰厚的生活享受属于过度的情况,所以不利于养生。《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和”就是养生的规律,懂得了这一点就算是明白人。虽然从现代人视角看,像五音、五色、五味、狩猎之类的生活享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合理的、有益的东西,但这种规劝是从“和”的角度,也就是合于天道角度出发的规劝,是一种辩证法的思想。

在处世态度方面,老子思想劝说君主让利于人、卑下于人。让利于人、卑下于人,有利于保障君主的性命与统治地位。《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谓“不自生”“后其身”“外其身”“无私”都是让利于人、卑下于人的表现。这样做反而能够达到“长生”“身先”“身存”“成其私”的结果。

《道德经》第十章对君王提出“爱民治国”的思想,认为民众之所以会变成盗贼,是因为丧失了生活资料,断了活路。爱民利民,就是让他们在既有的社会秩序下可以维持起码的生存。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爱民利民就是减轻剥削扰民,让利于民。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里的“损不足以奉有馀”,是指统治者贪得无厌,盘剥本来就不足的普通老百姓。所谓“有馀以奉天下”,就是呼吁减轻剥削,让利于民。老子思想认为“损有馀而补不足”是“天道”,人的行为如果不符合天道,最终会受到惩罚。

老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之间进行着激烈的利益争夺。《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段话就是对具有争天下野心的人说的,所谓“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指的都是志在争夺天下的诸侯,他们胆大妄为、骄傲自满,但必然不会成功,也不会长久存在。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思想认为争夺天下违背天道,是必然不能成功的,相反地,不去争夺天下,反而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争夺的不会成功,不争夺的反而有利,是一种矛盾转化的辩证观点。

第二,是老子对矛盾互相转化的思辨。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说明有利和不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就是说有利的方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难以保持,就会向反面转化。因此也提出了一条防止有利向不利转化的方法,叫作“功成身退”。就是有利的方面发展到了极致,再往前就会转化,这个时候要“身退”,免得灾祸降临。这实际上和西方哲学的辩证法一致,因为矛盾的两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易经》中的“否极泰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避祸趋福方面,《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所谓“正”就是一般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法,用在祸福问题上,就是人们通常采取的追求利好的方法。老子思想告诫人们不要迷信这种“正”。因为矛盾是转化的,“正”会向它的反面“奇”转化,祸与福之间也会不断地转化,并且这种转化,人们难以预料。这种思想就是辩证。“方、廉、直、光”都是矛盾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正”的品性,如果不控制“度”,最后就会走向反面。老子思想认为,要想避免失败而取得成功,人们主观上要有谨慎勤勉的精神。由此可见老子思想关于矛盾转化、量变质变的思辨和西方哲学异曲同工。(www.xing528.com)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这是说矛盾的两方面是转化的,有利的方面会向不利的方面转化,不利的方面也会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因为有这种转化,所以宁愿从一开始就居于不利的方面。作为不利的方面的“难”指的是客观上的问题的难度。这种难度要求人们主观上采取相应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难之”,也就是谨慎勤勉。

第三,是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辨。

老子首先思考的是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道”就是万物的本原,而“道法自然”则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老子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也是典型的哲学式反思和批判,是一种辩证法思维,老子用极富辩证思维的言语说明了人与自然、与宇宙、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与当时绝大多数学派相左的“无为”思想。

老子思想认为只有对“道”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道”的追求和认识叫作“为道”,对“学”的追求叫作“为学”。为学的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都要借助于大量的观察与实践;在表达知识的时候,又讲究内容的广博与文辞的华丽,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的人与此相反,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抽象提炼,再次表达知识的时候,讲究内容的精练与语言的简朴,在践行知识的时候,讲究无为。这就是“为道日损”。

这实际就是抽象性思维与具象性思维的区别。“为道”相当于对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为学”相当于对现象的认识。“少则多,多则惑。”学习能够增长见识和知识,但是学习太多则会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在领悟“道”时要做减法才能更好判断事物,在实践的时候要拿起和放下结合,不能局限于书本。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是一种太极思维,也是“多元一体”的思维方式,讲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具有多元一体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圆融思维。因为“一”是为“无为”也,所以能收到“无不为”的效果。

中国太极的整体思维就是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对应、互相制约、平衡协调的有机整体。太极分阴阳是指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天人合一,推天道以明人道,率人道以合天道;道术合一,合万殊为一理,化万异为一宗。

现代科学有很多例子验证了“一”至“万物”的思辨,例如一切生物原本都发源于一个基本细胞。基本细胞分裂为二,二再分裂为四,四再分裂为八,这样持续不断地分裂下去,由简到繁,就构成了宇宙万物。例如随着量子理论的发现,物质底层的粒子反而越来越多,因此很多科学家正孜孜以求“大一统”理论,也是希望在物质的终极层面发现“一”的真理。

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如何从本源上消解纷争,以获得安宁,老子中的一和二是相生关系,一何以能生二,主要是由于一是由二构成的。中国文化的太极图即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太极图中,由一去看二,虽然有相克,但是也有相生,也就是相辅相成。“一涵二”和“二成一”是一生二,二中有一,而不是一分为二。因此,中国文化倾向于“从整体的和谐来看事物”,是站在“一”的角度来看“二”,所以会偏向于“一涵二”,也就是“一生二”,这就是综合思维的体现。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广泛的包容外来文化,使其融合内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而不会丧失自身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思维方式,所以能够广泛地包容外来文化而不丧失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因此,“一”思维涵盖中国文化之精义,能够融通百家而独树一帜。

第四,是对于自然规律的把握。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少则得,多则惑。”“一”为易简之极,至简则为太极。因此,“少则得”即为把握大道至简的整体思维方式,就可以“得一”,是以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自然无为”即阴阳和谐共处、平衡统一的“太极状念”,即“中”也。

《道德经》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这就是说,教化群众之法在根本上都是无为法,所以,不要执着于名相的区别,须知言不尽意,只有得其意而忘其言,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才能领悟到圣者经文背后所蕴含着的真义。各种哲学思想实际是“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的。

老子及其后的道家学派,把“道法自然”作为追求真理的至高境界。对于一个真正智慧和英明的领导者来说,如果了解到表达一个事物,可以有无穷种语言方式和概念,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概念,自然会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不会主观妄为,而是认真地把握自己的语言和判断,不要偏执一端。

这里的“无言”其实不是不说话,而是保留了所有可能的表达。而“无为”也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依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无为的同时保留了所有可能的手段。道家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为”一下,随后马上又回到“无为”中。同样,人类的行为常常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维及判断而产生的,如果我们的思想感情和判断是有问题的,我们的行为方式就一定有问题,乱为、妄为的结果就一定不好。如果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有无限种可能性,就不要固执地只走一个方向,而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出手,也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无为而治、不言而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